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海民
導讀:為避免伏旱季節(jié)蔬菜受到干旱傷害,可采用工程技術、農藝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措施。工程技術措施包括微滴灌、地膜覆蓋、集雨補灌、“小地龍”灌溉技術;農藝管理措施包括育苗移栽、抗旱保苗、遮光降溫、水分管理、施肥技術;病蟲害主要防治甜菜夜蛾、斜紋夜蛾和瓜絹螟。每類工程技術措施有自己的適用范圍,不同地區(qū)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
伏旱季節(jié)日照強、溫度高、降水少、蒸發(fā)量大,易造成季節(jié)性干旱災害。蔬菜一般喜水,持續(xù)的高溫干旱天氣易造成秧苗蹲苗、僵苗、不出苗,移栽作物死亡率較高,蔬菜萎蔫干枯,落花、落莢、落果嚴重,產量和品質下降,甚至發(fā)生凋萎死亡,提前落鈴等。特別是2013年出梅入伏以來,南方地區(qū)持續(xù)高溫,降水量稀少,對蔬菜生產造成較大影響。本文介紹一些伏旱季節(jié)蔬菜種植中的防旱抗旱工程技術、農藝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措施。
1 工程技術措施
防旱抗旱工程措施主要試圖解決缺水蔬菜產區(qū)和干旱季節(jié)的蓄水、水源保持,節(jié)水灌溉,降低徑流、滲漏和蒸發(fā)損失等灌溉問題。
1.1 微滴灌技術
微滴灌技術是通過低壓管道系統(tǒng),以較小的流量將水噴灑或滴到植株和土壤表面進行灌溉的一種灌水方法。這種灌水技術可以就近取水,以較小水量供應滿足作物需水要求,灌水時間不受限制,可根據(jù)作物需水量供水,用水量少,滲漏損失量少,而且管道工程安裝以后操作簡便、易于管理、省工省力。應用結果表明,深冬季西葫蘆栽培,滴灌每667 m2用水77.7 m3,比明灌節(jié)水97.1 m3,省水55%;春番茄共灌水8天,滴灌每667 m2用水99.9 m3,比明灌節(jié)水50%。適用于近水源的平地、設施、山地等地的長季節(jié)蔬菜栽培。
1.2 地膜覆蓋技術
地膜覆蓋技術是覆蓋地膜種植蔬菜,利用地膜的增溫保濕、集雨抗旱、保肥除草、防蟲防病等作用,提高土壤保水率,延長作物抗旱期。一般對于地溫要求高、根系較淺、生長期較短的蔬菜,增產幅度平均可達30%~50%。結合膜上或膜下滴灌技術可以起到更好的保水抗旱效果。地膜覆蓋技術操作簡便、成本低,一般旱地種植均適用。
1.3 集雨補灌技術
集雨補灌技術是在灌溉農區(qū)根據(jù)自然坡降、徑流流向等確立位置修建水窖等集雨設施,在多雨季節(jié)蓄水、收集雨水及地表徑流等,在干旱少雨季節(jié)作補充灌溉水源。修建集水設施,可保證作物適時播種,并配合降水進行補灌,滿足作物生長發(fā)育所需水分,從而使旱區(qū)農業(yè)由被動抗旱變?yōu)橹鲃涌购担岣咦匀唤邓寐?,平均?jié)水可達 30%以上。一般適用于高山蔬菜種植的山區(qū)丘陵等水源不足,引水困難地區(qū)。
1.4 “小地龍”灌溉技術
“小地龍”灌溉技術是使用微噴帶,將微噴帶末端出水口扎死、在塑料管上開一定數(shù)量的小孔,利用移動水泵供水,使水從微噴帶小孔噴出形成帶狀噴灌的技術。一般微噴帶管徑約60 mm,鋪設在田間的有孔管長度100 m 左右,其噴水寬度一般4~5 m,可與100~200 m 的輸水管連接,通常采用3.2 kW的潛水泵供水(水泵動力因井深、揚程不同適當增減,也可以采用其他水源),一次可灌溉約466.7 m2,灌溉時間約45 min,灌溉完成后人工將微噴帶平行移動到另一處進行噴灌,平均噴灌667 m2地不到1 h。用這樣的1套“小地龍”,2個勞動力一天可灌溉4 666.7 m2左右。這種技術成本低廉、操作簡便,可異地取水,移動式灌溉,攜帶方便,適于地勢較平坦、異地取水、成本投入小 的旱區(qū)個體農戶使用。
