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試談大學語文傳揚國學的特點與途徑

    2014-03-12 02:09:59藺熙民武警工程大學陜西西安710086
    大眾文藝 2014年5期
    關鍵詞:大學語文國學人文

    藺熙民 (武警工程大學 陜西西安 710086)

    國學是民族文化的智慧結晶,是塑造當代民族精神的思想資源,是21世紀的中國提升形象、邁向國際化的文化支撐。傳揚國學是時代之需、國家之需、個人發(fā)展之需。而作為母語教育的大學語文最應承擔這一重任,靠自身的特點與優(yōu)勢,在內容和途徑上進行創(chuàng)新,成為傳揚國學的重要平臺。

    一、大學語文傳揚國學的優(yōu)勢與特點

    (一)從歷史淵源來看,大學語文與國學有天然的歷史血緣。這包含兩層含義:第一,追根溯源,從先秦時代開始的中國傳統(tǒng)語文教育,從來都是以綜合學科的姿態(tài)顯現(xiàn),并本身就包含著語言工具功能、道德教化功能和傳承文化傳統(tǒng)功能。第二,從大學語文創(chuàng)設的初衷與動機來看,民國時代的“大一國文”,以及改革開放之初、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乃至21世紀這幾個重要階段的“大學語文”,雖逐漸也兼容并包,但從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到價值取向上都基本以恪守、傳承、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神為鵠的。

    (二)從大學語文的基本功能與定位來看。大學語文的基本功能包括聽、說、讀、寫能力,文學感悟與鑒賞能力,提高人文素養(yǎng)和普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等四個方面;基本定位歷來旨在通過對千古美文的學習,不僅在于傳授文學知識,更在于提升審美情趣,培養(yǎng)人文素質及升華人格境界。這種學科性質決定了其應當蘊涵民族文化的靈魂與根底。

    (三)從高校開設人文課程的實際看,具有獨特的客觀條件。理工科院校人文課程相當少,更多是思想政治類課程,歷史、哲學、教育、美術等是少之又少,而作為大多數(shù)理工科高?;鹃_設的大學語文則必然成為承擔培養(yǎng)人文素質的重鎮(zhèn)。再從當前大學語文教材的編排上看,古代部分占相當大的比重,而且背后的文化趨向鮮明,蘊涵著豐厚的傳統(tǒng)文化積淀。徐仲玉主編《大學語文》帶有明顯的“國學”色彩,鐘情于培育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品位和情趣,共收錄從先秦到現(xiàn)代65位作家(包括無名氏的《詩經(jīng)》《漢樂府》)共96篇作品,其中的“文質兼美”的古代文學作品83篇,先秦諸子散文和歷史散文十余篇,包含《詩經(jīng)》《論語》《老子》等經(jīng)、史、子、集的經(jīng)典選文,與現(xiàn)代作品數(shù)量相當;唐宋詩詞文多達42篇,占總選文量的一半,頗能體現(xiàn)“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和民族精神”,可謂“提高文化修養(yǎng),培養(yǎng)高尚情操”的范本。鑒于此,大學語文就成為傳播國學的最佳課程。

    (三)大學語文傳承國學的學科優(yōu)勢及特征

    大學語文與其他課程相較,具有獨特的學科優(yōu)勢。高校專業(yè)課以及基礎數(shù)學、物理等頗帶枯燥,而政治、法律等太實,大學語文則作為高校重要的公共基礎課與人文課程,散發(fā)著靈光,洋溢著文學與文化雙重魅力,人文色彩濃厚,可以陶冶思想情操、升華生活趣味。其特征還在于:1.文史哲涵攝、文理兼融、多學科交叉。內容主要是涵蓋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可以兼及語言學、文學、歷史、哲學、宗教學、倫理學、考古學、文化人類學、藝術批評、美學等廣泛的人文學科領域,乃至可與自然科學有某種聯(lián)系;而且作者眾多,亦包括科學家的美文,可以做到文、史哲、理秘響潤通,特別是自然學科與人文學科的互滲融合。2.靠語言功能優(yōu)勢,且注重與心靈、生命對話。學生可與古今一流的哲學家、歷史學家、軍事家、小說家、詩人、散文家進行心靈交流與精神對話,傾聽對人生萬象、宇宙萬物深邃的思考,對人的生存困境的透視,以及對真善美的恪求。3.以情感人。傳授知識以及傳揚國學精神時,不是靠灌輸而是以細膩、豐潤的情感潛移默化、寓教于樂地熏染,使學生獲得更持久雋永的心靈陶鈞和審美享受。4.歸宿:人格培養(yǎng)。在閃爍著智慧和真情光芒的作品中,獲得知識的熏陶,生活的情趣與人生真義的感染,激發(fā)其強烈的社會參與意識和社會擔當感,最終歸于人格境界的提升。5.可通過感受畫面美與領悟意境美傳承國學。6.重視生命感悟,想象卓特,以激發(fā)學生的獨特體驗。

    二、大學語文傳揚國學的路徑與方式

    (一)提高認識,營造重視國學教育的良好氛圍,從思想上認識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性。

