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學院 張 宇 鐘佳慧 張晨芳 李 路
能源危機和環(huán)境污染已經(jīng)成為當今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同時具有清潔、可再生優(yōu)勢的太陽能電池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目前市場上常用的以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為主,其效率理論上限為30%,目前實際效率可達到17%左右。由于太陽能電池對太陽光的反射率較高,通常會應用減反膜以降低太陽光的反射,本文用MATLAB軟件仿真了太陽能電池表面金字塔結構減反膜。
當光束照射到圖一所示絨面陷光結構時,發(fā)生第一次反射的光束會再繼續(xù)照射到相鄰金字塔結構表面,繼而發(fā)生第二次反射,此類金字塔結構有效的增加了光束在絨面結構中的行進路程,較好的減少了反射的光能損耗,如圖1所示。
圖1 金字塔減反結構
圖2 (a)正向金字塔;(b)反向金字塔;(c)f=/2反射率對比;(d)f=/2.5反射率對比
金字塔結構分為正向、反向兩種結構。對兩種結構模型參數(shù)設定為:金字塔分層L1=20,保留最大衍射級數(shù)為5,如圖2所示。
從圖2(c)、(d)得出如下結論:金字塔模型的占空比變大時,各個金字塔底邊相互緊挨時,減反射的效果較好。且無論金字塔的占空比怎樣改變,正向結構與反向結構的減反射趨勢沒有發(fā)生大的變化。在金字塔的參數(shù)設定為d=5,h=3.57時,反向結構的減反射效果要略優(yōu)于正向結構,但減反射曲線的趨勢是幾乎一致的。然而當參數(shù)設定為d=0.5,h=0.357時,正向結構相對反向結構而言具有明顯的減反射優(yōu)勢,二者在入射光波長為500nm左右的時候均達到了最低反射,在其他波段二者的反射率曲線是圍繞著某一反射結果對稱分布。
圖3 (a)單層金字塔外觀圖;(b)單層金字塔截面;(c)仿真反射率與實驗對比圖
建立結構如圖3(a)、(b)所示,金字塔表面有一層氮化硅薄膜。由于在較小納米級尺寸的金字塔減反射過程中,減反射效果并不是十分明顯,因此目前工業(yè)上的金字塔尺寸基本上設定在4-10um左右,因此在模擬中將金字塔尺寸設定為:底邊邊為長10um,高度為2μm,氮化硅的膜厚為150nm。假定入射光為垂直入射的自然光。在300-1200nm波長范圍內,研究其反射特性。
分析圖3(c)可知,在排除誤差和外界若干因素的前提下,反射率曲線保持比較一致的走勢,仿真結果顯示比實驗室測得結果的減反射效果要好,其原因可能是實驗室測得結果受外界干擾比較多,同時模擬中考慮的仿真條件過于理想化。單層薄膜較好的減反射的原因,可以用漸變折射率理論來解釋:納米金字塔結構本身就具有較好的減反射效果,折射率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較好的漸變,而在金字塔結構表面再鍍有一層低折射率的薄膜,使得金字塔結構進一步實現(xiàn)了材料折射率由空氣到硅片的漸變,因而具有較好的減反射效果。
由于在實際的電池表面制絨時,其表面具有大小不一的金字塔結構,因此我們可以考慮在等比例變化下,研究其反射率的變化規(guī)律,模型的參數(shù)設定為:自然光垂直入射,分層為L1=250,L2=7,如圖4所示。
從反射率曲線可以看出d=7.07,h=5這一組的減反射效果是最佳的,入射光在300-1200nm范圍內均具有較低的反射,相比之下的d=0.0707,h=0.5這一組的減反射效果是最差的,分析其原因:大致可認為金字塔尺寸達到nm數(shù)量級時,造成硅片表面含金字塔結構的減反射薄膜等效為近似裸硅情況,因此減反射效果便不再明顯。
在金字塔型減反射薄膜中,首先研究了裸硅正向與反向金字塔不同占空比下反射的情況;然后仿真鍍單層氮化硅的金字塔結構,發(fā)現(xiàn)金字塔尺寸達到納米數(shù)量級時,可造成金字塔結構等效為近似裸硅情況,減反射效果不再明顯。太陽能電池減反膜的工作原理對于單層減反膜說,針對某一波長段。對于其它入射光反射仍然很大,可以通過不同制備工藝制成均勻膜層,鍍雙層或多層減反膜,使其更有效的提高太陽光的利用率。
[1]王學華,薛亦渝,趙利,等.新型光學薄膜研究及發(fā)展現(xiàn)狀[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2,24(2):20-23.
[2]陳光華,等.納米薄膜技術與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11-12.
[3]盧進軍,劉衛(wèi)國,等.光學薄膜技術[M].西安:西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5.
[4]艾盼,劉文.太陽電池減反膜的設計[J].半導體光電,201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