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璐,施文艷,姚 婷
(江蘇建康職業(yè)學院,江蘇 南京 211800)
生物化學檢驗技術(簡稱生化檢驗技術)是醫(yī)學檢驗技術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課程之一,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驗教學是學生基本技能訓練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但受實驗課學時限制,學生僅能按實驗教材要求進行操作,形成了教師準備實驗、學生被動操作的局面。其結果是學生習慣于被動思維[1],既不利于對所學理論知識的鞏固,也不利于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培養(yǎng)。對此,2013年本教研室在生化檢驗技術實驗教學中進行了改革嘗試——讓學生參與實驗準備工作。
實驗指導教師在學生初次進入實驗室前告知全體學生參與實驗準備的有關信息,遵循自主自愿原則,組成實驗準備小組,每組6~8人。為杜絕“一人動手大家看”現(xiàn)象,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實行組長負責制,爭取小組成員一起協(xié)調配合完成每一次的實驗準備工作。
明確小組成員之后,實驗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實驗室安全常識培訓,內容為實驗室各項規(guī)章制度、安全守則和實驗室廢物處理條例以及常見事故緊急處理措施等,以確保后期實驗的安全性、專業(yè)性和規(guī)范性。
在生化檢驗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檢測方法層出不窮。由于商品試劑種類繁多,其檢驗結果也不相同,臨床實驗室在建立新的檢驗方法時,應對該方法的基本性能進行評價,以掌握方法的特征判斷能否滿足使用要求[2]。對方法進行正確評價,引進和開發(fā)可靠性更高的方法已成為檢驗工作者的重要任務之一。因此,將方法學評價引入生化檢驗技術實驗教學,不但使學生建立了正確選擇方法的意識,培養(yǎng)了學生選擇方法的能力,而且為培養(yǎng)學生的科研能力打下堅實基礎。
在本環(huán)節(jié)中,實驗指導教師要求小組成員在實驗準備前2~3天查閱文獻,對已報道的各種方法進行比較,確定哪些方法有充分的科學根據(jù)及真實的使用價值,并選擇適合實驗室具體條件的方法。在選擇方法時,實驗指導教師應引導學生考慮實驗方案中儀器的選擇,應用試劑的種類、配制和保存方法,環(huán)境因素(溫度、濕度、儀器固有靈敏度)以及個人操作手法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等一系列問題。只有這樣,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才能起到主體作用,而不是被動接受。
學生在實驗指導教師的引導下選擇合適的檢測方法后,對整個實驗過程有了一定了解。此時,實驗指導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試劑盒說明書,包括實驗原理、操作步驟、結果處理等,讓學生學會根據(jù)說明書準備實驗,如簡單溶液配制、溶液稀釋、試劑擺放及存取、移液管選取等。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動手機會大大增加,基礎實驗技能得到訓練。
此外,在輔助準備階段還必須進行儀器的調試。無論是已經(jīng)學過的儀器還是即將要學習的新儀器,都要讓學生自己研究說明書,按說明書自己嘗試儀器的預熱、調節(jié)、校準以及定標等操作。多次訓練后,學生對儀器的操作能力明顯增強,為今后臨床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預實驗為學生提供鍛煉自我的平臺,學生從一次又一次實驗失敗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能夠對實驗結果進行正確分析和判斷。由于生化檢驗實驗標準均來自生物體,其含量變化很大,實驗的取樣量和稀釋倍數(shù)會因標準來源不同而有變化,需要在預實驗中摸索實驗條件。例如,在使用碘-淀粉比色法測定血清淀粉酶活性時,為確定最佳取樣濃度(試劑盒說明書要求空白管吸光度與測定管吸光度的差值控制在0.05~0.015之間),我們讓學生將血清稀釋10倍、15倍、20倍等,并指導學生根據(jù)實驗結果分析該稀釋倍數(shù)的可行性。
通過預實驗學生不僅能加強操作技能訓練,熟悉實驗操作過程,而且能發(fā)現(xiàn)實驗準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糾正,從而對實驗難點、疑點、注意事項有充分了解,提高了實驗教學質量。
在保證實驗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突破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建立知識、能力和職業(yè)精神并重的培養(yǎng)體系,是教學人員一直探討的問題。生化檢驗技術實驗教學,不僅要訓練學生基本的專業(yè)實驗操作技術,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
為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和技能,我們對實驗教學進行了改革,讓學生參與實驗準備工作。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比較選擇合適的實驗方法,按照試劑盒說明書完成實驗準備任務,在此過程中的一些具體工作,如常規(guī)、特殊試劑的配制,標準溶液的配制,材料準備,儀器調試及簡單維護等是傳統(tǒng)實驗教學無法教給學生的。學生與實驗指導教師一起進行實驗準備,一方面可以加強相關實驗操作技能訓練,提高對生化檢驗技術的認識;另一方面學生處理實驗準備過程中出現(xiàn)的實驗異?,F(xiàn)象時,需要充分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參與實驗準備工作是實驗室的一種新開放模式,不僅使學生在課余時間自主思考,主動參與,獲得了較好的實驗教學效果,而且使實驗室的儀器和設備利用率大大提高,達到了開放實驗教學的目的。
總之,在生化檢驗技術實驗教學中,學生適當參與實驗準備工作,既能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我們需要不斷探索、逐步完善,使這一培養(yǎng)模式可行化、專業(yè)化、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