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歡愉之辭難工,窮苦之言易好”評說

    2014-03-21 09:00:35楊建猛伍國桃
    安順學院學報 2014年2期
    關鍵詞:韓愈作家文學

    楊建猛 伍國桃

    (1、2.安順學院人文學院,貴州 安順 561000)

    “歡愉之辭難工,窮苦之言易好”評說

    楊建猛1伍國桃2

    (1、2.安順學院人文學院,貴州 安順 561000)

    韓愈認為 “歡愉之辭難工,窮苦之言易好”,事實上 “歡愉之辭”未必就比 “窮苦之言”難以寫得好?!皻g愉之辭”的產生與時代有關,與文體有關,也與作家的個性有關。因此,“歡愉之辭”自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與合理性。一味地提倡 “窮苦之言”而忽視 “歡愉之辭”,無論是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而言,還是對于文學接受而言,都是極為不利的。

    韓愈;歡愉之辭;難工;質疑

    韓愈 《荊潭唱和詩序》中說:“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發(fā)于羈旅草野。至若王公貴人,氣滿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則不暇以為?!保?]韓愈認為:抒發(fā)窮苦之言容易寫得好,抒發(fā)歡愉之辭很難達工巧。

    對于 “窮苦之言易好”,古今文人大多贊同。從孔子的“詩可以怨”,到司馬遷的 “發(fā)憤著書”,再到歐陽修的 “詩窮而后工”,這些觀點和韓愈所表達的意思基本一致。古今文壇上許多抒寫悲情的作品,如屈原的 《離騷》、蔡文姬的《悲憤詩》、杜甫的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皆是千古絕唱,這說明抒發(fā) “窮苦之言”容易成為佳作。

    人們因為對 “窮苦之言易好”之說深信不疑,所以對“歡愉之辭難工”之說也信以為真。大概在世人眼中,歡愉之辭大多出于富貴之人,而富貴之人交游應酬多,寫詩作文無暇精雕細刻,所以 “難工”;而他們的詩文一旦公開發(fā)表,又常常大受追捧,于是飄飄然不思進取,所以也就更加 “難工”了。清代文人曾國藩對此論道:“自韓愈氏有言:歡愉之辭難工,窮苦之音易好。歐陽公效之,亦稱‘窮而后工’。后之論者,率祖述其說,謂宮音和溫,難于聳聽;商音凄厲,易以感人。故盛世之巨公,其詩歌往往不及衰世之孤臣逐客;而廟堂卿相,例不能與窮巷憔悴專一之士角文藝之短長。數十年來,人相與持是說而不變,所從來久已!”[2]就連國學大師錢鐘書先生也很贊同 “歡愉之辭難工”之說,他說:“苦痛比快樂更能產生好詩,好詩主要是不愉快、苦惱、或窮愁的表現和發(fā)泄?!保?]

    那么,“歡愉之辭”當中究竟有沒有上乘之作?“歡愉之辭”有沒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一味地倡導 “窮苦之言”而忽視 “歡愉之辭”,對文學的發(fā)展有益還是有害?下面將從這三個角度加以論述。

    一、“歡愉之辭”與 “窮苦之言”都能產生佳作

    “歡愉之辭”果真難成佳作嗎?當然不是。人生有喜有悲,無論是歡愉之情,還是悲苦之情,都是文學作品永恒的主題,文學創(chuàng)作就是要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明代文人陳繼儒說得好:“哀者毗于陰,故《離騷》孤沉而深往;樂者毗于陽,故《南華》奔放而飄飛。”[4]由此可見,無論是哀傷的《離騷》,還是逸樂的《南華》,都可以是作者的真情流露,都可以是上乘之作,都可以深深地打動讀者的心扉。

    事實上,許多上乘的文學作品,其實就是 “歡愉之辭”。如 《詩經·桃夭》中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寫新婚之歡愉,李白 《南陵別兒童入京》中的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寫飛黃騰達之歡愉,均是傳世佳作。值得一提的是,李白的這首 “歡愉之辭”被認為是古本詩中最好的詩作之一。由此可見,“歡愉之辭”絲毫不比 “窮苦之言”遜色。

