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殿兵
(江蘇省高郵中學,江蘇 高郵 225600)
為了了解學情、教情和選拔優(yōu)秀學生,常常要對學生進行檢測和考核,教師要根據不同要求命制各類試卷.有時是過關性考試,有時是選拔性考試,有時要壓一壓學生的傲氣,有時要鼓一鼓學生的士氣,這就要求命題者對試題的難度要心中有數(shù),并且要能夠根據總體要求,變換具體題目的難度,使之達到預設效果.本文就題目的難度作一介紹,對物理題難度成因、難度控制方法談談個人的看法.
題目難度是反映試題特征的一項重要指標.題目難度顧名思義就是題目的難易程度,反映題目難易程度的指標稱為題目的難度系數(shù),有時簡稱為題目難度.難度系數(shù)可以理解成“容易度”.難度系數(shù)數(shù)值越大,可以認為試題總體越容易,反之,難度系數(shù)數(shù)值越小,則表示試題難度越大.
事先可以對試題的難度系數(shù)進行估計,但是一套試題或一道題目的難度系數(shù)最終要考完以后才能知道.最常見的算法是用參加考試的人平均分除以試題的總分,或者用參加考試的人的總得分除以所有試卷的總分.
對一道題來說,也是這樣.例如一道題是4分,共有100個人參加考試,其中30人做對了,得4分,50人半對,得2分,那么參考人共得30×4分+50×2分=220分,再除以總分400分,得到難度系數(shù)0.55.
一般認為,試題的難度系數(shù)在0.3-0.7之間比較合適,整份試卷的平均難度系數(shù)最好掌握在0.5左右,低于0.3和高于0.7的試題不能太多.
題目的“難度系數(shù)”是由實際得分除以滿分而來的,故各種導致考生失分的因素就必然都要歸入“難度”的范疇.造成物理題目難度區(qū)分的因素可以歸納如下.
研究對象是單一的,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這是導致難度區(qū)分的首要因素.若題目中只涉及到一個物體,學生不要思考,直接作為研究對象,難度低.若有多個物體,就要進行必要的選擇,難度明顯提高.
單一過程問題,一目了然,直接列式、計算,題目難度低.若題目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過程,就加大了心理壓力和選擇、判斷、計算的工作量,也加大了出錯的幾率,難度增加,難度系數(shù)減小.
有些題目本身不難,但所列方程個數(shù)較多,最終結果有根式、分數(shù)、特別是分數(shù)還除不盡時,計算很繁,會讓學生不敢相信自己的解法和答案,反復檢查,耗費了時間,必然影響這道題目的得分,還會影響到其他題目的解題時間,使整卷難度系數(shù)減小,也即影響試卷的難度系數(shù).
同樣的題目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或不同年級的學生得分也是不一樣的.當某知識點的難度本身超越了學生的現(xiàn)有認識水平,它決定了只有少數(shù)心智發(fā)育較早、天賦較高的學生才能領會它,它的難度呈現(xiàn)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大多數(shù)教師和學生都有這樣的體驗:高一時,教師怎么講也講不明白、學生怎么聽也聽不懂的東西,到高三時,教師不講學生也明白了,這就是認識階段性的體現(xiàn).
涉及知識點的數(shù)目多少、領域寬廣程度不一,需要調用的解題手段(如動力學、守恒定律)、解題方法多樣(如圖像法、討論法),或需要較深奧的數(shù)學知識(如三角函數(shù)、極值討論),等等,都會使題目的難度增加,難度系數(shù)減小.
題目情景新穎,與現(xiàn)實生活和科技前沿相結合,考生無法在短時間內和常規(guī)模型相聯(lián)系,必然導致得分低,難度系數(shù)小.如果時間足夠,還是能夠破解它,解出問題,但考試是有時間限制的.
有不少題目,特別是信息給予題,有冗長的表述、擺出“不實用”的背景材料,已成為當前的時尚.要在短時間內讀懂中心思想、提取有效信息、找到對應物理模型,這無疑是極大的考驗,一般難度系數(shù)較小.
大多數(shù)題目都有明確的求解要求,學生也做習慣了.但在近年的試題中,出現(xiàn)了不少開放性題目,學生不知道要答什么,或要求解出什么,學生讀過題目后是一頭霧水,得分必然很低.
