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提,代 龍
(1.蚌埠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藥劑科,安徽蚌埠233000;2.山東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山東濟南250355)
活血通脈軟膠囊的制備及其溶出度評價
孔令提1,代 龍2
(1.蚌埠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藥劑科,安徽蚌埠233000;2.山東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山東濟南250355)
目的采用濕法超微粉碎技術(shù)制備活血通脈軟膠囊內(nèi)容物,對其溶出度進行評價。方法以物料粒度、物料穩(wěn)定性作考察指標,采用單因素考察法分別對不同分散介質(zhì)、介質(zhì)用量、粉碎時間、粉碎溫度等工藝參數(shù)進行篩選;以多肽含量作溶出度考察指標,比較所制軟膠囊與市售活血通脈硬膠囊體外溶出情況。結(jié)果軟膠囊內(nèi)容物的最佳濕法超微粉碎工藝為:藥粉中加入3.8倍量含8%丙二醇的PEG400,于超微粉碎機中40℃粉碎30 min,出料,即得。軟膠囊和硬膠囊在60 min時溶出率分別為75.74%和29.57%。結(jié)論濕法超微粉碎所制軟膠囊溶出速率和程度顯著高于市售硬膠囊,提示其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活血通脈軟膠囊;濕法超微粉碎;水蛭;溶出度
活血通脈膠囊收載于衛(wèi)生部頒藥品標準(新藥轉(zhuǎn)正標準中藥第十七冊),由單味水蛭藥材經(jīng)普通粉碎直接裝膠囊制成。水蛭藥材中含有大量的酶類、蛋白質(zhì)、多肽類成分,有報道顯示水、乙醇、乙酸乙酯等提取的部位均為有效部位,以單獨的提取溶劑提取均不能保證提取出所有的有效成分[1],故水蛭藥材較適宜直接粉碎入制劑,既可保證有效成分不損失,又不會使某些成分水解、破壞,而且成品率高,中間過程無損失。
超微粉碎能有效地提高藥物的療效,提高藥材的生物利用度[2]。本文將“超微粉碎”和“高度混合”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采用以液態(tài)基質(zhì)(PEG400)為超微粉碎分散劑,與藥物混合后一起超微粉碎,即采用“濕法超微粉碎”的方法,對水蛭進行微粉化,從而使水蛭高度分散在PEG400等基質(zhì)中,達到高度混合的狀態(tài),成為均一的混懸液,甚至能使部分成分聚乙二醇化,以利于成分的吸收利用,增強療效。
1.1 儀器 Winner JL9200便攜式激光粒度測定儀(濟南微納儀器有限公司);BFM-6型振動式超微粉碎機(濟南倍力粉技術(shù)工程有限公司);ZRS-4型智能溶出試驗儀(天津大學無線電廠);UV1100型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海天美科學儀器有限公司);JM-LB50C型膠體磨(溫州市七星乳品設(shè)備廠);RJNJ-2型軟膠囊生產(chǎn)機組(北京長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
1.2 材料與試劑 PEG400(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批號:20070509);大豆油(藥用級;江西金海棠藥用油有限公司,批號:071009);甘油、丙二醇、乙醇等均為分析純;活血通脈膠囊(新鄉(xiāng)恒久遠藥業(yè)有限公司,0.25 g/粒,批號:20090406);活血通脈軟膠囊(自制,0.60 g/粒,批號:20090802);牛血清白蛋白(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140619-200919)。水蛭藥材購自濟南建聯(lián)藥店,經(jīng)山東中醫(yī)藥大學生藥系周鳳琴教授鑒定為水蛭科動物螞蟥Whitmania pigra Whitman的干燥全體。
