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采油六廠
聚驅采出液脫水工藝適應性分析
李文娟大慶油田采油六廠
隨著聚合物驅油的大面積推廣,采出液中聚合物含量也大幅度提高,水相黏度增加,對電脫水的脫水效果影響很大。通過室內靜沉實驗,開展了脫水電流隨加電時間變化的研究。靜置沉降過程中在油水層之間出現(xiàn)O/W型中間層,分離后水中含油量高,去除困難。當含聚濃度升高后,電脫水器的處理電流增大,主要是由于油水的乳化程度增加,造成水珠不易從原油中脫除,油中含水較高。對不同濃度的破乳劑進行了試驗,找到了適合含聚采出液的破乳劑濃度,脫水效果明顯改善,并且達到外輸標準要求。
聚合物;采出液;脫水工藝;破乳劑;試驗
高濃度聚合物體系具有黏彈性好、控制油水流度比能力強的特點,可以進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已成為喇嘛甸油田持續(xù)穩(wěn)產的重要技術措施。喇嘛甸油田一類油層注入高濃度聚合物后,區(qū)塊中心井見效后含水率下降8.9%,采收率提高21%,取得了較好的驅油效果。隨著聚合物驅油的大面積推廣,采出液中聚合物含量也大幅度提高,水相黏度增加,對電脫水的脫水效果影響很大。
通過室內靜沉實驗,開展了脫水電流隨加電時間變化的研究。通過實驗可以看出,高濃度采出液具有以下特性:①聚合物濃度升高,脫水電流加大,并隨著聚合物濃度的增加而加大;②電場強度高,脫除率高;③聚合物濃度提高后,電破乳難度加大,水聚結沉降速度減慢,因此脫水時間要加長,聚合物濃度越高脫水時間越長。
北北塊一區(qū)上返為聚合物開發(fā)區(qū)塊,注入濃度1848mg/L。隨著聚合物溶液的不斷注入,聚合物平均濃度不斷增加,到2012年采出液中聚合物平均含量高于500mg/L,處于聚合物濃度含量較高階段。
2.1 組合電極電脫水器的適應性分析
在組合電極電脫水器現(xiàn)場應用試驗中,試驗溫度41~53℃,油水界面6.5%~18%。電脫水器處理量與脫水電流、脫后油中含水關系見圖1。從圖1中可以看出,聚合物濃度提高后,經過游離水脫除后剩余乳狀液中還含有較多的水分,造成油包水乳狀液導電性大幅度增加,并隨著采液聚合物濃度的升高,脫水電流增大。
另外,從圖1中可以看出,脫后油中含水率為0.15%~0.57%時,部分原油出現(xiàn)了含水超標的現(xiàn)象,為此,對超標原因進行了分析:
圖1 電脫水器處理量與油中含水關系曲線
(1)一段含水較低,水珠不易聚結。進入電脫水器的原油含水率為1.6%~3.3%,水珠聚結的不夠大,不易從原油中脫除,造成脫水原油含水較高。
(2)破乳劑對脫水的影響。由于聚合物濃度提高后,采出液性質發(fā)生變化,較常規(guī)采出液相比乳化程度更高,現(xiàn)場使用的破乳劑對含聚乳化液破乳是否有效,需進一步對破乳劑的影響進行分析。
2.2 破乳劑影響試驗分析
喇291三元站和喇560聯(lián)合站都是采用組合電極和大電流變壓器供電的電脫水器,兩座聯(lián)合站的聚合物濃度分別為525、499mg/L,除破乳劑種類不同外,兩站的生產參數基本相同。將兩站破乳劑處理效果及采出液的乳化性質進行如下對比。
(1)將喇291三元站所用的破乳劑調到喇560聯(lián)合站進行試驗。分別在喇560聯(lián)合站二段電脫水器進口加入20、25、40mg/L破乳劑,取樣化驗分析處理后效果并分析破乳劑對處理效果的影響:脫后原油含水率為0.35%~0.51%,未達到標準要求。
(2)對喇291三元站和喇560聯(lián)合站采出液分別取樣化驗,采用靜態(tài)沉降法,將采出液取出后放入恒溫水浴中,分別加入不同濃度的破乳劑,采用不同的沉降時間,對比兩站化驗分層后的水中含油量,分析采出液的乳化性質。分析認為,在相同條件下,喇560站采出液靜置分層后水中含油遠高于喇291站,可見喇560站電脫水器脫水效果不好是由于采出液浮化程度更高,而且隨著聚合物濃度的增加,采出液乳化性增強,更難于處理。因此,針對含水超標的現(xiàn)象,應優(yōu)選適合高濃度含聚采出液破乳劑的方法,使脫水效果得以改善,達到外輸含水要求。
(1)經過室內及現(xiàn)場試驗表明,高濃度采出液與常規(guī)聚驅采出液相比油水乳化程度高,油珠粒徑小,油水分離速度低,油水界面張力低,水相黏度大。靜置沉降過程中在油水層之間出現(xiàn)O/W型中間層,分離后水中含油量高,去除困難。
(2)分析了組合電極電脫水器的運行情況,當含聚濃度升高后,電脫水器的處理電流增大,主要是由于油水的乳化程度增加,造成水珠不易從原油中脫除,油中含水較高。
(3)對不同濃度的破乳劑進行了試驗,找到了適合含聚采出液的破乳劑濃度,脫水效果明顯改善,并且達到外輸標準要求。
(4)隨著采出液聚合物濃度的提高,跟蹤采出液的性質變化情況,進一步摸索了脫水器的運行參數,如溫度、濃度及含水率等,提高了聯(lián)合站的設備運行負荷,確保含聚采出液高效處理。
(欄目主持 張秀麗)
10.3969/j.issn.1006-6896.2014.1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