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鑫婕
我們的鄰國日本,素有“溫泉之國”的美稱,人們有著“一日三浴”的習(xí)慣,泡溫泉已經(jīng)成為日本人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也因此發(fā)展出獨特的“湯治文化”。事實上,在我國,泡溫泉的歷史并不短于日本,五千多年燦爛輝煌的溫泉文化更是從未斷裂,源遠流長。
溫泉養(yǎng)生效仿動物
近日,一組野生獼猴集體泡露天溫泉的照片在網(wǎng)絡(luò)上廣為傳播,獼猴們在溫泉水中泡得紅撲撲的臉蛋和它們享受的表情讓人忍俊不禁。據(jù)說,泡溫泉的起源,正是我們遠古祖先發(fā)現(xiàn)動物在溫泉水中能夠御寒和療傷,隨之效仿而來的。
我國是世界上溫泉最多的國家之一,也是溫泉利用最早的國家之一?,F(xiàn)發(fā)現(xiàn)溫泉三千余處,在神州大地上星羅棋布,幾乎涵蓋了所有類型的溫泉。因此,我國勞動人民很早便開始發(fā)現(xiàn)和應(yīng)用溫泉。
早在先秦時代的《山海經(jīng)》中就有溫泉的記載:“其水溫?zé)崛魷?,能愈百疾,故世謂之溫泉焉?!迸轀厝钠鹪措m遠不可考,但溫泉幾乎從出現(xiàn)在我國的文字記載開始,在人們心目中就已經(jīng)具有能治百病的神奇功效了。
東漢天文學(xué)家、地動儀的發(fā)明者張衡,酷愛游覽生活,十七歲便遠離家鄉(xiāng),“游于三輔,入京師?!痹谇嗄陼r代游歷驪山溫泉時,張衡專門創(chuàng)作了一篇《溫泉賦》,文中寫道:“覽中域之珍怪兮,無斯之神靈??販扔阱拶?,濯日月乎中營……于是殊方跋涉,駿奔來臻……天地之德,莫若生兮。帝育蒸民,懿厥成兮。六氣淫錯,有疾癘兮。溫泉汨焉,以流穢兮。蠲除苛慝,服中正兮。熙哉帝載,保性命兮?!边@篇詠物賦不但從親身感受的角度,對驪山溫泉之奇之美進行感嘆,又描繪了四方游客紛紛不辭辛苦跋山涉水而來游賞的盛況,更在最后將溫泉與天地、圣帝之德相比較,贊美它既可以療愈人身的疾病,使之健康生存,又可以陶冶人生的性情,使之中正不惡。這說明,早在當(dāng)時,人們對溫泉具有治病養(yǎng)生的功效已經(jīng)有了廣泛認識,泡溫泉也已經(jīng)是一項備受人們喜愛和推崇的活動。而溫泉本身,除了治病強身,也開始被賦予了能夠修身養(yǎng)性、陶冶情操的人文含義。
北魏地理學(xué)家酈道元在我國古代著名的地理學(xué)著作《水經(jīng)注》中,記載了溫泉31個,并首次將溫泉按溫度由低至高分為五個等級,依次為暖、熱、炎熱特甚、炎熱倍甚和炎熱奇毒。其中炎熱特甚的溫泉,可以將動物的毛燙掉;炎熱倍甚的溫泉能燙傷人的足部;炎熱奇毒的泉水可以煮熟稻米等。書中還對各個溫泉的特點進行了比較詳細的敘述,如有的溫泉有硫磺氣,有的有鹽氣,有的有魚等?!端?jīng)注》中多次提到溫泉可以“治百病”,如“魯山皇女湯,可以熟米,飲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次,多么自在,四十日后,身中百病愈”。又如“大融山石出溫湯,療治百病”、“溫水出太一山,其水沸涌如湯。杜彥回曰,可治百病,水清則病愈,世濁則無驗”等,都生動地記載了溫泉的保健作用,由此可見,當(dāng)時人們對溫泉的特點已經(jīng)有了更為細化的了解,對溫泉的醫(yī)療價值也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和研究。
明代著名醫(yī)藥學(xué)家李時珍曾親臨多地溫泉進行考察,并在他的巨著《本草綱目》中將我國的礦泉分為熱泉、冷泉、甘泉、酸泉和苦泉,是我國最早的溫泉分類學(xué)者之一。并且,他把溫泉直接劃歸為藥引之一,寫下溫泉的功效有:“溫泉主治諸風(fēng)溫、盤骨攣縮及肌皮頑疥,手足不遂,無眉發(fā),疥癬諸疾,在皮膚骨節(jié)者”,并提出了浴后的注意事項和禁忌。至此,溫泉歷史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藥用時期。
