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鋒利+張玉先
摘 要:確定奶花蕓豆的最適播期對提高其產量具有重要意義。為此,開展此項試驗,通過田間調查和室內考種,分別對5月10日、20日、30日3個播期的奶花蕓豆的生育時期、株高、主莖節(jié)數、分枝、單株莢數、單株粒數、倒伏程度和百粒重進行了研究對比,結果確定了黑龍江省龍門農場奶花蕓豆的最適宜播期為5月20日左右。
關鍵詞:奶花蕓豆;播期;試驗研究
中圖分類號 S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5-43-02
奶花蕓豆(Phaseolus vulgaris L)屬菜豆屬,籽粒呈乳白底色,上面布滿紅色或淺紫色花紋,橢圓形或圓形[1]。奶花蕓豆籽粒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蛋白質、鈣、鐵、B族維生素的含量遠遠高于雞肉[2]。奶花蕓豆是一種難得的高鉀、高鎂、低鈉食品,在防治治療心臟病、動脈硬化,高血脂、低血鉀等疾病上有效果[3]。因其籽粒營養(yǎng)豐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又是現代保健珍品。奶花蕓豆在國內外市場上深受歡迎[4]。所以,提高奶花蕓豆的產量是很必要的。播期因地域而不同,但是多年來人們都是粗放種植,最適播期都很難確定。為了使奶花蕓豆在龍門農場能夠得到更高的產量,筆者對其播期進行了試驗研究,并為下步研究奶花蕓豆的密度和施肥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與環(huán)境條件 供試品種:圓奶花蕓豆;肥料:磷酸二銨、尿素。試驗地點:黑龍江省龍門農場科技園區(qū),東經126°55′,北緯48°51′,海拔425m。黑土壤,耕層30cm。肥力中等。前茬為小麥。秋深松淺翻,秋起壟65cm?;顒臃e溫2 478.3℃、年降水量759.1mm、年日照時數2 258.3h,光照充足,雨水充沛,適宜蕓豆生長。
1.2 試驗內容與方法
1.2.1 處理 處理1:5月10日對準備好的奶花蕓豆進行播種處理。處理2:5月20日對準備好的奶花蕓豆進行播種處理。處理3:5月30日對準備好的奶花蕓豆進行播種處理。
1.2.2 設計 (1)采用隨機區(qū)組法,3次重復,4行區(qū),行長5m,行距65cm,小區(qū)面積13m2。(2)種肥:二銨81.5kg/hm2,尿素16.95kg/hm2。(3)播法:人工開溝播種,密度一致。6月25日定苗。
1.2.3 調查方法 田間調查:分別記錄3個處理的出苗、開花和成熟日期,確定各處理是否完全成熟。室內考種:分別記錄3個處理株高、主莖節(jié)數、分枝、單株莢數、單株粒數、倒伏程度和百粒重。并計算出各處理3次重復的小區(qū)產量和產量。
1.2.4 數據處理 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對3個處理的株高、主莖節(jié)數、分枝、單株莢數、單株粒數、倒伏程度、百粒重、小區(qū)產量和1hm2產量分別進行比較,進行綜合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田間調查和室內考種 調查結果表明:出苗期處理3較處理2晚5d,處理2較處理1晚13d;開花期均在7月中旬,成熟期均在8月下旬,相差天數不多;(下轉87頁)(上接43頁)從生育時期看,各處理均能完全成熟。在產量因子方面,株高處理2<處理1<處理3;主莖節(jié)數處理1=處理2<處理3;分枝處理3<處理1<處理2;單株莢數處理3<處理1<處理2;單株粒數處理3<處理1<處理2;百粒重處理3<處理1<處理2(見表1)。
2.2 產量計算 根據表1數據和小區(qū)產量計算:處理1產量2 867.65kg/hm2,居第2位。處理2產量3 286.76kg/hm2,居第1位。處理3產量2 845.59kg/hm2,居第3位。(見表2)
表2 各處理產量計算
[處理\&小區(qū)產量(kg/小區(qū))\&總和(kg)\&平均(kg)\&產量
(kg/hm2)\&順位\&Ⅰ\&Ⅱ\&Ⅲ\&1\&4.1\&3.8\&3.8\&11.7\&3.9\&2 867.65\&2\&2\&4.5\&4.5\&4.4\&13.4\&4.47\&3 286.76\&1\&3\&3.7\&3.8\&4.1\&11.6\&3.87\&2 845.59\&3\&]
3 結論與討論
從調查結果表1看出,處理1和處理2的主莖節(jié)數雖然相等,但處理2分枝多于處理1,而處理3主莖節(jié)數雖多于處理2,但分枝又少于處理2。加之處理2的單株莢數、單株粒數和百粒重均多于處理1和處理3。而且處理2的株高又最低,抗倒伏性好。可見處理2的豐產性最好。
從表2看出,處理2的3個重復的小區(qū)產量均高于處理1和處理3,計算折合產量處理2也均高于處理1和處理3。因此,產量排序為處理2>處理1>處理3。
通過以上結論,不難看出在均能成熟的情況下,處理2的產量最高。所以,黑龍江省龍門農場奶花蕓豆的適宜播期應在5月20日左右。
參考文獻
[1]鄭卓杰.中國食用豆類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7.
