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蓉蓉
(上海市現代職業(yè)技術學校,上海200336)
根據中職語文教學大綱以及上海市中職語文課程目標規(guī)定,中職生的閱讀素養(yǎng)包括視讀能力、誦讀能力,還包括對文學作品的思考能力,以及對書本所述內容的歸納整理能力和從閱讀中所得的寫作能力。中職生閱讀能力與閱讀素養(yǎng)的提高,只讀課文遠遠不夠,必須加強課外閱讀。
筆者以為,閱讀課業(yè)是提高中職生閱讀素養(yǎng)有效途徑之一。通過多形式的閱讀課業(yè),可以將學生的閱讀主動性調動起來,使學生在閱讀中形成自主、探究性閱讀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著名語文教育專家于漪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不重視閱讀,課外不花力氣閱讀,等于關閉了第二生活的窗戶,關閉了第二生活的大門。視野狹窄,知識貧乏,積累甚淺,怎可能打下比較厚實的語文功底?[1]”
然而現實中,中職生閱讀情況是極為讓人擔憂的。由于沒有明顯的升學壓力,中職生課業(yè)量較普通高中少得多,課后有較多的空閑時間。這一現狀,原本為中職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了足夠的時間保障,但較為遺憾的是,相當數量的中職生在課余時間是不閱讀的;有些能適量閱讀的,閱讀內容又多為不良書籍,對中外文學精品的閱讀少而又少。
筆者對所在學校電子商務專業(yè)學生進行了閱讀現狀的調研,結果顯示:
課外時間上,能進行閱讀的同學僅占12%。
閱讀方式上,采用電子閱讀的占82%,文本閱讀的占18%。
課外讀物種類排序,78%的學生將娛樂休閑類書籍作為首選,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少有涉及。
閱讀取向上,中職生閱讀讀物居首位的不是文學作品,而是一些品位較低的讀物[2]。他們更青睞漫畫類書籍,甚至閱讀一些存在不良思想傾向的書籍,主要為消閑的小報和口袋小說。居第二位的是文學作品,內容多為武俠和言情小說,男生喜歡看武打,女生熱衷于言情。
從閱讀方法來說,學生閱讀時大多追求感官刺激,未能自覺地和語文學習相結合,有讀而不化的缺憾。
閱讀目的方面,出于興趣愛好、增加見識或提高素養(yǎng)的占17%,把閱讀當作課余之后的消遣的占63%,一部分高復班的學生偶爾閱讀,目的是調劑一下精神,松弛一下緊張的學習狀態(tài)。
中職學生的這一課外閱讀狀態(tài),直接影響到課外閱讀質量,影響著語文素質的提高,乃至良好品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中職生閱讀現狀的改變,顯得極為必要。
筆者針對以上現狀,結合所教班級學生特點,進行閱讀課業(yè)設計的嘗試。
“朗讀”是我國幾千年“厚積”的傳統(tǒng)經驗。自古以來,人們就對“朗讀”很是重視,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正是道出了朗讀的重要性。朗讀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陶冶學生情操的重要途徑。
針對這一點,給學生布置長期課業(yè):建議學生每天大聲朗讀課文或名篇佳作,至少半小時。并結合課程計劃,指定背誦篇目,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達到背誦的目的。
針對學生文學作品閱讀較為欠缺的情況,結合教材內容,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設計閱讀課業(yè),并開展讀書活動,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1)結合教材,針對性地布置課外文學作品閱讀課業(yè)。如學習小說單元之后,為了促進學生對四大名著的了解,將全班同學進行分組,可將已讀過四大名著的同學作為小組負責人,由小組負責人組織帶領本組成員進行四大名著的閱讀,并在這一基礎上,廣泛開展課外閱讀。
同時,積極調動學生充分利用專業(yè)所學。如,帶領電子商務專業(yè)的學生根據專業(yè)學到的制作網頁知識與能力,把自己閱讀過的書籍,或認為值得推薦的書目,放到自己建立的網站,做成網店,并撰寫商品介紹,推薦給同學。在專業(yè)老師的配合與幫助下,由班級同學一起打分、投票,看誰的網上書店最受歡迎。
(2)制作語文課外閱讀卡,促進學生課外閱讀。為了有效地督促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采用各種方式進行必要的監(jiān)督。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語文課外閱讀卡的設計與填寫,是不錯的選擇。一方面,方便查閱學生的課業(yè)完成情況,以及記錄學生閱讀量的積累情況,留下學生課外閱讀檢查的憑證。另一方面,希望運用語文課外閱讀卡引導學生的課外閱讀方向。以此激勵學生愛看書,看好書,充實課外學習生活,遠離那些無聊虛幻的書籍;使學生限于課本的有限閱讀視野得以開闊,并讓學生養(yǎng)成善于思考、勤于動手的習慣,課外閱讀,規(guī)定每周為兩到三篇,或兩周一本書的閱讀量(根據教材需要布置的閱讀,可以等量充抵),閱讀卡片一周一交,由教師評價或小組內進行交換評價。附語文課外閱讀卡:
活動型課業(yè)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重要方式,有助于讓學生在自由活動、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理解語文內容,積累知識,運用知識,達到拓展延伸的效果。如,可結合教材閱讀課文內容,布置如下課業(yè):
(1)編演課本劇。針對一些課文故事性強、情節(jié)適于表演的特點,布置學生課后分組表演。如《最后一片葉子》《一碗陽春面》等,讓學生課后在課本內容的基礎上,撰寫課文劇,自由表演。這樣的課業(yè),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課文藝術感染力的感覺,另一方面,讓學生在課文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既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才能,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為編寫課本劇進行必要的閱讀積累。一箭三雕,何樂不為?
