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 李春
河北省圍場縣朝陽灣學區(qū)中心校
創(chuàng)新經典誦讀形式的實踐與研究
王麗娟 李春
河北省圍場縣朝陽灣學區(qū)中心校
當前,學校和教師已經認識到重“智”輕“德”、分數至上、將德育與智育、德育與美育分割開,致使學生道德水平下降,理想信念缺乏,達不到最好的教育效果。經過幾年的嘗試,我校將傳統(tǒng)文化教育納入校本課程,經典誦讀就是其中主要的形式之一。
文化經典是我們民族優(yōu)秀精神文化的積淀,她承載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散發(fā)著濃郁的芳香。教育就是為了讓人生活得更美好,中小學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的初衷應該定位到:通過誦讀經典,讓孩子與經典融合在一起,沉醉其中,讓孩子們的內心變得寧靜、美麗而和諧;通過孩子誦讀經典產生無數個書聲瑯瑯的家庭,讓這些家庭變得詩意、寧靜、和諧。我們期望孩子們通過經典的滋潤,生命變得陽光、俊朗、自信、堅定、積極、睿智。我們期望孩子們通過經典誦讀的滋潤,成為知書達理、優(yōu)雅詩意的翩翩君子。
開展經典誦讀的目的,旨在增加學生在傳統(tǒng)文化經典方面的積累和精神積淀——為孩子們涂上民族精神文化的底色。具體可細化為:誦讀經典,陶冶學生情操,加強人文修養(yǎng),豐富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提升人文素養(yǎng);拓寬孩子的心胸與視野,豐厚知識儲備;增加語言積累,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在意、境、情、美、趣等方面受到熏陶,從中領略古典詩詞豐富的意蘊、鮮明的藝術特色,由此獲得深刻的教益。
經典誦讀已在圍場各中小學形成燎原之勢——“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理念,“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心胸,“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親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要留清白在人間”的高潔,“少年強則國強”的拼搏精神……這些已成為我們中小學生重要而豐富的精神資源。
經典文化大多離孩子時空遙遠,其語言文字往往已形成幾千年了,這使得孩子們對先賢先哲有陌生感。誦讀一段時間后,孩子容易產生懈怠。經典是美的,但這種美不會主動呈現出來。從某種意義上說,經典是處于沉睡狀態(tài)的,需要我們老師帶領孩子去激活它、喚醒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是最好的激活經典的方法。
開展形式單一,應該和德育教育、美育教育、傳統(tǒng)文化教育結合起來。
經典誦讀活動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見影的事情,而是一種長期的文化浸潤,貴在堅持!經典是一個人一生所需的文化“酵母”,到了一定時期就會釀出芳香無比的醇酒,并且這樣的酵母一定要在小學階段植入方能事半功倍。種子已經播下,收獲還會遠嗎?我們堅信,今天,我們誦讀經典美文,播種詩意人生;明天,孩子們必將在這些美好情愫的浸潤下,情感變得柔軟而細膩,人生變得詩意而幸福。我們教師的精神世界也將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享受民族文化的精神滋養(yǎng),用自己的良好的行為詮釋教師幸福詩意的職業(yè)人生。
結合美育、傳統(tǒng)文化教育,在中小學開展“晨讀一語、日行一善、周明一理、月養(yǎng)一習的經典誦讀道德長跑活動。以“讀書、明理、行善”為主線,引導學生每天學習一條為人處世的名言警句,學習做人的道理;每天做一件善事,記錄好善行日記。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緊密結合起來,達到知行并進,全面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這種道德長跑主題活動可以從三個方面拓展:善在學?!圃诩彝ァ圃谏鐣?。
晨讀一語:瑯瑯書聲,直面經典(讀通順);古文今譯,文白對應(讀明白);熟讀成誦,過目不忘(記得牢);
日行一善:引經據典,結合實際每天做一件善事、好事,并寫進日記,日行一善不要曲解為“每天做一件好事”這一狹窄的范疇。比昨天有進步就是善,自己事情自己做也是善,不為別人添麻煩還是善。心靈向善、為人向善、出事向善都是“善”。
周明一理:活學活用(用經典),引導學生每周明白一個道理,并寫在醒目處;“心通”才能心動,心動才有行動。
月養(yǎng)一習:幫助學生每月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比如整理錯題集的習慣),并寫入學生的成長檔案里。每個人的一生是由無數行為所構成的。行為優(yōu)秀不是優(yōu)秀,習慣優(yōu)秀才是真正的優(yōu)秀。一百個頂尖的優(yōu)秀行為也抵不上一個優(yōu)秀習慣。
班主任要對周明一理、月養(yǎng)一習的內容通盤考慮,使之條理化、系統(tǒng)化,并且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學校每周的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隊會和經典誦讀結合起來要有主題,成系列,每學期開學典禮時,要上好德育教育的第一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失時機的開展好德育主題實踐活動;期末,要進行德育與經典效果的績效評價。
學校要為學生建立成長檔案袋。檔案袋里面的內容由四部分組成:背誦詩文——誦讀日記——學經典、用經典的收獲與反思——各項榮譽。
經過長期的積累,經過校委會的精心編排,我校已編寫《經典誦讀校本教程》一套,已經成系列,上規(guī)模。實踐告訴我們教育工作者要把經典誦讀和德育教育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從習慣抓起,積水成淵、積土成山,構筑學生堅固的道德大廈。為學校特色發(fā)展、提升學校文化品位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