[2]林汝法,柴巖,廖琴,等.中國小雜糧[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3]周顯青.食用豆類加工與利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
[4]龍靜宜等.食用豆類作物[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9.
(責編:徐煥斗)endprint
摘 要:確定奶花蕓豆的最適播期對提高其產量具有重要意義。為此,開展此項試驗,通過田間調查和室內考種,分別對5月10日、20日、30日3個播期的奶花蕓豆的生育時期、株高、主莖節(jié)數、分枝、單株莢數、單株粒數、倒伏程度和百粒重進行了研究對比,結果確定了黑龍江省龍門農場奶花蕓豆的最適宜播期為5月20日左右。
關鍵詞:奶花蕓豆;播期;試驗研究
中圖分類號 S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5-43-02
奶花蕓豆(Phaseolus vulgaris L)屬菜豆屬,籽粒呈乳白底色,上面布滿紅色或淺紫色花紋,橢圓形或圓形[1]。奶花蕓豆籽粒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蛋白質、鈣、鐵、B族維生素的含量遠遠高于雞肉[2]。奶花蕓豆是一種難得的高鉀、高鎂、低鈉食品,在防治治療心臟病、動脈硬化,高血脂、低血鉀等疾病上有效果[3]。因其籽粒營養(yǎng)豐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又是現代保健珍品。奶花蕓豆在國內外市場上深受歡迎[4]。所以,提高奶花蕓豆的產量是很必要的。播期因地域而不同,但是多年來人們都是粗放種植,最適播期都很難確定。為了使奶花蕓豆在龍門農場能夠得到更高的產量,筆者對其播期進行了試驗研究,并為下步研究奶花蕓豆的密度和施肥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與環(huán)境條件 供試品種:圓奶花蕓豆;肥料:磷酸二銨、尿素。試驗地點:黑龍江省龍門農場科技園區(qū),東經126°55′,北緯48°51′,海拔425m。黑土壤,耕層30cm。肥力中等。前茬為小麥。秋深松淺翻,秋起壟65cm。活動積溫2 478.3℃、年降水量759.1mm、年日照時數2 258.3h,光照充足,雨水充沛,適宜蕓豆生長。
1.2 試驗內容與方法
1.2.1 處理 處理1:5月10日對準備好的奶花蕓豆進行播種處理。處理2:5月20日對準備好的奶花蕓豆進行播種處理。處理3:5月30日對準備好的奶花蕓豆進行播種處理。
1.2.2 設計 (1)采用隨機區(qū)組法,3次重復,4行區(qū),行長5m,行距65cm,小區(qū)面積13m2。(2)種肥:二銨81.5kg/hm2,尿素16.95kg/hm2。(3)播法:人工開溝播種,密度一致。6月25日定苗。
1.2.3 調查方法 田間調查:分別記錄3個處理的出苗、開花和成熟日期,確定各處理是否完全成熟。室內考種:分別記錄3個處理株高、主莖節(jié)數、分枝、單株莢數、單株粒數、倒伏程度和百粒重。并計算出各處理3次重復的小區(qū)產量和產量。
1.2.4 數據處理 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對3個處理的株高、主莖節(jié)數、分枝、單株莢數、單株粒數、倒伏程度、百粒重、小區(qū)產量和1hm2產量分別進行比較,進行綜合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田間調查和室內考種 調查結果表明:出苗期處理3較處理2晚5d,處理2較處理1晚13d;開花期均在7月中旬,成熟期均在8月下旬,相差天數不多;(下轉87頁)(上接43頁)從生育時期看,各處理均能完全成熟。在產量因子方面,株高處理2<處理1<處理3;主莖節(jié)數處理1=處理2<處理3;分枝處理3<處理1<處理2;單株莢數處理3<處理1<處理2;單株粒數處理3<處理1<處理2;百粒重處理3<處理1<處理2(見表1)。