    (二)轉變教學理念,微調教學目標,重新制定培養(yǎng)方案,將傳統(tǒng)人文素質培養(yǎng)放在突出位置,并豐富國學教育內容。具體有:1.大學語文教研室專門成立國學教研組,或者大學語文教研室可改名為“大學語文與國學教研室”,或以大學語文教研室為基礎建立國學教研室。2.本科通識教育中開設國學課。3.整合相關學科,設國學選修課。4.有條件的,可成立國學教研所。

    (三)推進教材的改革,彰顯國學意味。當前教材傳統(tǒng)文化篇章已較多,但還需加推進教材改革,使其更加彰顯國學意味,既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五千年輝煌的文化成就,也傳遞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同時也增添了大學語文課的自身魅力。內容擇取上,加大國學容量,一方面精選最有代表性的國學經(jīng)典人文佳作,盡可能涵蓋政治、經(jīng)濟、文學、歷史、哲學、倫理、心理、教育等各個方面;另一方面形式上要文質兼美、多種多樣,包括詩文、著述、演講、隨筆、日記等,還可包括哲理故事、名人傳記等,以激發(fā)想象,啟迪智慧。結構上采取全新方式,如可根據(jù)國學整體特點與時代要求,進行內容的分類整合,以“天人關系”為中心,確立“人與世界”“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我”四個維度,在每一維度之下,含攝豐富多彩的內容。附錄部分,不僅有常用工具書簡介、古代漢語常用句式例釋、古代漢語常用虛詞例釋、常用修辭格例釋、詩詞格律簡釋、文學欣賞技巧以及歷史朝代簡表等,還應有國學基本知識與國學發(fā)展史,如古代典籍體系(經(jīng)、史、子、集)、古代目錄學體系、儒釋道典籍常識、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知識等,特別是國學的基本特質、基本分類、基本精神等。

    (四)教學上,創(chuàng)造性地展開探索,以提高學生的國學文化素養(yǎng)。1.講授內容上,有意識、有目的地精講最具有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國學精品文章。2.講授時重視文化分析,充分挖掘作品背后的國學內蘊與精髓。如滲透儒、釋、道深層文化;挖掘異彩紛呈、宏富博大的人格魅力,包括愛國情結、自強不息精神、濟世情懷、獨立自由人格、現(xiàn)實關懷意識等;貫穿天人合一的文化觀;講清中國最高的文化理想:和諧。3.利用課堂和作業(yè),熟背經(jīng)典,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園。如《詩經(jīng)》《論語》《莊子》《孟子》《離騷》《史記》唐詩宋詞等。4.教學方法與手段上,可采用課堂討論、啟發(fā)探究、自主研習等多種方式,并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增強教學效果,使教學凸顯圖像化、傳媒化、多樣化,并逐步實現(xiàn)全程多媒體教學和網(wǎng)上教學。

    (五)加強師資隊伍建設。1.教員首先要不斷拓寬知識面,敢于當“雜家”, 通過多種方式豐富自身的國學視野、國學知識與國學素養(yǎng)。2.整合資源,引導文史哲教師參與大學語文教學。3.組織大學語文教師參加著名大學國學院的定期國學培訓。4.聘請校外名家做兼職國學教師。

    (六)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拓展大學語文傳播國學的空間,激發(fā)學生學習國學的興趣。1.舉行各種活動,如國學知識競賽、國學演講比賽、國學文化創(chuàng)意大賽、古典詩詞朗誦會、國學辯論賽;或觀看優(yōu)秀國學影視作品并開展討論等,創(chuàng)造學習國學的良好氛圍。2.將國學普及與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廣播、學報、??⒕W(wǎng)站等各種校園傳媒,進行廣泛宣傳。尤其借助校園網(wǎng)開設國學專欄,紹介文、史、哲、藝等多種國學知識。3.聘請高水平專家學者舉辦國學學術報告與講座。4.積極申報國學研究課題,推進國學專題研究。5.與學報合作開辟國學研究專欄,作為國學研究的窗口和國學研討的園地。6.與校內外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

    總之,大學語文應在教學理念、教材、課堂實踐、教師隊伍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改革,成功探索傳承國學、尋覓文化之根的新路徑。當然,這任重道遠,仍需不斷求索。

    [1]張寶林.論大學生國學教育的缺失與重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8).

    [2]張應強.文化視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3.

    猜你喜歡
    大學語文國學人文
    人文
    北京紀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垂”改成“掉”,好不好?
    大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初探
    河北農機(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54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大學語文
    人文紹興
    中國三峽(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大學語文教學模式探析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4
    奮斗雞—我的國學日常
    中國漫畫(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人文社科
    全國新書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讓人文光輝照耀未來
    大田县| 卢湾区| 珠海市| 金坛市| 嘉祥县| 镇安县| 临沧市| 原平市| 沙田区| 新龙县| 富民县| 兴义市| 丹棱县| 揭东县| 广宁县| 石首市| 茂名市| 横峰县| 双辽市| 盖州市| 井陉县| 永靖县| 隆回县| 玉环县| 壶关县| 禄劝| 江油市| 响水县| 班玛县| 安阳县| 宁城县| 峨眉山市| 太湖县| 鄂温| 菏泽市| 南宫市| 广元市| 陆良县| 华亭县| 铁岭县| 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