朱熙
人如果能控制思念,那么起碼我們就少了很多痛苦和傷心。有人說魚的記憶很短,大概只有十秒鐘左右,所以它幾乎不會有痛苦,即使被魚鉤勾破了嘴,瞬間也就忘了,繼續(xù)游來游去的生活。還有人說,從心理角度考量,魚的記憶力也可以被證明很短。例如它們被關在一個容積并不大的魚缸里很久都不會由于心理原因而崩潰,是因為它們從這頭游到那頭,轉過臉,一切又是全新的。
有一些鮭魚,出生后在淡水中生活一段時間,之后入海繼續(xù)成長,而到了產(chǎn)卵季節(jié),會逆流而上幾千公里回到出生地,且一氣呵成中途不進食,還得被各種動物獵殺,那種隨時準備成仁的執(zhí)著也透著感動。這種行為,難道真的可以完全歸結于是一種本能?沒有任何一絲記憶的因素?你我都不是魚,又怎能知道魚的痛苦與快樂?
我們的記憶若只是一瞬間,我們就不會有愛恨和思念,不會有傳承和經(jīng)典,我也就不會繼續(xù)完成這篇試駕報告。
關于外形,最大的追求是比例
Bischoff曾經(jīng)說過,對于現(xiàn)款高爾夫,他們最大的追求就是一個黃金比例,不管是宏觀上還是細節(jié)上,出色的比例都是他們的目標。大眾的設計師其實是想通過對比例的高度把控讓高爾夫成為像“蘋果”產(chǎn)品那樣的經(jīng)典符號。當然,除了設計層面,其他方面的跟進也是非常重要的,工程上我們還是相信大眾有這個實力。
客觀上,高爾夫7長大了,各種尺寸上的增加,包括A柱傾斜角度的增加帶來的車身高度降低,也被我們歸于“長大”的范疇??s短的前懸讓人從外觀上增進了對操控的信心,同時也增加了不少動感。
高爾夫7的車身線條沒有任何多余成分,顯得極其簡約。狀態(tài)基本上是線條決不能有增減,即便是騙自己,都不知道該在哪兒做變化才能自處。更耐人尋味的是高爾夫7在A柱和車門之間的夾角處增加了一個三角窗,對于這個系列來說是個突破,大眾從未嘗試過這種變化。對于保守的德國人來講,這也算是破天荒了吧。在我們看來它遠沒有那么惹眼,既沒有太大驚喜,也毫無違和感,很自然地存在著。至于說實用價值,對視線盲區(qū)多少有些幫助。
個人覺得大燈的變化較車身來講有些過于兇狠了,感覺多少有點兒看誰都不順眼的勁頭兒。說實話LED尾燈還挺有新意的,弄個白色腰帶系腰上,好像要以小清新的姿態(tài)走出土豪的陰霾。
向人看齊的內飾氛圍
我們并不期待高爾夫的內飾能像日韓車系那樣花哨且色彩斑斕,那就不是德國人的產(chǎn)品了。不過這次高爾夫7的內飾環(huán)境能更多貼近車內的駕乘者,已經(jīng)非常讓人心存喜悅了。這種喜悅的魅力在于——可能不會笑出來,但心里的感受非常熨帖。
整個內飾的風格依舊簡潔,但與之前相比更加明快,細節(jié)之處蘊含著更加強烈的質感。整個儀表臺并非完全對稱,中控也略向駕駛者傾斜,坐在駕駛席上會有一種被額外重視的感覺,但對其他乘員并不造成影響,度拿捏的很到位。
內飾中可以看到鍍鉻條和鋼琴漆飾板等裝飾材料,但這些東西放在高爾夫7上卻顯得很古樸,仿佛已經(jīng)在了很久了,找不到任何離開的理由。
我一向不喜歡介紹車輛的配置,但高爾夫7的旗艦版本擁有A級車上所有應該見到的裝備,包括ACC(自適應巡航)和MKE(疲勞提醒)。
整個內飾的狀態(tài)并不是要刻意取悅人,而是用心在貼近人。因為取悅,一下子就過去了,高興的感覺并維持不了多長時間;貼近了,才是真正來自內心的溫暖,感受了,便不可替代了。高爾夫7的內在仍舊刺激不了什么視覺神經(jīng),但能溫暖人心,也就足夠了。
開起來,感覺是整體向上的
坐進高爾夫7,空間比之前寬裕多了,無論前排后排,頭部還是腿部。這不僅是因為整體尺寸的增加,還有重新布局的功勞。
我們這里主要討論兩個問題,一個是新的動力配置所展現(xiàn)的狀態(tài),另一個就是后懸從獨立變?yōu)榉仟毩⒔o操控帶來的影響。
發(fā)動機從EA111換成EA211系列,最主要的區(qū)別是缸體從鑄鐵材質換成了鋁合金,降低了很大一部分重量,發(fā)動機自身減重是非常重要的指標,這客觀上提升了整車的動力效率。目前高爾夫7提供的三款動力,較之前的參數(shù)全部有提高。1.4T發(fā)動機分高低功率調校,其中高調校版本已經(jīng)到了110kW,如果從表現(xiàn)說,它肯定要好于大眾之前1.8T發(fā)動機。
高功版的動力響應很積極,沒有拖沓,如果不是雙離合變速箱需要限制扭矩輸出,我們相信感覺會來得更酣暢一些。并且駕駛過程中能感到這款發(fā)動機真的很輕,讓過彎的時候可以更大膽,即使臨近物理極限,也來得如此輕描淡寫。
至于后懸的形式變成了扭力梁會給操控帶來的影響,我們就不說什么模塊化生產(chǎn)的事兒了,說多了就貧了。當然獨立多連桿懸掛的成本確實要高于扭力梁,這是個不爭的事實,也就是為什么要換的原因。
大眾除了重新設計了高爾夫的扭力梁之外,還做了輕量化處理,爭取把“換戲”的影響降至最低。大眾還把NVH的水準近乎提高了一個檔次,正常駕駛起來,整車狀態(tài)是有提高的,這個該怎么說就怎么說。
什么時候會有略微明顯的感覺呢?例如通過減速坎,特別是后輪并不是同時通過的時候,會感覺兩側后輪互有影響,彈跳比較明顯;試駕的時候,有一個比較小的環(huán)形車道,可以稍微試探一下極限。全負荷剎車入彎,如果一側后輪壓到路肩,那么車尾會整體向外甩一下,不太愿意跟隨車頭所指引的方向,不過這個情況很容易控制,對于會這樣開車的人不會造成困擾。
我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在意這種變化,而在我們看來,大可不必在乎所謂的形式,因為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它也就是個形式。真對這一點有心結的人,那就等等GTI吧。
沒必要擔心的所謂表現(xiàn)
在大眾的體系內,高爾夫7是一個正常的產(chǎn)品;從換代的角度看,也是我們比較認可的新一代,符合我們對換代產(chǎn)品的定位。
也許定價是同樣會成為高爾夫7生命中比較重要的一環(huán),不過高爾夫始終是高爾夫,它的地位一時半會兒不是誰能撼動的。它會不會成為什么豐碑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它是一款出色的產(chǎn)品。對于我們來說,工作已經(jīng)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