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 雨(湖南)
怎樣提高油茶林的產量
□ 思 雨(湖南)
近年來,油茶產業(yè)已經成為我國特色林業(yè)中重要的支柱產業(yè)之一,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油茶林分生產潛力沒有充分發(fā)揮,油茶低產林的面積相當驚人。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綜合分析,一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荒、老、殘、疏、密、雜等問題,即:荒蕪已久,年齡過老,殘缺不全,疏密不勻,林相紊亂,品種混雜,長勢衰弱,都影響了油茶的高產穩(wěn)產。而問題的焦點是管與不管或如何分別情況妥善管理的問題。因此,要提高油茶林的產量和質量就必須對現有成林根據不同的情況,逐步加以改造。
低產林的改造,總的做法是:綜合治理,分別對待。
第一類是林齡一致,株行距相對整齊的油茶林。這類林主要是加強土壤管理,增強樹勢,適當修剪,爭取較大面積的增產。在立地條件較好,林相和品種類型較優(yōu),較整齊而密度不大的成林,可以通過墾復、撫育、施肥或間作,獲得高產穩(wěn)產。
第二類是株行距不均,疏密不勻、林齡不一的成林。這類林在油茶林中情況錯綜復雜,占很大比重,故應分別類型,逐步改造。本文重點就此類低產林改造作一論述。
大面積的荒蕪,是造成油茶低產的重要原因。對目前油茶林巳經荒蕪的,如果能及時、合理墾復,大面積增產很快可以見效。但必須因地制宜地采取與地形、地勢、土質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墾復方法。對林相較整齊、立地條件較好、密度較稀、地勢平坦、陽光充足的成林,除修剪、墾復外,可間作和施肥,以爭取較大幅度的增產。
在混生林中,油茶為主的,應挖去樹頭,砍除喬灌木,以良種壯苗補植,改為通風透光、密度均勻的純林。
密度應根據物種地形、地勢、品種、立地條件、經營水平、經營方式而定。帶及梯地外的油茶可逐步砍除,對株行距不整齊而不過密的成林,可按預定的株行距水平環(huán)山墾復成帶或梯地,帶或梯地上的油茶保留,對帶、梯地內的劣株有保留價值的可以進行截干換冠嫁接優(yōu)良品種,無保留價值的應挖除補植良種。對株行距整齊而過密的成林,可酌情隔行或隔株逐步間伐。但以適中、均勻、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為前提。對株行距整齊而過密的成林,可酌情隔株或隔行逐步間伐。
分三個類型分別對待:①株行距較均勻、品種類型較好、生長勢不過于衰老的低產林,經過加強撫育管理,選育良種補植;②品種差、林相亂而尚有一定產量的林分,可選育良種補上,③病蟲嚴重、生產能力極低,成林植株稀疏不齊,則全砍。以全墾,良種化、規(guī)格化的措施重新造林。此外,對老、中、青三種油茶并存的林分,可以采取自然交替更新的方法,即在衰老株周圍已有結實新株時,可逐步將衰老株砍去。此法簡便易行,對產量影響較少。
油茶林中的劣種,嚴重影響整體產量,應分別情況逐步改造。在老殘林,結合老林更新,選育良種壯苗重新造林,在密林中去劣留優(yōu),在生長勢較旺的成林,采取良種高接換冠或萌芽條嫁接良種;采取良種苗重新造林及換冠嫁接改造的油茶林分,宜用多品系配置,選取品系間親合力高的配組進行配系嫁接換種或混系造林,以獲得成果率高等效果。但是,應注意選用適合當地的優(yōu)良品種,通過試驗也可選用外地良種。
根據林分植株的特點,采用適宜的修剪技術,按照油茶修剪的原則和方法,改善油茶樹體結構,形成枝葉均勻、通風透光、結果面大而厚的好樹冠。
油茶成林產量的高低,決定于造林、經營的水平。要求油茶產量高而穩(wěn),確定適宜的方式方法,管理就不能粗放,應該根據需要和可能,分別類型和情況,逐步為實現良種化、園藝化、規(guī)格化創(chuàng)造條件,進而達到集約經營高產穩(wěn)產的目的。
8.1 林地清理
將油茶林中除油茶樹外的其它喬木及灌木連根挖除。
8.2 墾復方法
隔年墾復1次,在冬季或早春進行。15度以下的梯帶平地和緩坡地進行全墾,深度 20cm左右。在坡度15-25度的山地,宜采取環(huán)山帶狀輪流整地方式,帶寬8-10m。坡度25度以上的陡坡油茶林,應進行帶狀墾復,帶寬不超過5m ,每年進行輪換。
8.3 施肥
每年施肥3次,1 2月1次,次年3月1次,5月份1次。冬季施肥以農家肥為主,施肥量l0kg/株,生長季以復合肥為主,施肥量250g/株。
8.4 高接換種
適用范圍:幼林、壯齡林中生長旺盛但基本不結果或多年結果在 0.5kg/株以下的低產植株。嫁接方法:采用插皮接,分為斷砧、削砧、切砧、切接穗、砧穗接合、綁扎、保濕遮蔭7個常規(guī)步驟。接后按常規(guī)措施進行管理。
8.5 修剪方法
一次修剪不宜過大,以疏刪、輕修為主,剪掉枯枝、病蟲枝、寄生枝等,結果樹強枝輕剪,弱枝重剪。切口要光滑??刂屏址钟糸]度不超過0.7。
欄目編輯/舒宗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