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國土資源局, 陜西 扶風 722200 )
要建立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的團隊,就應當把“三觀”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并當作新時期作好政治思想工作的有效措施來對待。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著手教育群眾,培養(yǎng)人們共同的精神理念,并對人們進行價值觀的塑造最終達到價值觀的內化。否則,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問題,泛泛說教,制度約束,法律懲處,在浮躁心態(tài)的驅動下,都將會越來越乏力。因為“騾子都具備會解韁繩的功能”,人若忽視對思維方式的校正,而只側重于外力制約,畢竟不是長遠之計而且往往會適得其反。社會如果忽視了對樹立正確“三觀”的普遍重視,邪惡最容易褻瀆正義,謬論最容易代替真理,任何高雅的理論,在嚴峻的社會現(xiàn)實面前都會顯得蒼白無力。
因此,必須扎實細致的做好“三觀”教育工作,讓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些哲學理論,走出哲學家的殿堂,回到百性的生活和家庭中去,回到人們的學習和工作中去。讓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原理,變成真正的“人生學”、“明白學”、“方法學”。只有這樣,才能把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傳教育活動搞得更深入更普及,并在推進馬克思主義全民化、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科學世界觀生活化的工作中有所嘗試、有所創(chuàng)新。
在12年的“三觀”教育宣講過程中,筆者最深刻的體會是:凡是對“三觀”內涵理解較深的單位領導,對于接受“三觀”培訓的態(tài)度必然是“熱反應”——熱情接待,馬上安排;反之則為“冷處理”——冷漠對待,堅決推辭。因此,為了發(fā)揮社會中流砥柱和中堅力量的作用,應當定期對領導干部進行觸及靈魂的“三觀”教育專題培訓,結合實際,找準切入點,以提高其自我教育、自我把握的能力,達到真正的教育目的,進而提高領導干部的理論水平,并保護領導終生不至于犯錯或少犯錯,以便永遠發(fā)揮其弘揚正氣、震懾邪惡、率先垂范、敢于擔當?shù)牡浞蹲饔?。否則,無論政府如何加大反腐力度,如何采取防范措施,仍然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因為,一個人若不樹立正確的“三觀”,腐敗永遠猶如臭豆腐——名份雖不正,但卻會上口。只要每個單位的領導者時時、處處都能做到“正見、正語、正思維、正精進”,即做到看法正確,語言正確,想法正確,選擇的道路正確,社會風氣就會自然而然從根本上得到改觀。
以人為本的全部內涵應當包含:
(1)把人當成生產(chǎn)力中最寶貴、最活躍的資源去挖掘、去保護,以便挖掘人的最大潛力,使其發(fā)揮最大的使用價值。
(2)人的利益高于一切。但是要發(fā)揮人的最大使用價值,就需要把如何做人的問題當作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去對待。教育的內容應當是開啟心智,心智不開,事理必會變成“死理”;教育的目的是完善人格,人格扭曲,人則難立;教育的目標是凈化心靈,心靈污濁,難扶正氣;教育的動機是變化氣質,氣質不變,受教何益?統(tǒng)觀社會上所有的腐敗現(xiàn)象、犯罪行為、惡劣作風、道德敗壞、良心泯滅的當事者,那一位是心智健美、人格完善、心靈純凈、氣質高尚的人呢?因此,教育的最高明手段,應當是喚醒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良知。而喚醒這種良知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導人們對社會、對人生、對自己、對事物保持正確的看法和積極的態(tài)度。這就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否則,一個人的心智很難健美,人格極難完善,心靈更難凈化,也就無法把“三觀”教育的效果與“三觀”教育的動機有機結合起來。
毛澤東同志曾說:“世界觀的轉變是最根本的轉變”。先進人物鄭培民也說:“世界觀是總開關?!倍P者認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的靈魂總閘門??墒窃诂F(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卻把改造世界觀、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問題當成了漂亮的政治術語,只是掛在嘴頭說一說,寫在文章中念一念,很少與自己的思維方式、工作方法、處事態(tài)度等銜接起來,尤其在工作實踐中,不論是聽領導講話,還是學習有關文章,都是強調樹立正確“三觀”重要性的話語多,而讓人們如何去操作的文字少。因此,不管開展何種教育活動,思想政治宣傳工作者都應當配合社會主旋律,把“三觀”的內涵、意義、方法給人們講明白,讓人們都能自覺的把好這個“總開關”。時時啟開靈魂的“總閘門”,使這個看似古老,但卻永遠不會過時的議題變成踐行“科學發(fā)展觀”及與時俱進的人生主課題,變成創(chuàng)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一個極不可少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黃漢醫(yī)學》中有段話:“對病欲愈,執(zhí)方欲加者,謂之下工;臨癥察機,使藥要和者 ,謂之上工”。這里所說的“上工”是能夠洞察病理的醫(yī)家,而“下工”只是“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的匠人。所以,所有從事政工工作的人都應成為遵循科學世界觀的“上工”,在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和學習型黨組織的工作中,于細微處“察機”,在預防和治理犯罪、狠剎不正之風、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各項事業(yè)中,刻苦學習、勤工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