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娟
(華中科技大學 武昌分校外語系,湖北 武漢 430064)
上世紀70年代,從美國著名社會語言學家海姆斯(Hymes)提出“交際能力”一詞后,人們開始對語言的運用進行關(guān)注。80年代,中國學者也開始對學生語言能力和語用能力進行研究,通過測試、實驗教學等手段,證明語言能力強的人,語用能力并不一定強(洪崗,1991)。語言能力不是簡單的作為語用能力的基礎,兩者的關(guān)系呈相互包容相互作用的趨勢(戴煒棟,陳莉萍2005)。語用能力必須與語言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教學中不能只重視語言能力(詞匯、句法、語音)的培養(yǎng),認為掌握了語言的系統(tǒng)知識,語言運用便自然而然學會了,而忽視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
本文通過對大學英語口語課堂進行分析,指出口語教學的偏差,忽視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分析出現(xiàn)此現(xiàn)象的原因,并針對這一現(xiàn)象提出改進策略。
目前國內(nèi)很多大學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把聽說課與讀寫課分開教授。近幾年,大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較以前有所提高(胡曉萍,2006),但在語言使用的準確性和適切性上還有待提高。語言適切性即語言使用是否適合語言發(fā)生的環(huán)境和場合,即學習者的語用能力在實際交際環(huán)境中的表現(xiàn)。在中國,不同層次的英語教學大綱都把語用能力看作重要的學習和教學原則,如《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但中國的外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忽視了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在中國,英語學習者可以很容易得到‘托?!?00分以上和‘研究生入學考試’2000分以上,卻不知道怎樣在實際交際語境中用英語請人做事或理解一種常用的間接言語行為?!贝髮W生英語口語交際時,一般能夠做到句子語法正確,發(fā)音清晰,語言流暢。大學英語口語教師授課時,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恰恰忽略了對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但語言能力強的人,語用能力并不一定強。語用能力必須與語言能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語用能力是可教的(段玲琍,2009)。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教材設置的局限,都是造成大學生語用能力相對薄弱的原因。因此,提高大學生英語語用能力,應從下面兩個方面來考慮。
大學英語口語教師應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中加入大量以學生為主導的練習,采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提供學生開口練習的機會。但教師要特別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設置,必須在保證學生語音語法正確的前提下,把英語語言知識與英語語用知識講授相結(jié)合,讓學生在學習和掌握語言形式的同時學會語言意義的理解與表達。另外,不同文化背景和社會因素也是影響語用選擇的因素。在安排教學內(nèi)容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以期達到最佳的語言使用效果。
語用知識并沒有固定的規(guī)律可循,也沒有權(quán)威的語用知識教材能夠系統(tǒng)地描述其規(guī)則。但是,近年來,在大學英語口語教材的編寫中,貫徹語用原則是常見的,如《新世紀大學英語聽說教程》。該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根據(jù)語言功能將語言形式進行歸類,有助于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結(jié)合不同話題使用這些語言。遺憾的是,該教材并沒有講明在什么情景中運用這些語言形式。教師只能憑借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和知識儲備教授,難免出現(xiàn)與實際運用偏離的情況。
結(jié)束語
提高語用能力是真正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認識到語用能力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地位,并予以重視,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才是大學英語口語教學順利開展的關(guān)鍵。
[1]何兆熊.語用學概要[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9.
[2]洪崗.英語語用能力調(diào)查及其對外語教學的啟示[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1(4).
[3]戴煒棟,陳莉萍.影響二語語用能力發(fā)展的因素[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5(9).
[4]段玲琍.中國外語教學語境下語用能力可教性的實證研究[J]天津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4).
[5]余祥越.語用學對外語教學的啟示[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02(2).
[6]胡曉萍.從大學英語四六級口語考試看英語口語教學[J].南昌工業(yè)學院學報,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