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爭得身前生后名

    2014-03-21 12:49:52由婧涵
    關鍵詞:藝術形象楊貴妃長恨歌

    由婧涵

    摘 要:白居易的《長恨歌》被譽為千古絕唱的長篇敘事詩,關于該作品的主題與深層內(nèi)蘊,前人已做過無數(shù)次的探討。而關于楊貴妃的藝術形象一題,卻鮮為人所關注。白居易在作品中讓她死而成仙,這足以表明,白居易認為楊貴妃死的不值、死的冤枉。楊貴妃身前生后對愛情的執(zhí)著,與唐明皇對于死去的楊貴妃的思念,貌似是惺惺相惜、至死不渝的愛情,實際上卻恰巧形成了鮮明而深刻的對比。白居易用她的純粹,為她爭得了身前生后名。

    關鍵詞:白居易;長恨歌;楊貴妃;藝術形象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4)02-0145-02

    白居易的《長恨歌》被譽為千古絕唱的長篇敘事詩,關于該作品的主題與深層內(nèi)蘊,前人已做過無數(shù)次的探討。而關于楊貴妃的藝術形象一題,卻鮮為人所關注。楊貴妃這一歷史人物作為藝術形象出現(xiàn)在藝術文本中,并不少見。作者們根據(jù)歷史人物的固有形態(tài)進行了合理的夸飾、變形,繼而形成了現(xiàn)今被人所認識的楊貴妃形象。而白居易所塑造的《長恨歌》中的楊貴妃形象又有何特質(zhì)呢?究竟白居易眼中的楊貴妃是“紅顏禍水”還是“死不得其所”呢?

    傳統(tǒng)上,人們把《長恨歌》分為3個部分:從“漢皇重色思傾國”至“驚破霓裳羽衣曲”為第一部分,從“九重城闕煙塵生”至“魂魄不曾來入夢”為第二部分,從“臨邛道士鴻都客”至“此恨綿綿無絕期”為第三部分[1]??v觀全篇,楊貴妃這一藝術形象恰當?shù)仉S著篇章的3個部分經(jīng)歷了3次巨大的變化。

    一、美艷傾城,恃寵而驕

    文章的第一部分首先描述了楊貴妃的容美、貌美、姿美、態(tài)美。其中“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和“回眸一笑百媚生”兩句尤為凸顯其動人神韻,這樣一個傾城美人兒似乎想不讓人愛都不行。而后筆鋒稍轉(zhuǎn),又概括地敘述了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生活,描繪了其奢華、迷亂的嚴重程度,鋪敘了由此而造成的國事、朝政的荒亂,繼而為安史之亂的爆發(fā)埋下了引線。從“春寒賜浴華清池”到“不重生男重生女”,凸顯了楊貴妃的受寵和由此引發(fā)的楊氏家族的平步青云?!按合喽倘崭咂?,從此君王不早朝”,直接點明了唐明皇迷戀聲色,荒廢政事。用這些直敘的語言對統(tǒng)治者進行了直接地、正面地抨擊。此處作者雖然沒有再多加復述或議論,卻已暗下伏筆,點出了國破家亡的緣由。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這4句道出了楊貴妃被寵的程度,直接描寫了楊貴妃與唐明皇形影不離,寫出了唐楊二人的纏綿廝守,以至于后宮的三千佳麗與楊貴妃相比,未免相形見絀?!敖鹞荨币痪溆玫氖菨h武帝寵愛陳阿嬌故而“金屋藏嬌”的典故[2]?!版⒚眯值芙粤型?,可憐光彩生門戶?!贝司洳浑y理解,在楊貴妃得勢后,楊氏族門立刻權(quán)勢逼人。玉環(huán)的哥哥楊國忠當了宰相,幾個姊妹都被封為大國夫人。楊國忠的人品如何,學識如何,他究竟有沒有做宰相的能力,這些問題在賜給他高官做的唐明皇看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楊國忠是他愛妃的“什么人”。封建制度的腐朽、用人的失誤,都是大唐由盛世走向衰敗的原因?!绑P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這4句又與前面的“從此君王不早朝”相呼應,進一步描寫唐明皇對楊貴妃的迷戀,荒政誤國。唐朝統(tǒng)治者這種豪華奢侈的生活,是建立在對勞動人民的血汗成果的殘酷掠奪、使勞動人民陷于極度貧困的生活困境的基礎之上的。正是因為統(tǒng)治集團如此昏庸腐朽,階級矛盾不斷加劇、越發(fā)尖銳,才使得安祿山這個大野心家有了可乘之機。叛亂的爆發(fā),讓這個空有炫人眼目的外表、實則早已根基不穩(wěn)的唐王朝,立刻就傾倒崩潰了?!皾O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恰好形象地說明了這一土崩瓦解的過程。