2.1 物料粒度與穩(wěn)定性測定方法[3,4]粒度:取待測樣品適量(約50 mg),以乙醇為分散介質(zhì),加入激光粒度分析儀樣品池中,超聲60 s,根據(jù)能譜計算顆粒粒度分布,平行操作3次,記錄D50、D90的值,即得(D50是指樣品的累計粒度分布百分數(shù)達到50%時所對應的粒徑;D90是指樣品的累計粒度分布百分數(shù)達到90%時所對應的粒徑)。
穩(wěn)定性:取待測樣品約20 g,共3份,置于25 mm×150 mm的玻璃試管中,密封,于室溫下垂直靜置1周,每天對光觀察溶劑與物料均一狀態(tài)。
2.2 不同超微粉碎方式的考察 A法:取水蛭藥材粗粉(50目,下同)300 g,于超微粉碎機中粉碎30 min,出料,稱取250 g超微粉與3倍量PEG400一起于JM-LB50C型膠體磨(功率1.1 kW,齒距5μm)中循環(huán)研磨30 min,出料。
B法:取水蛭藥材粗粉250 g和3倍量PEG400一起于超微粉碎機(功率1.1 kW,振幅5.5 cm,下同)中粉碎混合30 min,出料。
取上述兩種樣品,測定物料粒度和穩(wěn)定性,結(jié)果見表1。
表1 不同超微粉碎方式考察(n=2)
結(jié)果表明,B法超微粉碎的效果優(yōu)于A法。A法為常規(guī)超微粉碎,然后加液態(tài)介質(zhì)用膠體磨研磨,此法無法將具有極大表面積的藥物微粉分散均勻,得到的物料極不穩(wěn)定,室溫放置幾天即分層、沉降。B法將藥材與輔料混合進行超微粉碎,在高頻振動及強大機械力作用下可以克服藥物微粉巨大的表面能,達到高度混勻的狀態(tài),料液極細膩,穩(wěn)定性較好。后續(xù)試驗對B法中工藝參數(shù)進行考察。
2.3 不同種類分散介質(zhì)的考察 液態(tài)分散介質(zhì)在濕法超微粉碎中不僅起到分散微粉和防微粉聚集的作用,同時可極大影響物料粒度及穩(wěn)定性。因此,對水、乙醇及常用的軟膠囊基質(zhì)(大豆油、PEG400等)進行了考察。
取水蛭藥材粗粉250 g,共4份,按粗粉與介質(zhì)1∶3(w/w)的比例分別加入水、乙醇、大豆油和PEG400,于超微粉碎機中粉碎30 min,出料,測定物料粒度及穩(wěn)定性,結(jié)果見表2。
表2 不同種類分散介質(zhì)考察(n=2)
結(jié)果表明,水、乙醇相似,粉碎效果不理想,易分層;以大豆油或PEG400為介質(zhì)粉碎效果較好,混懸液穩(wěn)定性良好。相比于大豆油,PEG400有良好的化學穩(wěn)定性和生產(chǎn)可操作性,因此選擇PEG400為藥材分散介質(zhì)。
軟膠囊殼中一般加入適量甘油或丙二醇保濕、增塑。當內(nèi)容物含有PEG400時,甘油或丙二醇能緩慢向其中遷移,使囊殼“縮水”或硬化。為了保持平衡,在軟膠囊的內(nèi)容物中通常也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甘油或丙二醇。參照文獻,選擇在內(nèi)容物中加入8%丙二醇以保持水分[5]。試驗發(fā)現(xiàn)含8%丙二醇的PEG400和單獨以PEG400為分散介質(zhì)的效果基本相當。因此,確定分散基質(zhì)為含8%丙二醇的PEG400。
2.4 分散介質(zhì)用量的考察 分散介質(zhì)的用量對濕法超微粉碎的結(jié)果有較大影響,太少起不到有效分散作用,且物料流動性差,而太多會導致制劑服用量變大,因此對分散介質(zhì)(含8%丙二醇的PEG400)的加入比例進行了考察。
取水蛭藥材粗粉250 g,共5份,按表3中比例分別加入不同量分散介質(zhì),于超微粉碎機中粉碎30 min,出料,測定物料粒度及穩(wěn)定性,結(jié)果見表3。
結(jié)果表明,當物料和介質(zhì)比例為1∶2時藥液較為黏稠,流動性差;1∶3時流動性稍有好轉(zhuǎn);當比例為1∶5時藥液較稀;當比例為1∶3.8和1∶4.5時,藥液均勻、細膩,流動性好。考慮到服藥量及成本,選擇以物料:介質(zhì)(1∶3.8)的比例進行超微濕法粉碎。
表3 分散介質(zhì)用量考察(n=2)
2.5 超微粉碎時間的考察 粉碎時間過短達不到理想的粉碎效果,過長則耗能大,浪費能源,因此對超微粉碎時間進行考察。