帝王緣深華清池
在封建時代,帝王的參與和推廣對溫泉文化的發(fā)展和流傳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帝王泡溫泉最早的傳說,可能要數(shù)黃帝。據(jù)民間傳說,軒轅黃帝就是在黃山的一處溫泉中,沐浴七七四十九天后羽化而飛升的。那眼溫泉由紫云峰下噴涌而出,與桃花峰隔岸相望,清波潺潺,云霧繚繞,被人稱之為“靈泉”、“湯泉”。唐代詩人賈島游歷到此時,也不禁在《紀(jì)湯泉》中感慨:“遐哉哲人逝,此水真吾師?!?/p>
而與帝王淵源最深的,當(dāng)屬有“天下第一溫泉”之稱的華清池,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被張衡贊不絕口的驪山溫泉。
驪山溫泉形成于二、三百萬年以前,約六千年前就為姜寨先民所應(yīng)用。最早與驪山溫泉結(jié)緣的帝王,正是在驪山烽火臺“烽火戲諸侯”博美人一笑的周幽王。這位沉迷美色,酷愛享受的帝王在驪山溫泉的沐浴處也頗為考究,“上無尺棟,下無環(huán)墻”,沐浴之時,昂首就能看到滿天繁星,因此驪山溫泉又得名“星辰湯”。
秦漢時期,秦始皇在驪山溫泉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宮殿建設(shè),“始皇初,在驪山溫泉,砌石起宇,名驪山湯。”又引泉入室,修建了“溫泉宮”。據(jù)說秦始皇最初泡溫泉,正是用溫泉來治療疾病。漢代文獻《三秦記》中寫道:“始皇與神女游,而忤其旨,神女唾之,則生瘡,始皇怖謝,神女為出溫泉而洗除,后人因以為驗?!币馑际钦f,秦始皇在游歷驪山時,觸怒了神女,被唾一臉,臉面立即生瘡。秦始皇趕忙請求神女饒恕,神女便用溫泉水給他洗療,溫泉水可以治療瘡傷的經(jīng)驗便流傳給了后人,驪山溫泉也由此得名“神女湯”。漢武帝對溫泉宮又加修飾,再度擴建了離宮。相傳漢武帝酷愛在溫泉水中添加西域特供的香料,這也是現(xiàn)今溫泉養(yǎng)生界有名的“中華湯”的前身。
到了隋唐時期,帝王們對溫泉的喜愛之情有增無減,我國的溫泉文化也迎來了第一個高峰。驪山溫泉宮經(jīng)過歷代修建。貞觀十八年,唐太宗建“湯泉宮”,歷時四年竣工。唐太宗李世民率文武百官親臨新宮,親筆御書《溫泉銘》來頌揚驪山溫泉:“朕以憂勞積慮,風(fēng)疾屢嬰,每濯患于斯源,不移時而獲損?!痹瓉?,李世民患風(fēng)濕病多年,正是在驪山泡溫泉不治而愈的。李世民以帝王之尊而如此隆重地親自為溫泉立銘宣傳,足見當(dāng)時世人對溫泉的重視。
之后,唐高宗將其更名“溫泉宮”,唐玄宗又在天寶六年將其改名為“華清宮”。到了此時,華清宮已然成為一座結(jié)構(gòu)嚴謹、雄偉富麗的宮殿建筑群,而驪山溫泉也得名“華清池”,因為唐玄宗的愛妃楊玉環(huán)在此一濯芳澤,以及他們之間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而聞名天下。
華清池中現(xiàn)存的唐代湯池中,有一名為“海棠湯”,池內(nèi)平面宛如海棠綻放,據(jù)說是唐玄宗賜給楊貴妃的禮物,因此也稱“貴妃池”。據(jù)記載,唐玄宗極為迷戀華清池,幾乎每年冬天都要攜楊貴妃來此游宴、沐浴,其在位44年,游幸華清宮的次數(shù)達41次之多。詩人白居易的在名詩《長恨歌》中生動地寫到:“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鄙鷦拥拿枋觯箺钯F妃從溫泉水中出浴的嬌憨之態(tài)簡直呼之欲出,“貴妃出浴”也成了歷代畫家爭相勾勒的題材。endprint
