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翠萍
包翠萍,教師,現(xiàn)居甘肅岷縣。
《惠子相梁》 是《莊子·秋水》的一則故事,文中,莊子把自己比作鹓雛,將惠子比作鴟,把功名利祿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棄功名利祿的立場和志趣,諷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祿且無端猜忌別人的丑態(tài),莊子往見惠子,表明自己的清高,無意功名利祿,指責(zé)惠子為保住官位而偏狹猜忌的心態(tài)。
顯然,故事中的莊子的志向不在那些如腐鼠般的官職上,他只是路過去看望自己的好朋友,卻無端的遭受別人的猜忌,甚至惹來殺身之禍。世俗往往就是如此,當(dāng)你執(zhí)著地追求一種感覺或者境界時,總會有人會指指點點的認為你有所圖,功利主義的思維方式已經(jīng)讓人們對人的行為失去了最原始的最本質(zhì)的信任。
惠子處于統(tǒng)治階層,免不了會染上官僚的氣息,這對于“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的莊子,當(dāng)然是很鄙視的。據(jù)說惠子路過孟諸,身后從車百乘,聲勢煊赫,莊子見了,連自己所釣到的魚也嫌多而拋回水里去。(《淮南子·齊俗訓(xùn)》)
其實在生活中,莊子和惠子本是很好的朋友,惠子先于莊子而逝,在《莊子·徐無鬼》中表現(xiàn)了莊子對墓中的惠子的懷念。莊子送葬,經(jīng)過惠子的墳?zāi)梗仡^對跟隨他的人說:“楚國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濺到一滴如蠅翼般大的污泥,他請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揮動斧頭,呼呼作響,隨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點完全削除,而鼻子沒有受到絲毫損傷,郢人站著面不改色。宋元君聽說這件事,把匠石找來說:‘替我試試看?!呈f:‘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對手早已經(jīng)死了!’自從先生去世,我沒有對手了,我沒有談?wù)摰膶ο罅?!”(《徐無鬼》)
惠子死后,莊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對談的人了。在這短短的寓言中,流露出純厚真摯之情。能設(shè)出這個妙趣的寓言,來譬喻他和死者的友誼,如此神來之筆,非莊子莫能為之。我有些奇怪,莊子和惠子是這樣的好朋友,知己,惠子怎會因為一個宰相的位置就要搜捕殺害莊子?況且惠子以為莊子來奪他的相位只是猜疑,并無依據(jù)。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并用故事表明了自己不屑與惠子爭梁國相位,是因為梁國相位太小了么?面對送上門來的更大的相位,莊子又是怎樣對待的呢?莊子追求的又是什么呢?我們再來看個故事。
莊子與惠子由于基本觀點的差異,在討論問題時,便經(jīng)?;ハ嗵Ц?,而挨捧子的,好像總是惠子。在《逍遙游》 上,莊子笑惠子“拙于用大”;在《齊物論》 上,批評他說:“并不是別人非明白不可的,而要強加于人,所以惠子就終身偏蔽于‘堅白論’”(“非所以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 《德充符》 上也說惠子:“你勞費精力……自鳴得意于堅白之論?!鼻f子有著曠達的心境,視富貴榮華有如敝屣,其高超之生活情趣,自然超離人群與社群。在他眼中,“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 (《天下》) 既然這樣,就只好“獨與天地精神往來”了。所以,這些批評,莊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學(xué)觀點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則在于借惠子來抒發(fā)己意,揭示人性的弱點。
看惠子相梁,惠子為什么要殺莊子?很簡單——因為利益。
莊子很窮,很有思想,視名利如糞土,是個比較特立獨行的人,用現(xiàn)在的話說比較另類?;葑幽?,比較世俗,把名利看得較重。因為莊子威脅到了惠子的宰相地位,盡管莊子無意取得這個位置,但他的學(xué)問和能力畢竟使他有這個實力??磥?,在現(xiàn)實中人人所有的危機感隨時會變成斗爭,都有可能為了取得或捍衛(wèi)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
面對利益,有的人遵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義利原則,駕馭利益的欲望,不為五斗米折腰,做利益的主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碰撞利益,有的人被利益所俘虜,成為利益的奴隸,就像一群喪失理智的動物,變成利益驅(qū)動的魔鬼。在利益的誘惑下,本性容易迷失,所以有“利欲熏心”之說。
思考利益價值,可以檢驗人性善惡;玩味利益?zhèn)髌?,可以盡現(xiàn)人性光輝,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里,純真的人性在虛偽的霓虹燈的射影下?lián)渌访噪x,很多人為了金錢,為了權(quán)力,為了個人利益,背叛親情,友情,愛情。人心在金錢和權(quán)力面前變得冷漠,人情在利益和名譽面前降到了冰點。這個時候,莊子的《惠子相梁》無疑給我們上了一堂最好的人性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