    二、馬嵬自縊,風光不再

    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敘述安史之亂后楊貴妃被逼死的慘況,及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朝思暮想,深情難忘。安史之亂爆發(fā)后,唐明皇帶著楊貴妃及相干人等從長安倉皇出逃,當時亂兵先殺了楊國忠及楊貴妃的兩個姊妹,趁勢又逼著唐明皇將楊貴妃賜死?!盎ㄢ毼責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花、翠翹、金雀釵、玉搔頭,這些都是楊貴妃生前頭上所戴的飾物,是她地位崇高、不可一世的象征,而在楊貴妃死后,這些價值不菲、往日里將她打扮的光彩照人的飾物散落在地,無人愿撿,也無人敢撿。想必唐明皇本人也想留些楊貴妃的隨身之物以用作日后哀思,預留而不能。有人評價唐明皇很無能,連自己心愛的女人都不能保護;在此處,讀者便不難發(fā)現(xiàn),唐明皇的無能不僅表現(xiàn)在不能掌握其愛妃的生殺大權(quán)上,甚至連她的一點點遺物都不能留存,實為“昏君”中的庸人。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贝司涫菍ι暇涞难a充,直白的描繪了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死無能為力、痛心不已,而他對死去的楊貴妃又是多么的不舍、惋惜。從“黃埃散漫風蕭索”的以下8句,寫唐明皇在前往成都的路上以及在成都的日子里對楊貴妃的思念[3]。“天旋地轉(zhuǎn)回龍馭”以下4句,寫唐朝軍隊收復長安后,唐明皇由成都回到長安時再次經(jīng)過馬嵬驛時的今見昔憶,對景傷情[4]?!熬枷囝櫆I沾衣”以下20句寫唐明皇回到都城后睹物思人,痛不欲生[5]。以唐明皇為刻畫主角的這些筆墨,作者表面上是在側(cè)重表現(xiàn)唐明皇對楊貴妃的忠貞和情深,實際上另有深意。應當說,唐明皇的這種痛苦,并不僅僅源于對楊貴妃的思念,更是對自己親手斷送了愛情、斷送了曾經(jīng)與之海誓山盟的愛人的生命而感到的悔恨。這種追悔莫及與無能為力的復雜心情相交織,其中的五味雜陳,或許只有唐明皇一人能感受得到,而他更是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余生的孤獨與皇權(quán)的衰落。這種對已逝愛情的追思,更是一代帝王對風光不再、前景堪憂的現(xiàn)實狀況的焦慮,是對過去的繁華勝景的追憶與不舍。其內(nèi)心的恐慌被痛失的愛情掩蓋,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都足以見其懦弱的本性。在此,白居易終將其對統(tǒng)治階級的不滿婉轉(zhuǎn)的傾訴出來,而對于楊貴妃的同情,主要集中于文章的第三部分。

    三、幻境成仙,孤獨等待

    文章的第三部分是全篇的高潮所在,楊貴妃的人物形象描寫也最為動人的。相傳有個臨邛道士能招魂魄,唐明皇便借助此道士尋找楊貴妃魂魄的下落,而道士天上地下的找了個遍,卻未能得其蹤影?!昂雎労I嫌邢缮?,山在虛無縹渺間。樓閣玲瓏五云起,其中綽約多仙子?!贝?句十分精致傳神的描繪了死后的楊貴妃魂魄所在:海上有一座仙山,仙山時有時無,飄忽不定。山上的樓閣玲瓏多變,里面居中全是身姿綽約的仙子。由此處可見,在詩人的評判中,楊貴妃的死是不幸的、無辜的。她的死是現(xiàn)實中不可改變的、已經(jīng)鑄成的事實,詩人對她的同情也只能在想象中完成。故而白居易將楊貴妃的魂魄幻化成一個居住于仙境的仙女而不是孤魂野鬼之類,詩人沒有按照佛家的輪回之說安排楊玉環(huán)死后的境況,由此可見,詩人并不認同“紅顏禍水”的這種說法。楊貴妃實際上充當了唐明皇的替罪羊,她的死是為了保全唐明皇,她是那個時代、那個社會的悲劇,是那個特殊的環(huán)境導致了她的墮落和滅亡。從這個意義上講,她是一個值得人同情的受害者。所以,詩人在敘述她的死亡以及生后狀況時,是以同情的筆調(diào)來描述的。endprint