2.2 產量計算 根據表1數據和小區(qū)產量計算:處理1產量2 867.65kg/hm2,居第2位。處理2產量3 286.76kg/hm2,居第1位。處理3產量2 845.59kg/hm2,居第3位。(見表2)
表2 各處理產量計算
[處理\&小區(qū)產量(kg/小區(qū))\&總和(kg)\&平均(kg)\&產量
(kg/hm2)\&順位\&Ⅰ\&Ⅱ\&Ⅲ\&1\&4.1\&3.8\&3.8\&11.7\&3.9\&2 867.65\&2\&2\&4.5\&4.5\&4.4\&13.4\&4.47\&3 286.76\&1\&3\&3.7\&3.8\&4.1\&11.6\&3.87\&2 845.59\&3\&]
3 結論與討論
從調查結果表1看出,處理1和處理2的主莖節(jié)數雖然相等,但處理2分枝多于處理1,而處理3主莖節(jié)數雖多于處理2,但分枝又少于處理2。加之處理2的單株莢數、單株粒數和百粒重均多于處理1和處理3。而且處理2的株高又最低,抗倒伏性好。可見處理2的豐產性最好。
從表2看出,處理2的3個重復的小區(qū)產量均高于處理1和處理3,計算折合產量處理2也均高于處理1和處理3。因此,產量排序為處理2>處理1>處理3。
通過以上結論,不難看出在均能成熟的情況下,處理2的產量最高。所以,黑龍江省龍門農場奶花蕓豆的適宜播期應在5月20日左右。
參考文獻
[1]鄭卓杰.中國食用豆類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7.
[2]林汝法,柴巖,廖琴,等.中國小雜糧[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3]周顯青.食用豆類加工與利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
[4]龍靜宜等.食用豆類作物[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9.
(責編:徐煥斗)endprint
摘 要:確定奶花蕓豆的最適播期對提高其產量具有重要意義。為此,開展此項試驗,通過田間調查和室內考種,分別對5月10日、20日、30日3個播期的奶花蕓豆的生育時期、株高、主莖節(jié)數、分枝、單株莢數、單株粒數、倒伏程度和百粒重進行了研究對比,結果確定了黑龍江省龍門農場奶花蕓豆的最適宜播期為5月20日左右。
關鍵詞:奶花蕓豆;播期;試驗研究
中圖分類號 S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5-43-02
奶花蕓豆(Phaseolus vulgaris L)屬菜豆屬,籽粒呈乳白底色,上面布滿紅色或淺紫色花紋,橢圓形或圓形[1]。奶花蕓豆籽粒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蛋白質、鈣、鐵、B族維生素的含量遠遠高于雞肉[2]。奶花蕓豆是一種難得的高鉀、高鎂、低鈉食品,在防治治療心臟病、動脈硬化,高血脂、低血鉀等疾病上有效果[3]。因其籽粒營養(yǎng)豐富,而且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又是現代保健珍品。奶花蕓豆在國內外市場上深受歡迎[4]。所以,提高奶花蕓豆的產量是很必要的。播期因地域而不同,但是多年來人們都是粗放種植,最適播期都很難確定。為了使奶花蕓豆在龍門農場能夠得到更高的產量,筆者對其播期進行了試驗研究,并為下步研究奶花蕓豆的密度和施肥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與環(huán)境條件 供試品種:圓奶花蕓豆;肥料:磷酸二銨、尿素。試驗地點:黑龍江省龍門農場科技園區(qū),東經126°55′,北緯48°51′,海拔425m。黑土壤,耕層30cm。肥力中等。前茬為小麥。秋深松淺翻,秋起壟65cm?;顒臃e溫2 478.3℃、年降水量759.1mm、年日照時數2 258.3h,光照充足,雨水充沛,適宜蕓豆生長。