2 農藝管理措施
2.1 育苗移栽
在水源不足、大面積等墑會延誤適宜播種期時,可采用育苗移栽法,可用苗床育苗或地邊密播育苗,播種前澆足底墑水,增施農家肥,播種后期不再澆水。移栽時間可靈活把握,一般具6~8片葉時分期分批造墑移栽或雨后移栽。
2.2 抗旱保苗
移栽后重點保秧苗,盡量保持土壤處于濕潤狀態(tài)。連續(xù)高溫干旱期間,可3~5天澆灌一次跑馬水,宜于早晚澆灌或溝灌,水灌至與溝平后排干余水。有條件的可采用微噴滴灌、微蓄微灌等抗旱節(jié)水措施,省工節(jié)本、灌溉質量好。
2.3 遮光降溫
采用遮陽網(wǎng)覆蓋大棚頂部擋強光、降高溫等保護地栽培措施,防止高溫灼苗,減輕不利影響。種植畦面可覆蓋雜草、稻草、廢舊遮陽網(wǎng)等,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
2.4 水分管理
旱地蔬菜注意清晨或傍晚灌水,避高溫灌水??山Y合測定或觀察土壤含水量來判斷灌水量和灌水時間,一般當土壤相對含水量低于60%或手捏泥土較松散、不成團時,說明土壤干旱,需要及時灌水。灌水量以剛好能滲透植株根部,且地表無徑流為宜。水生蔬菜可及時灌深水降溫,免受高溫傷害。有條件的地方采用活水套灌或日灌夜排,不僅起到降溫效果,還可有效增加田間空氣濕度,改善小氣候,促進根系健壯生長,增強植株抗高溫的能力。
2.5 施肥技術
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則,每隔7天左右于早上或傍晚施一次沼液肥、稀人糞肥、0.3%尿素或其他葉面肥,有條件的采用滴灌追肥,提高作物抗旱抗逆性,促進植株生長。對于延誤秋播而補種的蔬菜,可增加速效肥,減少緩效性肥料;增加基肥和種肥,減少追肥,實現(xiàn)用肥的前移;降低氮肥比例,尤其是中后期的氮肥要少施、慎施,提高磷、鉀肥比例,促進作物生長,提高其抗逆能力;因遲播作物根淺且弱,應增加施肥深度,以接近作物的根系,便于吸收。
3 病蟲害防治措施
高溫干旱易誘發(fā)病蟲害,甜菜夜蛾、斜紋夜蛾、瓜絹螟等發(fā)生較重,田間管理要加強病蟲害防治,高溫天氣噴灑農藥還要注意防止作物藥害和人員安全問題,建議大力推廣應用防蟲網(wǎng)覆蓋、殺蟲燈、昆蟲性誘劑、色板等非農藥防治措施和高效低毒農藥,減少農藥施用次數(shù)和使用量,提高產量和品質。同時注意農藥安全間隔期。
參考文獻
[1] 趙志萍.滴灌技術在日光節(jié)能溫室蔬菜生產上的應用[J].青海農技推廣,2002(4):23-24.
[2] 付鶴鳴.哪些蔬菜覆蓋地膜產量高[J].老區(qū)建設,1996(5):48.
[3] 徐云文,王海景.蔬菜集雨補灌技術[J].農業(yè)技術與裝備, 2011(5):68-69.
[4] 高祥照.“小地龍”噴灌技術特點及發(fā)展建議[J].中國農技推廣,2011(4):41-42.
[5] 翟廣華.農業(yè)高效抗旱節(jié)水技法多[J].北京農業(yè),2012(4): 42-43.
[6] 張承林,鄧蘭生.水肥一體化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2: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