    二、“歡愉之辭”存在的內在根源

    首先,“歡愉之辭”存在的時代根源。時代不同,作品的感情色彩也不同。國泰民安的時代,其作品大多是“歡愉之辭”;而兵荒馬亂的時代,其作品則大多是 “窮苦之言”。先以漢賦為例,漢初盛世,國盛民強,因此盛行以《子虛賦》《上林賦》為代表的歌功頌德的漢大賦;漢末亂世,民生凋敝,因此盛行以 《刺世疾邪賦》《述行賦》為代表的抒發(fā)窮苦之言的抒情小賦。又以唐詩為例,盛唐之音以樂觀的情調為主;晚唐之音則以悲苦的情調為主。正如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篇》所說:“昔在陶唐,德盛化鈞,野老吐何力之談,郊童含不識之歌。有虞繼作,政阜民暇,熏風詠于元后,爛云歌于列臣。盡其美者何?乃心樂而聲泰也。至大禹敷土,九序詠功,成湯圣敬,猗歟作頌。逮姬文之德盛,《周南》勤而不怨;大王之化淳,《邠風》樂而不淫。幽厲昏而 《板》、《蕩》怒,平王微而 《黍離》哀。故知歌謠文理,與世推移;風動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保?]由此可見,文章的喜怒哀樂不僅取決于作者的個人因素,更取決于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有盛世之音,有亂世之音,有亡國之音,正如毛詩序所說:“盛世之音安以樂,亂世之音怨以怒,亡國之音哀以思?!保?]因此在太平盛世,“歡愉之辭”必然成為文學的主調。

    其次,“歡愉之辭”存在的文體根源。體裁不同,作品的感情色彩也有所不同。比如詩和詞,前人早已看出,這是兩種不同的文體,因而各有不同的文體風格。詩大多抒寫國家興亡、民生疾苦、個人抱負,詞則大多抒寫閨閣閑愁、兒女情長、宴飲游樂,因此詩莊而詞媚,詩剛而詞柔,詩苦而詞樂。由此可見,“窮苦之言易好”之說,若針對詩,還可勉強認同;若針對于詞,則大謬不然。為何?詞乃宴游耽樂之戲,歌舞升平之作,所以十之八九乃是歡愉之辭。此外,民間故事、古典戲曲這些敘事體裁的作品,大多以提供娛樂為宗旨,以皆大歡喜為結局,因此在感情色彩上大多以歡愉為主。清代戲劇家李漁在 《閑情偶寄·賓白》中對這類文體的喜劇內核作了精辟的解說:“我欲做官,則頃刻間便臻富貴;我欲作人間才子,即為杜甫、李白之后身;我欲娶絕代佳人,即作王嬙、西施之原配?!保?]

    西方現代文藝心理學派的文論家們也持有同樣的觀點,他們把古往今來的全部作家分成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的作家收集現成的歷史資料進行寫作;第二種類型的作家則通過幻想來編造故事。他們認為,第二種類型的作家擁有的隊伍更龐大,擁有的讀者也最為熱烈、最為廣泛;這一類作家所編造的故事類似于白日夢,在這一場場白日夢中,讀者充當了作品中的主角,或者充當英雄,或者充當才子,或者充當神仙,享盡了人間的風流、名譽和富貴[8]。因此,根據西方現代文藝心理學派的觀點,大多數敘事作品從其創(chuàng)作宗旨、情節(jié)特征和實際效果來看,可歸屬于 “歡愉之辭”。