除了這些因素外,難度還受到題目編排時給學生造成的心理波動的影響、受到教師傳授知識時側重安排的影響、受到生源素質、考試環(huán)境的影響,整張試卷的難度還受到題目擺放位置的影響,等等.
物理試卷中有單選題也有多選題.同一道題目,若放在不定向選擇位置,難度較大.單選多選分開后,得分率明顯提高.對于某些題目,若有3個選項正確,放在多選位置,學生往往會漏選,得分率不會太高,若改為選擇錯誤答案,放在單選位置,得分明顯要高一些,題目難度系數(shù)增加.
物理選擇題選項一般是4個,根據需要,調整為3個,得分率也會提高一些,題目難度系數(shù)會增加.
將多選題改為組合題,學生的得分率明顯提高,也是調整題目難度的一個常用方法.
計算題問題的順序和選擇題選項的順序對題目的得分率影響較大.對于一道題目來說,學生往往是按問題的順序求解,當中途有一問較難時,就做不下去了.若下一問與前面問題無關,可調整到前一問,得分率會增加.
對于選擇題來說,可以通過選項位置的放置,體現(xiàn)不同的難度.例如,江蘇省2010年高考卷第9題,題目本身很難,但命題人將選項作了調整,應用排除法可輕易排除前兩個選項,而本題又是多選,肯定選后兩個選項.若要增加難度,減低難度系數(shù),只要調整選項順序,讓學生先遇到一個難以判斷的選項就行.教師要根據試卷整體難度要求,合理調整問題和選項位置.
對于計算題來說,信息多了以后,題目變長,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提取有用信息,難度必然加大.若要增大難度系數(shù),要去掉一些無關的介紹性文字,使學生閱讀、審題輕松些.
對于選擇題來說,若選項文字表述相差不大,會對學生起到很大的干擾作用.對于一些計算類題目,有數(shù)量級相差不大的選項時,難度也會增加不少.
同一道題目,一般說來,定性分析和定量計算難易度是不一樣的,可通過兩者間的變換實現(xiàn)所要的難度.例如,試分析跳傘運動員團身落地的道理,學生往往不知道從何處入手.若給出數(shù)據,直接告訴學生計算運動員落地時受到地面的作用力要簡單些.再如,對于金屬框以一定速度進入磁場的運動狀況,定性分析較容易,只要答出勻速、加速、減速就行.若有具體數(shù)據,就要進行計算、分析、比較,確定究竟是哪一種運動,難度要大些.
考查同樣的問題,在不同的情境下難度是不同的.比如,考查電源的輸出功率與外電阻的關系,電路中只有電源(有內阻)、滑動變阻器時,最簡單.當在電路中增加一個定值電阻,求滑動變阻器的最大功率,要將定值電阻看成內阻的一部分,用到等效的思想,難度大多了.若再將滑動變阻器設計成兩部分并聯(lián)后接入電路,又難了不少.
假如是這樣一道題目:一個帶電體受到重力、拉力、電場力作用,且重力、拉力做功易求,速度從v1變到v2,如果題目是要求電場力做功,學生一般都能直接根據動能定理列式,求出答案.如題目直接問帶電體的電勢能變化是多少?很多學生就無從下手了,題目難度顯著增大.若題目是先問電場力做功,再問電勢能變化,不少學生都能根據電勢能變化與電場力做功關系求出結果,難度界于前兩個問法之間.由此可見,一個題目問哪一個量,怎么問,分幾問,對題目的難度有直接的影響.
學生往往習慣于在題目中寫出具體要求解的物理量,學生按步驟去求解就好了,難度不大.當題目最后的問法改為“根據題目中的說明和數(shù)據能求出哪些物理量”時,學生就感到無從下手了,難度增加很多.
對于某一道題目,將一個較難的題目分解成幾個小問題,且層層深入,將減小題目的難度.反之,一步到位提問題,將增加題目的難度.
對于一份試卷來說,除非要刻意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試題不宜呈現(xiàn)反向的梯度分布.因為這樣極易打擊學生自信,使不該出錯的容易題也出現(xiàn)錯誤.試題難度呈正向分布時,難點的分值也不宜分配得太大.
難度控制有方法,也是一門藝術,教師可以靈活運用,收放自如,難易轉換,實現(xiàn)考試預設的評定、診斷、反饋、預測和激勵等多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