取水蛭藥材粗粉250 g,共5份,分別加入3.8倍量含8%丙二醇的PEG400,于超微粉碎機中分別粉碎10、20、30、40、50 min,出料,測定物料粒度及穩(wěn)定性,結(jié)果見表4。
表4 超微粉碎時間考察(n=2)
結(jié)果表明,本方濕法超微粉碎30~50 min均可達到理想的高度均質(zhì)化效果,物料穩(wěn)定,且粉碎30、40和50 min所得物料的粒度相差不大。考慮到大生產(chǎn)效率及生產(chǎn)成本等因素,選擇粉碎時間為30 min。
2.6 超微粉碎溫度的考察 超微粉碎過程中,液體分散介質(zhì)的黏稠度對粉碎效果有一定的影響,低溫下PEG400黏度大,隨著溫度的升高逐漸變稀,故對粉碎溫度進行了考察。
取水蛭藥材粗粉250 g,共4份,分別加入3.8倍量含8%丙二醇的PEG400,采用熱循環(huán)水和制冷系統(tǒng)控制不同粉碎溫度,于超微粉碎機中粉碎30 min,出料,測定物料粒度和穩(wěn)定性,結(jié)果見表5。
表5 超微粉碎溫度考察(n=2)
結(jié)果表明,溫度對本品濕法超微粉碎的效果影響較小。隨著粉碎時間增加,機械能部分轉(zhuǎn)化為熱能,物料溫度逐漸升高。綜合考慮,粉碎時控制溫度不超過40℃,以防有效成分受熱破壞。
2.7 工藝驗證及穩(wěn)定性試驗 取水蛭藥材粗粉500 g,共3份,分別加入3.8倍量含8%丙二醇的PEG400,于超微粉碎機中粉碎30 min,出料,壓制軟膠囊(0.60 g/粒)。采用室溫留樣觀察法對活血通脈軟膠囊在擬臨床用包裝條件(鋁塑泡罩包裝)下進行了6個月的穩(wěn)定性考察,結(jié)果見表6。
表6 工藝驗證及穩(wěn)定性試驗結(jié)果(n=2)
結(jié)果表明,3批樣品在室溫儲藏條件下質(zhì)量穩(wěn)定,其性狀、崩解時限、粒度等項均符合規(guī)定,說明經(jīng)過6月放置后內(nèi)容物仍保持良好的均一性。
2.8 體外溶出度實驗 以多肽的含量作為溶出度考察指標,平行比較本品與市售活血通脈膠囊體外溶出情況。
取待測樣品各6份,按《中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附錄ⅩC第二法測定[6]。以脫氣人工胃液(0.1 mol·L-1鹽酸)為溶出介質(zhì),轉(zhuǎn)速為100 rpm,溫度為(37.0±0.5)℃,分別于20、30、40、50、60、70、80、90 min時定點取樣5 mL(同時補充同溫等體積溶出介質(zhì)),離心(4 000 rpm,20 min),取上清液微孔濾膜(0.45μm)濾過,取續(xù)濾液1 mL,以牛血清白蛋白為對照品,采用Lowry法測定樣品中多肽含量[7]。分別以20粒硬膠囊和軟膠囊樣品中所含多肽平均含量為100%,計算兩種樣品在設(shè)定時間點的平均溶出百分率,結(jié)果見圖1。
圖1 不同樣品的溶出度-時間曲線圖(n=6)
從圖1可以看出,軟膠囊的溶出率在30 min和60min時分別為51.39%和75.74%,而硬膠囊在30 min和60 min分別為15.54%和29.57%。
3.1 為解決超微粉碎所得微粉化物料常見的吸附、聚集、板結(jié)、吸濕等問題,本課題對傳統(tǒng)的超微粉碎工藝進行創(chuàng)新改進,借鑒固體分散技術(shù),采用濕法超微粉碎的方法將微粉化藥物與液態(tài)基質(zhì)PEG400高度混合,從而得到高度均質(zhì)化的液態(tài)分散體系,物料粒度較細膩,且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可用于直接壓制軟膠囊。穩(wěn)定性試驗表明該法所制軟膠囊長時間放置后內(nèi)容物仍均勻穩(wěn)定,未見沉降。
3.2 以多肽的含量作為考察指標,采用體外溶出度法平行比較了本工藝所得軟膠囊與市售活血通脈膠囊溶出情況。結(jié)果表明軟膠囊溶出速率和程度顯著高于市售膠囊,原因可能與軟膠囊中內(nèi)容物比表面積增大和PEG400對水蛭藥材有良好的潤濕性有關(guān)。
可見,采用濕法超微粉嫩工藝制備活血通脈軟膠囊后可能顯著提高水蛭藥材的生物利用度,達到減量增效的目的。
[1]汪蜜,劉義梅,陳科力.水蛭抗凝血活性物質(zhì)提取工藝研究概況[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3,9(3):56-58.