康熙與溫泉的不解之緣
清朝的康乾盛世是我國溫泉文化的第二個高峰。據(jù)說,這與一個與滿族起源的神話故事有關(guān)。
在我國東北名山長白山中,有一座紅色的布庫里山,布庫里山下有一個圓形的水池,叫做布勒湖里泊,也叫天女浴躬池,傳說這里是三仙女降浴的地方。
有一次,三仙女中最小的仙女佛庫倫在布勒湖里泊沐浴之時,衣服被仗勢欺人的天狼星偷走了,佛庫倫只得蹲在水里不敢上岸。這時從林中飛來了一只神鵲,嘴里叼著一顆紅果,給佛庫倫送來了。佛庫倫吞食了這顆朱果,竟然感而受孕。由于羞愧不敢回天宮,白山老祖將水燒熱,被羅漢倒入山中,變成了一片溫泉群,佛庫倫正是躲在這溫泉中才得以度過寒冬,生下了一個降世能言、相貌異常的男孩,姓愛新覺羅,名布庫里雍順。男孩長大后,遵從母命,乘船順流而下,抵達鄂謨輝地方的鄂多理城,調(diào)解三姓糾紛,被推為首領(lǐng),與百里部落的女子結(jié)為夫妻,國號稱滿洲,布庫里雍順成為了滿族人的始祖。
由于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將長白山三仙女的故事及先祖的最初活動載入《滿洲實錄》、《清太祖武皇帝實錄》等官修史書卷首,因此,清朝皇帝多對溫泉懷有恭敬之情,每次去清東陵必先去沐浴“湯泉”。
康熙大帝從小就聽他的祖母孝莊皇太后講三仙女的故事,耳濡目染,三仙女的故事深深印在康熙的腦海中,所以康熙一生更是篤信溫泉神,還專門把泡溫泉定為愛新覺羅的家訓(xùn)。御醫(yī)也認為溫泉沐浴有舒筋活絡(luò)、活血化瘀等功效。因此,在孝莊皇太后晚年多病之時,康熙親陪她到距張家口70公里的“關(guān)外第一泉”赤城溫泉洗浴治療,長達五十天。
此外,康熙大帝是一位極其具有生活情趣的帝王,對于泡溫泉,他不僅恭敬,還極其喜愛。他曾一邊泡溫泉,一邊批奏折,“工作”和“休閑”兩不誤,還做詩贊美道:“湯泉泉水沸且清,仙源遙自丹砂生,沐日浴月泛靈液,微波細浪流蹤崢?!痹谝淮螙|征歸來之時,康熙在河北省發(fā)現(xiàn)了一處白霧騰騰的溫泉,那里風(fēng)景優(yōu)美,康熙帝十分高興,親自規(guī)劃開發(fā),將溫泉命名為“熱河泉”,也成就了舉世有名的承德避暑山莊。
選擇溫泉因人而異
從秦始皇用溫泉治療創(chuàng)傷的傳說,到唐太宗李世民贊揚溫泉“蠲疴蕩瘵,療俗醫(yī)民”,再到清圣祖玄燁認為承德湯山溫泉“浴之蠲煩除疴,導(dǎo)和怡性”,古代帝王對于溫泉的神奇功效具有廣泛的認同,并予以神圣化,因此在古代文獻中,提到溫泉,多用“能治宿病”、“療治萬病”等詞匯予以描述。
從張衡游驪山溫泉吟詠的《溫泉賦》,到蘇東坡借溫泉抒發(fā)出“沐浴于湯泉,希發(fā)于懸瀑之下,浩歌而歸”的詩人情懷,再到蒙古族詩人伊志杰為湯山溫泉而寫的《熱河泉》,這些著名詩人詞者的詩歌作品極大地增加了溫泉的知名度,也提升了溫泉旅游者的審美情趣,使得從王公貴族到平民百姓都追趨逐耆。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早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就指出溫泉并非人人適宜,泡溫泉是具有一定的禁忌的。到了今天,溫泉已經(jīng)被研究得越來越深入,分類得越來越細化,開發(fā)得越來越多元。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溫泉的不同來源決定了它不同的溫度和成分,從而導(dǎo)致了溫泉的功效具有不同的針對性,也因人而異適宜不同的浸泡方式。因此,現(xiàn)在我們?nèi)ヅ轀厝?,雖然選擇的范圍更加寬泛,但是還是應(yīng)該在醫(yī)生或?qū)I(yè)人士的指導(dǎo)下,選擇最適宜的溫泉和泡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