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華,王 紅,陸文松,陳 文,譚遠霞,莊淑茹(暨南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深圳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020)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頭痛療效觀察
李雪華,王 紅,陸文松,陳 文,譚遠霞,莊淑茹
(暨南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深圳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深圳 518020)
目的:觀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頭痛的效果。方法:90例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5例,治療組用磁珠壓耳穴和常規(guī)方法治療,對照組只用常規(guī)方法治療。結果:總有效率治療組95.6%,對照組73.3%,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可明顯減輕頭痛發(fā)作程度、伴隨癥狀,減少持續(xù)時間,近期和遠期療效顯著。
頭痛;中西醫(yī)結合;對照治療觀察
頭痛是由于外感與內傷致使脈絡拘急或失養(yǎng),清竅不利所引起的以頭部疼痛為主要臨床特征的疾?。?]。我們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治療頭痛取得一定療效,報道如下。
共90例,均為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收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齡37~78歲,病程1~20年。對照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齡23~69歲,病程2~18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及病情程度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疼痛等級依據(jù)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以下簡稱VAS)。0分為無痛,1~3分為有輕微的疼痛,能忍受,4~6分為疼痛并影響睡眠、尚能忍受,7~10分為有漸強烈的疼痛、疼痛難忍。
診斷標準依照國際頭痛學會(IHS)診斷標準[2]。①病史長,多為累次發(fā)作,但每次持續(xù)時間不長,一般不超過1周。②頭痛至少具備以下2項特征:a.單側定位;b.搏動性質;c.步行上樓梯或相似的日常體力活動時頭痛加重。③頭痛發(fā)作時至少并發(fā)下列1項癥狀:惡心或/(和)嘔吐,羞明和畏聲。④頭痛先兆常有視覺障礙、感覺障礙甚或語言障礙等,但可完全恢復。
對照組:①用丹參川芎嗪10mL加入0.9%NS250mL或燈盞細辛40mL加入0.9%NS250mL,靜脈滴注,qd。②氟桂利嗪膠囊5mg,qn[3]。
實驗組:在與對照組治療相同的基礎上加用耳穴治療,同時給予綜合護理。取額、顳、枕、內分泌、皮質下、交感、神門,選一側耳穴,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皮膚,將磁珠黏貼上,用拇指、食尖或指腹相對置于貼有磁珠耳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或用食指尖或指腹置于貼有磁珠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垂直施壓。時間大約2min,直至穴位處出現(xiàn)灼熱、少許脹痛感為止。每天按壓3~4次,同樣的方法貼另一側耳穴。
兩組均治療30天為一療程,1個療程后統(tǒng)計結果。
操作護理:嚴格消毒皮膚,操作時動作宜輕,以患者能耐受為宜,由輕至重,防止皮膚破損造成局部感染,外耳有顯著炎癥者及孕婦禁用。
情志護理: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發(fā)病原因、危險因素、病程轉歸等相關知識,同時告知進一步的治療及護理措施,讓患者對疾病本身及調護方案有較詳細的了解,有利于患者消除情緒緊張、減輕心理壓力,使心境坦然,氣血調和,臟腑氣血功能旺盛。
飲食護理:飲食清淡易消化,并注重飲食營養(yǎng),多食富含維生素及纖維素的食物,同時保證每日主食量及營養(yǎng)均衡。晚餐不宜過飽,睡前避免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以免擴張血管,加重頭痛癥狀。
生活護理:許多患者多因為失眠后出現(xiàn)頭暈、頭痛癥狀,因此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癥狀的改善。可指導患者睡前用溫水泡腳或飲熱牛奶,避免看影響情緒的電視、書籍,以免情緒波動。也可以聆聽舒緩的輕音樂、調節(jié)呼吸。給患者創(chuàng)造利于睡眠的環(huán)境,避免聲光刺激。
臨床治療中根據(jù)VAS評分,確定頭痛程度。治療后采用簡化的McGill疼痛問卷(SF-MPQ問卷),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并長期隨訪。
痊愈:頭痛及伴隨癥狀消失,半年內未復發(fā)。顯效:頭痛及伴隨癥狀消失,半年內復發(fā),仍按本文所列方法治療后痊愈未復發(fā)。無效:頭痛及伴隨癥狀雖有改善但由于治療期限長而不能考評治療效果,或多次復發(fā)。
統(tǒng)計分析用SPSS13.0軟件處理,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頭痛有虛實之分。虛如氣血虧虛,不能上榮于腦,則腦竅失養(yǎng)而致頭痛,即不榮則痛;肝腎陰虛,陰不治陽,而致使肝陽上亢,肝陽上擾腦竅則引起頭痛。實如氣滯血瘀、痰濕阻絡而致頭竅經(jīng)脈不通、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腦竅失養(yǎng),即不通則痛。
《黃帝內經(jīng)》謂:“腎氣通于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靈樞·邪氣臟腑病形》提到:“十二經(jīng)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于目而為睛,其別氣走于耳而為聽?!笨梢姸c經(jīng)絡的氣血相互流注,當臟腑或某部位出現(xiàn)異常,就會在耳穴上出現(xiàn)相應的反應區(qū),通過壓迫、刺激這些反應區(qū)的穴位便可以達到通經(jīng)活絡、解痙止痛、鎮(zhèn)靜安神的目的[4]。如顳、神門、內分泌、交感、皮質下可調陰陽氣血,疏經(jīng)通脈而止痛;交感可調節(jié)植物神經(jīng)功能,緩解因刺激迷走神經(jīng)末梢而產(chǎn)生的惡心嘔吐,且有鎮(zhèn)痛、安神的作用,為止痛要穴;劉娟、譚新玲、劉永芳等[5]研究表明神門穴有鎮(zhèn)痛、鎮(zhèn)靜、安神的作用,內分泌、皮質下可消除大腦皮層中的痛性病灶、改善內分泌功能。因此,磁珠壓耳穴可緩解頭部疼痛,且對全身有調節(jié)作用,在止痛的同時使頭暈、失眠等癥也能隨之改善。
[1] 王永炎.中醫(yī)內科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1:344.
[2] 彭瑞強.頭痛的最新國際分類診斷標準和治療新進展[J].重慶醫(yī)學,2006,5(12):1130.
[3] 鄧小微,詹小平,胡麗丹.耳穴按壓、刮痧配合情志護理治療偏頭痛60例[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0,45(10):740.
[4] 韓晶,單秋華,楊佃會.耳穴綜合療法治療緩解期普通偏頭痛療效觀察[J].山東中醫(yī)雜志,2007,26(11):755.
[5] 劉娟,譚新玲,劉永芳,等.艾灸穴位聯(lián)合耳穴貼壓減輕肛腸術后疼痛的效果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2006,4(41):362-363.
[4] 劉朝陽,張建偉.紅花注射液配合耳療治療偏頭痛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8 (30):3716-3717.
R747.2
B
1004-2814(2014)04-0311-02
2013-11-21
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