[2]袁清照,張水寒,楊瑛,等.超微粉碎技術(shù)在枳術(shù)丸中的應用及其溶出影響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9,15(9):10-13.
[3]李勁,代龍.七厘散軟膠囊內(nèi)容物加PEG400的濕法超微粉碎工藝研究[J].中國醫(yī)藥工業(yè)雜志,2009,40(9):676-679.
[4]印春華,張敏.蛋白質(zhì)和多肽類藥物的聚乙二醇結(jié)合物——一種新型給藥系統(tǒng)[J].中國藥學雜志,2001,36(5):6-10.
[5]張婷婷.水飛薊素分散片及軟膠囊的研究[D].沈陽:沈陽藥科大學,2006.
[6]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二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附錄86.
[7]邱學偉,楊培民,代龍,等.水蛭仿生酶解小肽的含量測定方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8):60-62.
表2 加樣回收率試驗結(jié)果(n=6)
表3 樣品含量測定結(jié)果
3.1 流動相的選擇 實驗中曾用甲醇 -水(15∶85)、(25∶75)、(30∶70)等不同比例進行系統(tǒng)篩選優(yōu)化,最后確定甲醇-水(25∶75),出峰時間較為理想,并在流動相中加入了一定量的冰醋酸將pH調(diào)節(jié)至4.50±0.02,以改善峰型,所得峰型較好。
3.2 樣品提取條件的選擇 在研究過程中分別進行了不同溶劑(甲醇、乙腈、乙醇)、不同提取方法(加熱回流、超聲提?。┑谋容^,根據(jù)試驗的結(jié)果,最后確定以甲醇回流提取3次。
參考文獻:
[1]山東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山東省藥材標準2002年版[M].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2002:109-110.
[2]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冊)[M].上海: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2006:1637-1638.
[3]熱孜玩姑麗·阿不都熱依木,木合塔爾·木明.HPLC法測定維吾爾藥消食阿米勒努西顆粒中沒食子酸的含量[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13,8(8):59-60.
[4]李松林,楊慶雄,王聰聰,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香椿果中3種酚性化合物[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1,39(15):100-102.
[5]吳冬梅,陳笳鴻,汪詠梅,等.HPLC法測定沒食子酸甲酯含量的研究[J].生物質(zhì)化學工,2010,44(6):6-9.
Preparation of Huoxuetongmai Soft Capsules and its dissolution investigation
KONG Ling-ti1,DAILong2
(1.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engbu Medical College,Bengbu 233000,China;2.College of Pharmacy,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China)
ObjectiveTo prepare Huoxuetongmai Soft Capsuleswith wetultrafine grinding technology,and evaluate its dissolution.M ethodsUsing particle size andmaterial stability as evaluation indexes,different dispersionmedium,medium dosage,grinding time and grinding temperature were studied by single factor method.The dissolution of soft capsules was comparing with commercially capsules using polypeptide content as indicator.ResultsThe optimal process was:PEG400,which containing 8%propylene glycol,was added to the power of whitmania pigra at the ratio of 3.8∶1,and then ultrafine grinding under 40℃for 30 min.The dissolution rate in 60 min of soft capsules and commercially capsule was75.74%and 29.57%,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dissolution of soft capsul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mmercially available capsules,suggesting that it had better bioavailability and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Huoxuetongmai Soft Capsules;Wet ultrafine grinding;Whitmania pigra;Dissolution
R944.5
A
2095-5375(2014)11-0647-004
孔令提,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藥開發(fā)及臨床藥學,E-mail:konglingti@163.com
代龍,男,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中藥新藥開發(fā)及新劑型,Tel:0531-67811998,E-mail:dailongdailong@263.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