    第三,“歡愉之辭”存在的作家個性根源。作家的個性不同,其作品的感情色彩也不同。關于作家個性與其創(chuàng)作風格的關系,前人已多有研究,比如曹丕的 《典論·論文》和劉勰的 《文心雕龍·體性》就有深刻的剖析。作家的個性可粗略地分為兩大類,即樂觀派和悲觀派。許多文人有過被貶謫流放的遭遇,但是面對同樣的遭遇,卻表現出截然不同的胸襟氣度和文章風格。有些文人心理脆弱,多愁善感,一旦遭受挫折,便悲悲戚戚,譬如初唐詩人沈佺期和宋之問被貶嶺南,在 《度大庾嶺》等作品中反復描繪流放的苦難,傾訴命運的不公;白居易被貶江州,也有淚濕青衫之痛,乃作 《琵琶行》,表達自憐自憫之意。而另外一些文人被貶之后卻始終能保持著樂觀的心態(tài),其作品也表現出樂觀的感情色彩。由此可見,寫 “窮苦”還是寫“歡愉”,這不僅與時代有關,還與文體有關,更與作家的個性有關。

    三、忽視 “歡愉之辭”的創(chuàng)作不利于文學繁榮

    一味地提倡 “窮苦之言”易于創(chuàng)作,而忽視 “歡愉之辭”的文學價值,無論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而言,還是對于文學接受而言,都是極其不利的。

    首先,過分強調 “窮苦之言”,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而言,是極為不利的。文學創(chuàng)作要寫真事、說真話、抒真情,要用真情實感來打動人心。文學家的身份地位不同,遭遇經歷各異,有的潦倒失意、窮困偃蹇,有的春風得意、輕裘肥馬。失意之人須吐窮苦之言,得意之人須吐歡愉之言,這才叫為情造文,這才能以情動人。像周朝的周公、召公,梁朝的簡文帝,陳朝的陳后主,唐朝的上官儀,宋朝的寇準,這些人或貴為帝王、或位列公卿,他們聲名顯赫、富貴壽考,怎么可能勉為其難,作出悲悲切切的詩來呢?如果一味鼓吹 “窮苦之言”,使家財萬貫者舍棄自己的財富而不言,卻矯情地哭訴窮困;使高官厚祿者舍棄自己的權勢而不言,卻矯情地贊美歸隱,這樣的作品不過是無病呻吟,讀之味同嚼蠟,還如何能說 “窮苦之言易好”?《莊子·漁父》說得甚為恰切:“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保?]《文心雕龍·情采》亦批評道:“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實存也;男子樹蘭而不芳,無其情也。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實;況乎文章,述志為本;言與志反,文豈足征?”[10]

    其次,鼓吹 “窮苦之言”對于文學接受而言,也是極為有害的。讀者的欣賞口味是多種多樣的,文學的風格也應當多種多樣?!案F苦之言”的作品即便是藝術成就再高,也不過是眾多藝術風格中的一種,不能代替其他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也不能滿足所有讀者的欣賞口味。譬如西晉的馮衍,聲淚俱下地寫成 《顯志賦》,陸機卻并不認為這是一篇佳作,反而批評作者的哀傷之情過于泛濫[11]。又如唐代的孟郊和賈島,擅長 “窮苦之言”,素有 “郊寒島瘦”的美譽,而蘇軾對他們的作品卻評價不高,他在 《讀孟郊詩二首》中對抒發(fā) “窮苦之言”的作品頗有微詞:“夜讀孟郊詩,細字如牛毛。寒燈照昏花,佳處時一遭。孤芳擢荒穢,苦語余詩騷。水清石鑿鑿,湍激不受篙。初如食小魚,所得不償勞,又似煮彭蚎,竟日嚼空螯。要當斗僧清,未足當韓豪。人生如朝露,日夜火消膏。何苦將兩耳,聽此寒蟲號。不如且置之,飲我玉色醪!”[12]

    而南宋文學家樓鑰對抒發(fā) “窮苦之言”的作品也評價不高,他在 《答綦君更生論文書》中說道:“古文之感人,如清廟之瑟。若孟郊、賈島之詩,窮而益工者,悲憂憔悴之言,雖能感切,不近于 ‘哀以思’者乎?”[13]可見,至少在有些文人的眼中,只有 “歡愉之辭”才是真正的文學,“歡愉之辭”如同清廟之瑟,感人至深;而 “窮苦之言”則如亡國之音,難登大雅之堂。

