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幸玉
教研工作的有效開展,是一所幼兒園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魂之所在,是教師教育教學技能提升的基礎。俗話說“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一個教師的發(fā)展帶動不了全園的發(fā)展,而全園教師的共同進步肯定能帶來整個幼兒園的有效前行。如何進行有效的園本教研活動,使得幼兒園有一個長足的發(fā)展,是我園近兩年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園本教研內(nèi)容以幼兒園的需求和教學方針為中心,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業(yè)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
一、提供適度空間,讓老師在教學中多一點自由
自從同南京鼓樓幼兒園結對以來,我園每學期都會派老師去鼓樓跟班學習,鼓樓幼兒園的那種自主、開放以幼兒為本的教學理念深深地根植于我們老師心中,每次學習歸來,我們的老師都會把看到的、聽到的及時地給全園教師做二次培訓。
1.作息調整民主化:現(xiàn)在幼兒園作息時間規(guī)定過于死板,很多的時候老師覺得放不開手腳。為此,我園組織了年級組長及教師代表對作息的調整進行了研討,小、中、大各年級應錯時進行戶外體育鍛煉;集體活動如果碰到操作時間比較長的時候,可適當延長時間,不必為趕下個環(huán)節(jié)而中斷孩子的作業(yè),只要在一天內(nèi)把所安排的工作認真的完成即可。業(yè)務部門要做的就是加強監(jiān)督和指導,督促老師們實實在在有效地完成各項任務。調整后的作息,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施,這種適度的自由支配,讓老師們覺得不再那么匆忙,整個活動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提高。
2.課程設置合理化:為了使一日活動更為科學合理,我們除了認真地對藍本上的內(nèi)容進行了合理的安排和替換以外,還對晨間來園、游戲、午餐、散步等環(huán)節(jié)也做出了相應的要求,充分體現(xiàn)“一日活動皆課程”這一理念。
二、多種形式教研,讓老師在活動中勤一些思考
小教研是以年級組為單位,每周三集中一次,老師們可以把上周活動中好的經(jīng)驗同大家分享,也可把自己活動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出來供大家討論,智慧共享,在這和諧的人文論壇中,老師暢所欲言,把體會說出來、把觀點亮出來、把問題和困難抖出來,并提出各自的意見和看法。每個人都在闡述自己的意見或見解,同時也不斷思考和質疑他人的意見,大家互相擴大和豐富著彼此的思想,不斷地提高自己和同事對問題的認識。促使教師們用開放的心態(tài)彼此發(fā)現(xiàn)、彼此欣賞、彼此接納,營造了和諧的教研氛圍。
而大教研我們則采用了以下一些形式:
1.會診式。在教學研究中,開展群體合作式的教學研究,讓每一位教師都成為“醫(yī)生”,給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會診,運用集體的力量診斷尋找策略,最后反思提煉并進行再次試教。
2.場景模擬式。我們以班組為單位,將如何接待幼兒的中的各個內(nèi)容分成了幾個場景,由教師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給大家展示。讓老師們在“培訓”與“受訓”中輕松轉化角色、快速消化內(nèi)容。
3.游戲互動式。我們在組織《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及《教師專業(yè)標準》的解讀這些枯燥乏味的內(nèi)容時,活動的策劃者們采用了“擊鼓傳花、你說我猜”等游戲進行。
5.實踐反思式。這一形式是教師教學能力提高最為直接和有效的方式,活動以教師的實際課例為切入點,讓我們的教師在說課、上課中感受問題、提出問題、交流問題、分析問題、探討問題、研究問題。
6.個別交流式。園部在每學期開學初,便會逐個找新教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談話的內(nèi)容包括三方面:①上學期班級考核中,各個細項的得分情況及得分原因;②對本期工作的想法;③園部的建議。這樣一來,我們的新教師感覺在制定班級工作各類計劃時,頭腦更清晰、方向更明確了。
三、多種渠道培訓,讓老師在學習中日益豐滿
1.聘請專家,傳經(jīng)送寶。為了幫助教師更新觀念,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我們每學期都會邀請相關專家來園講座,本學期就邀請了鼓樓幼兒園的崔利玲園長就“幼兒園園本課程的構建”進行了專門的講座,蘇州市學科帶頭人呂燕園長也來園給我們的教師做了“如何說課”的相關講座,對教師進行專業(yè)的引領。
2.外派學習,取經(jīng)學寶。為了提升教師的教學理念,增強她們的教學技能,我園每學期都會選派有關教師參加省、市各級各類專題培訓,或到南京鼓樓幼兒園跟班學習。使赴外學習起到“派一個,帶一片”的效果,為提高教師專業(yè)水平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
3.網(wǎng)絡學習,齊學共進。自從2012年加入上海明師科技的網(wǎng)絡培訓以來,我園堅持每周二看一個上海名師的活動,分組研討,認真做好每一次的活動評價,及時拋出對所看活動中存在的困惑,讓名師們來答疑解惑。
4.內(nèi)部挖潛,互學共勉。利用本園的骨干教師進行教研培訓,起到示范帶頭作用。在園本研訓中,我們充分發(fā)揮這些骨干教師的作用,定期組織他們對教育教學常見的問題進行研究,對教師進行專們的輔導。
四、搭建各種平臺,讓老師在實踐中不斷提升
1.月月匯報課,讓新教師如花兒般綻放。每月月底,我園5年以內(nèi)的新教師必須在規(guī)定的領域內(nèi)選擇一個活動,進行全園展示。她們在這一次次的說課、磨課中不斷地蛻變成長。
2.園、外評優(yōu)課,讓教師們視野開闊。每個學期舉行的全體教師評優(yōu)課,讓我們的老師在這樣的活動中不斷的磨礪,讓自己的技能一次次的得到提升。
3.基本功競賽,讓教師們積淀深厚?!芭_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幫助老師們更好地掌握各種必需的教學技能,幼兒園不定期舉行各種基本功競賽,除了彈、唱、跳、畫、說基本技能以外,我們還結合課題,進行了滾鐵環(huán)、挑花線、挑花繩等民間游戲技能比賽,讓老師的基本功更為豐富和扎實,更為課題的順利開展夯實基礎。
4.磨課,讓老師快速蛻變。結合每一次的比賽活動,讓參賽教師磨課,精練細磨,直到參賽教師能自如調控教學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從而有效提高了教師的課堂調控能力,提高參賽教師自主備課能力。每位參加過大賽磨練的老師都有“蛻變”之感,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備課能力、課堂調控能力都因磨課有了質的提升。
“態(tài)度決定一切”,我們認識到質量是一所幼兒園的生命線,認識到了園所提高質量的重要意義。全園上下形成共識:不抓質量我有過,質量不高我有責;花拳繡腿不可靠,真抓實干是出路。質量是生命,我們的生命是教育?!耙恢Κ毿悴皇谴?,萬紫千紅春滿園”,讓我們幼兒園的教育質量之花在有效的園本教研工作開展下開放得更加繁茂,燦爛得更加美麗!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飛翔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