(2)搜集整理類課業(yè)。將每篇課文作者簡介與寫作背景交給學生,尤其是具有特殊時代背景的課文,讓學生在預習時,搜集整理與課文內容有關的知識、圖片以及書目。
如學習《世間最美的墳墓》,課前讓學生查閱列夫·托爾斯泰資料,閱讀有關的故事。并將全班分成小組,進行搜集整理,并結合專業(yè)所學,制作PPT,課上組織交流匯報。課后布置繼續(xù)搜集整理類課業(yè)。讓學生在搜集整理作者作品與書籍的基礎上,制作列夫·托爾斯泰簡介網頁,與專業(yè)教師配合:語文老師從語文基礎角度,專業(yè)教師則從網頁角度,進行綜合評比。同時也可結合學生制作的網頁,推薦其他學生閱讀托爾斯泰作品,以拓寬視野。一篇文章,三份課業(yè),有表演,有寫作,有閱讀,也有專業(yè)的結合,學生興趣大,收獲豐富。
此外,考慮到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是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可以設計時間跨度長的長期性的素養(yǎng)提高類課業(yè),讓學生在日積月累中實現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附課業(yè)設計案例:
素養(yǎng)提高類課業(yè)——長期課業(yè)
課業(yè)內容與實施:
(一)口語
每堂語文課課前演講:每天兩人,每人3分鐘。內容關鍵詞:“電子商務?!?/p>
(1)交流合作:同一堂課課前演講的人,要事先交流與合作,兩人之間的內容要能銜接。
(2)班級點評:演講后,班級同學要進行“一句話點評”。
(二)朗讀:每天大聲朗讀至少半小時
(1)利用每天晨讀時間,規(guī)定班級同學受課代表監(jiān)督,朗讀近期所學課文。
(2)回家讀一則新聞給父母或家中老人聽,要求吐字清晰,聲音洪亮。
(3)挑選經典篇目,分角色朗讀。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組,進行評比。
(三)背誦
從課本中和課外讀物中選擇優(yōu)美、精彩的語句、片段或全文,熟讀,背誦,進行練習,當眾背誦,并加以評析。將課標中推薦的優(yōu)秀詩文分解到各個階段引導學生誦讀并養(yǎng)成誦讀的習慣。
展示:定期開展班級“讀誦會”。如學習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主題單元后,組織學生舉行詩歌朗誦演唱會,激發(fā)學生們學詩文、誦詩文、唱詩文、頌祖國、愛祖國的情趣,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四)閱讀
課業(yè)內容:
(1)閱讀各類報紙與讀物,搜集電子商務領域創(chuàng)業(yè)的典型案例,向家人、親戚或同學概述。
(2)閱讀跟自己所學專業(yè)有關的紀實文章。
(3)兩周至少閱讀一本文學名著閱讀各類專門書籍,閱讀歷史人物傳記,重點閱讀電子商務領域成功人士或突出人物的傳記或故事。
課業(yè)實施:
(1)摘錄:在閱讀的基礎上要進行摘要,可以記錄于自己的微博或博客。
(2)表達:1)創(chuàng)建班級博客,寫作300字左右的讀后感(寫);2)分析自己從事電子商務的優(yōu)勢與長處,反思自己與電子商務專業(yè)人才要求的差距與不足,寫成分析報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全班交流。
(3)交流:1)分小組合作,制作交流網頁或PPT。在全班范圍內進行交流(PPT);2)搜集與整理作為電子商務專業(yè)人才應具備的素質及語文方面的能力,以小組的方式制作PPT,進行匯報交流。
(4)推薦:用口頭表達的方式,向“班級學習園”進行一本書推薦,看誰的推薦更具感染力與說明力。(說)
(5)搜集:1)回家后收聽各類新聞,對電子商務相關的新聞進行摘要。2)學期結束時,以小組為單位,把一學期的新聞摘要進行整理,制作主題PPT或網頁,標題可以是《讓我觸動的十條新聞》等。
(6)書法:每天練習書法,文字內容為每天摘錄的電子商務相關新聞或電子商務領域典型案例。
每周評選最佳進步獎,將作品推薦班級學習園地展示。
總之,語文閱讀課業(yè)設計,要注重提高課業(yè)的有效性,增加課業(yè)的選擇性。要根據學生實際,設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分層課業(yè)、開放課業(yè)、自主課業(yè);減少重復過多、對掌握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價值不大的課業(yè)。同時,在課業(yè)的設計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不斷發(fā)掘學生潛能,增加學生對于課業(yè)的參與度,讓學生在完成語文課業(yè)的過程中提高語文能力與素養(yǎng),并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探索意識,為適應社會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