    新文化運動的主將胡適先生認為,即使在暗無天日的舊社會,文壇上也不能到處充斥著 “窮苦之言”。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痛批那些只會發(fā)牢騷之語、只會寫感傷之文、不會奮發(fā)有為的文學青年:“今之 少年往往作悲觀,其取別號曰 ‘寒灰’,‘無生’,‘死灰’;其作為詩文,則對落日而思暮年,對秋風而思零落,春來則惟恐其速去,花發(fā)又惟懼其早謝。”[14]胡適認為,這樣的 “窮苦之言”對作者而言,將減損其壽命;對讀者而言,將消磨其志氣;對國家而言,亦無所裨益。

    在舊社會,“窮苦之言”尚不可太多,更何況社會主義新時代!當今之世,國家鼎盛,四海清平,人民幸福,時代背景決定文學主旋律,社會主義文學的主旋律當然是“歡愉之辭”。身為社會主義的文藝工作者們,應本著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原則,以弘揚主旋律為己任,不斷地發(fā)現并頌揚現實生活中真、善、美的一面,唱出積極、歡樂的人生之歌。

    [1](唐)韓愈·韓昌黎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8:24.

    [2]曾國藩·曾國藩全集[M].長沙:岳麓書社,1986:226-227.

    [3]錢鐘書·詩可以怨[J].文學評論,1981(1):16-21.

    [4]王云五·叢書集成初編[M].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43.

    [5]陸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龍譯注[M].濟南:齊魯書社,1995:542.

    [6]張少林·中國古代文論精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29.

    [7](清)李漁·閑情偶寄[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0:53-54.

    [8](奧)弗洛伊德·創(chuàng)作家與白日夢[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6:138.

    [9]郭慶藩·莊子集釋(下)[M].北京:中華書局,2004:1032.

    [10]范文瀾·文心雕龍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538.

    [11](清)嚴可均·全晉文[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1019.

    [12](宋)蘇軾·蘇軾詩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2:797.

    [13]樓鑰·攻媿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5:813.

    [14]胡明·胡適文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48.

    Question the Validity of“Literary Works are not Suitable to Express the Happy Life and Cheerful Mood”

    Yang Jianmeng1Wu Guotao2
    (1、2.School of Humanities,Anshun University,Anshun 561000,Guizhou,China)

    Han Yu believed that literary works are not suitable to express the happy life and cheerful mood,Maybe he is wrong.The literary works which express the happy life and cheerful mood may be very good,and it may be reasonable.It come into being denting on a lot of factors like time background,literary form,individuality of the writer,and so on.So we can’t depreciate it.If we depreciate the literary works which express the happy life and cheerful mood,it will be harmful to the progress of the literature.

    Han Yu;express the happy life and cheerful mood;difficult to write well;question

    顏建華)

    I207

    A

    1673-9507(2014)02-0003-02

    2014-03-07

    1.楊建猛 (1975~),男,江蘇鹽城人,安順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文化、文藝理論。2.伍國桃 (1983.02~),女,侗族,貴州黎平人,安順學院人文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

    猜你喜歡
    韓愈作家文學
    晚春
    作家的畫
    文學自由談(2022年5期)2022-09-28 11:29:44
    作家談寫作
    作家現在時·智啊威
    小說月報(2022年2期)2022-04-02 03:10:32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晚春
    兒童繪本(2019年6期)2019-04-15 01:28:26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聰明的韓愈
    大作家們二十幾歲在做什么?
    英語學習(2015年12期)2015-02-01 14:08:30
    我與文學三十年
    小說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51
    五指山市| 延川县| 阜新| 凤凰县| 托里县| 安图县| 固镇县| 酉阳| 阿瓦提县| 昭平县| 华阴市| 东乌| 泾阳县| 中宁县| 额济纳旗| 和静县| 甘洛县| 麻栗坡县| 荔浦县| 中方县| 汨罗市| 日照市| 新沂市| 偏关县| 天水市| 陇西县| 南康市| 白城市| 西青区| 澜沧| 凭祥市| 永春县| 布尔津县| 漳州市| 繁峙县| 成武县| 石家庄市| 军事| 扶沟县| 台中市| 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