    “聞到漢家天子使”至“梨花一枝春帶雨”,再次描繪了楊貴妃的外在形象。與文中第一部分楊貴妃堪稱“驚艷”的出場不同,在這一部分,作者將死去成仙的楊貴妃塑造成一個脫去艷俗之氣、洗凈鉛華之風的幽韻哀婉的仙女形象:只見她頭上云髻半偏、剛剛睡醒(“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還沒整好便走下堂來(“花冠不整下堂來”)。風吹著她的仙衣飄飄旋舉(“風吹仙袂飄搖舉”),還像當年她的霓裳羽衣舞(“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眼淚落下來(“玉容寂寞淚闌干”),好似春天一枝梨花帶著雨(“梨花一枝春帶雨”)。如此一個清新動人、楚楚哀憐的仙女,怎能不讓人為之動情呢?這既把一個全新的楊貴妃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同時也表現(xiàn)出她失去生命、失去愛情后的寂寞心情。雖然再世為仙,但心中的孤寂誰人能懂?這滿腹的委屈又與誰人說?其中,“梨花一枝春帶雨”一句,用傳神的比喻使楊貴妃傷心落淚的儀態(tài)尤為動人。這更是白居易對其同情的情感的轉(zhuǎn)述。

    下面一段從“含情凝睇謝君王”到結(jié)尾,是楊貴妃對于愛情的熾烈表達。她雖然為愛而死,但仍然對奪取她生命的唐明皇一往情深。她頑強執(zhí)著,不屈不撓。即使是孤身一人身處仙山,對愛人的等待遙遙無期,但臨邛道士的出現(xiàn)讓她看到了希望,她知道唐明皇也切切思念著她,這更讓她認定她此時的忍耐與等待都是值得的?;仡^望見大霧籠罩著的長安,那里有她和他曾經(jīng)的幸福與甜蜜,有緩歌慢舞的溫柔和山盟海誓的激動,而此時,凄苦和哀怨又浸透了她的心,她交給使者一半釵、一扇合,作為表達情意的物品,重申前誓,情深意切。結(jié)尾4句“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更讓讀者看到了一個為愛至死不饒的堅毅女子,更是再一次打破了文章開篇作者所塑造的僅僅是有著美艷動人的外表的楊貴妃形象。

    楊貴妃這一人物的形象,隨著敘事的先后順序而起落跌宕,作者對其態(tài)度是先抑后揚,將其從一個嬌滴滴的富家千金轉(zhuǎn)變成為一個為愛而死、死后仍舊為愛執(zhí)著的女性形象。至于其中原因,有學者認為此詩是白居易為表達對其初戀情人湘靈的思念,也有學者認為是作者借此題抒發(fā)“中興情結(jié)”[6]。白居易對楊貴妃的又褒又揚,讓她死而成仙,這足以表明,白居易認為楊貴妃的死,死的不值、死的冤枉。唐明皇為了權(quán)力和薄面犧牲了楊貴妃,為了一己私欲舍棄了兩個人的愛情,而楊貴妃為了成全唐明皇而舍棄了自己。白居易用楊貴妃的純粹,為她爭得了身前生后名。

    參考文獻:

    〔1〕〔4〕張中宇.白居易長恨歌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5.8,206.

    〔2〕韓兆崎.白居易《長恨歌》賞析[Z].中國廣播網(wǎng),2004-4.

    〔3〕〔6〕吳增輝.盛唐情結(jié)與《長恨歌》主題由諷喻到愛情的轉(zhuǎn)變[J].社會科學,2009,(8):178,179.

    〔5〕李亦輝,李秀萍.《長恨歌》文本結(jié)構(gòu)與哲理意蘊新探[J].南華大學學報,2009,(4):84.

    (責任編輯 姜黎梅)endprint

    猜你喜歡
    藝術形象楊貴妃長恨歌
    以悲喜劇愛情故事為題材的悲劇詩《長恨歌》與喜劇《無事生非》的對比分析
    朝鮮族傳統(tǒng)文化藝術形象的多元一體建設與推廣研究
    長恨歌
    ——筆畫設計
    楊貴妃死亡之謎
    新天地(2018年3期)2018-03-21 10:08:50
    論文學藝術形象的感應再創(chuàng)造
    青年時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6:22:00
    戲曲表演技巧對藝術形象的塑造研究
    戲劇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5:34:48
    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出處
    試論廣告藝術形象的倫理意義
    楊貴妃 王朝的女人
    電影(2015年7期)2015-12-24 01:36:04
    蘭峪水,長恨歌
    龙海市| 武强县| 平度市| 拜城县| 柘城县| 镇平县| 宜昌市| 合肥市| 临洮县| 三台县| 克拉玛依市| 额敏县| 凭祥市| 乡宁县| 太仆寺旗| 巴林右旗| 湛江市| 沽源县| 金昌市| 巨鹿县| 滦平县| 介休市| 秀山| 和硕县| 沾益县| 富民县| 忻州市| 漾濞| 民权县| 桐柏县| 泽州县| 安远县| 石首市| 浙江省| 平潭县| 竹山县| 石家庄市| 北宁市| 建始县| 噶尔县| 左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