1.2 試驗內容與方法
1.2.1 處理 處理1:5月10日對準備好的奶花蕓豆進行播種處理。處理2:5月20日對準備好的奶花蕓豆進行播種處理。處理3:5月30日對準備好的奶花蕓豆進行播種處理。
1.2.2 設計 (1)采用隨機區(qū)組法,3次重復,4行區(qū),行長5m,行距65cm,小區(qū)面積13m2。(2)種肥:二銨81.5kg/hm2,尿素16.95kg/hm2。(3)播法:人工開溝播種,密度一致。6月25日定苗。
1.2.3 調查方法 田間調查:分別記錄3個處理的出苗、開花和成熟日期,確定各處理是否完全成熟。室內考種:分別記錄3個處理株高、主莖節(jié)數、分枝、單株莢數、單株粒數、倒伏程度和百粒重。并計算出各處理3次重復的小區(qū)產量和產量。
1.2.4 數據處理 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對3個處理的株高、主莖節(jié)數、分枝、單株莢數、單株粒數、倒伏程度、百粒重、小區(qū)產量和1hm2產量分別進行比較,進行綜合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田間調查和室內考種 調查結果表明:出苗期處理3較處理2晚5d,處理2較處理1晚13d;開花期均在7月中旬,成熟期均在8月下旬,相差天數不多;(下轉87頁)(上接43頁)從生育時期看,各處理均能完全成熟。在產量因子方面,株高處理2<處理1<處理3;主莖節(jié)數處理1=處理2<處理3;分枝處理3<處理1<處理2;單株莢數處理3<處理1<處理2;單株粒數處理3<處理1<處理2;百粒重處理3<處理1<處理2(見表1)。
2.2 產量計算 根據表1數據和小區(qū)產量計算:處理1產量2 867.65kg/hm2,居第2位。處理2產量3 286.76kg/hm2,居第1位。處理3產量2 845.59kg/hm2,居第3位。(見表2)
表2 各處理產量計算
[處理\&小區(qū)產量(kg/小區(qū))\&總和(kg)\&平均(kg)\&產量
(kg/hm2)\&順位\&Ⅰ\&Ⅱ\&Ⅲ\&1\&4.1\&3.8\&3.8\&11.7\&3.9\&2 867.65\&2\&2\&4.5\&4.5\&4.4\&13.4\&4.47\&3 286.76\&1\&3\&3.7\&3.8\&4.1\&11.6\&3.87\&2 845.59\&3\&]
3 結論與討論
從調查結果表1看出,處理1和處理2的主莖節(jié)數雖然相等,但處理2分枝多于處理1,而處理3主莖節(jié)數雖多于處理2,但分枝又少于處理2。加之處理2的單株莢數、單株粒數和百粒重均多于處理1和處理3。而且處理2的株高又最低,抗倒伏性好??梢娞幚?的豐產性最好。
從表2看出,處理2的3個重復的小區(qū)產量均高于處理1和處理3,計算折合產量處理2也均高于處理1和處理3。因此,產量排序為處理2>處理1>處理3。
通過以上結論,不難看出在均能成熟的情況下,處理2的產量最高。所以,黑龍江省龍門農場奶花蕓豆的適宜播期應在5月20日左右。
參考文獻
[1]鄭卓杰.中國食用豆類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7.
[2]林汝法,柴巖,廖琴,等.中國小雜糧[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3]周顯青.食用豆類加工與利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3.
[4]龍靜宜等.食用豆類作物[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9.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