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萍
高血壓患者腦出血術后的臨床護理措施分析
鄭玉萍
目的 分析研究高血壓患者腦出血術后的臨床護理措施。方法 抽選本院收治的72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給予患者必要實施護理干預措施。結果 實施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臨床護理后,69患者均順利康復出院,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結論 給予高血壓腦出血術后患者實施必要的護理措施,護理效果顯著,有助于患者身體健康的早日恢復。
高血壓;腦出血;護理措施
高血壓腦出血為一種嚴重的神經外科疾病,其發(fā)病率以及致死率較高,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健康。臨床多采用手術方法對患者實施治療,但術后若不采取必要的措施,極易并發(fā)多種疾病。為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質量,醫(yī)護人員多會實施護理措施。作者抽選吉林省人民醫(yī)院收治的72例接受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的患者,分析術后實施的護理措施。
1.1 一般資料 抽選本院收治的72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男43例,女29例,年齡為42~92歲,平均年齡為(67±1.2)歲。接受腦室穿刺外引流術38例,開顱血腫清除術34例。
1.2 出血表現(xiàn) 均給予患者常規(guī)CT檢查,可見患者出血量為20~80 ml,出血部位主要是額葉7例,小腦6例,腦干8例,腦室16例,基底節(jié)區(qū)20例,其他15例。
在高血壓患者腦出血治療后,給予患者實施必要的臨床護理措施,69患者均順利康復出院,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
3.1 心理護理 患者一般在接受手術治療后,意識恢復清醒后,會因自己偏癱,擔心給家庭造成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絕望、失望、焦躁等心理。因此,醫(yī)護人員在給予患者實施護理措施時,應注意做好必要的心理護理工作,有針對性對患者進行安慰、鼓勵以及講解。在對患者實施護理措施時,應告知患者積極主動配合,患者是可以康復的,有助于調動其配合治療的積極性,患者家屬多給予患者關懷,不要讓患者感覺孤單。
3.2 觀察病情 術后患者意識狀態(tài)恢復情況是主要反映患者病情的標志,通過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瞳孔對患者腦出血在發(fā)生情況進行判斷。同時醫(yī)護人員應仔細認真的做好病情的觀察護理工作,方便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有效治療患者。
3.3 控制血壓護理 在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治療中,控制血壓是治療的關鍵,同時控制血壓可有效防止再出血發(fā)生。在給予患者治療后,應采用血壓監(jiān)測儀對血壓進行控制,要保證血壓的穩(wěn)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血壓,防止出現(xiàn)腦水腫。根據患者的病情,若有必要,可給予患者口服降壓藥物,血壓維持在140~160/90~100 mmHg即可,穩(wěn)定的血壓水平,才能有利于患者腦功能的恢復。
3.4 給予患者基礎護理 醫(yī)護人員應做好患者的口腔護理工作,保持患者口腔的濕潤、整潔,定期進行口腔清潔工作,防止口腔炎發(fā)生。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手術后,長期臥床,極易發(fā)生褥瘡并發(fā)癥,因此醫(yī)護人員因定期對患者身體進行清洗,并翻身、叩背以及按摩。做好鼻飼的護理工作,每天要更換鼻飼管,在鼻飼管更換前一天晚上,鼻飼結束后,應將鼻飼管拔出。并在次日清晨從另一鼻孔將管道插入并做好固定工作。針對出現(xiàn)高熱的患者,可采用藥物或物理降溫方法進行治療。
3.5 做好呼吸系統(tǒng)的護理 腦出血發(fā)生會對患者的腦神經產生直接的影響,同時在臨床治療中所采用的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治療,會對呼吸道黏膜產生影響,導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不利于順利進行排痰,嚴重毀導致肺部發(fā)生感染,引發(fā)低氧血癥出現(xiàn)。針對這種情況,臨床應給予患者必要的給氧措施,持續(xù)給氧治療,若患者的SPO2低于90%,可考慮采用呼吸機對患者實施輔助治療。在患者出現(xiàn)輕度意識障礙或神志清醒時,鼓勵患者咳嗽,且每次間隔2 h,對患者進行拍背、翻身,并給予患者藥物治療方法幫助患者順利排痰。若患者短期內不能及時清醒,可早期切開氣管,保持呼吸功能良好,方便將氣管內的分泌物順利排出[1]。
3.6 引流管的護理 在高血壓腦出血手術治療后,頭部的置管時間一般為2~3 d,之后將引流管拔出,腦室外引流管最長的置管時間為16 d,應做好引流管的護理工作。固定好引流管、防止引流管發(fā)生扭轉、打結、脫落,并對引流通暢情況進行檢查。詳細記錄每天引流顏色以及引流量。若引流顏色鮮紅,則表明患者可能繼發(fā)出血疾病。觀察頭部敷料情況,并保證敷料的干燥,若出現(xiàn)滲濕,應及時告知醫(yī)生采取及時有效措施處理。將床頭適當抬高20°左右,有利于患者體內的靜脈血回流,且能有效改善引流液分泌以及腦水腫情況。拔管后,可給予患者靜脈地主20%甘露醇實現(xiàn)降壓治療下效果,并注意保證患者腸道功能正常,順利進行排便,患者應盡量避免咳嗽,防止顱壓增高[2]。
3.7 消化道的護理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多合并消化道出血,在患者清醒后,可給予患者溫開水,在患者無嘔吐情況下,鼓勵患者少食多餐。術后3 d患者意識未恢復者,可通過插胃管方法讓患者食用流質食物,減輕患者進食后胃粘膜的刺激,改善消化道出血。同時對胃液進行觀察,判定出血量以及出血情況[3]。
3.8 出院指導 出院前,醫(yī)護人員有必要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叮囑患者要遵醫(yī)囑用藥,患者家屬要做好日常的護理工作,并對血壓情況進行監(jiān)測,同時患者要定期到醫(yī)院接受復診檢查。此外,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改掉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聽從營養(yǎng)師的建議,合理搭配飲食,保證休息。
綜上所述,做好術后的護理工作,可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命質量。同時要求醫(yī)護人員在從事護理工作時,要秉持服務于患者,高度的責任心以及使命感,全心全意服務于患者。
[1] 沈秀萍.微創(chuàng)治療高血壓腦出血57例圍術期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6):110-111.
[2] 范紅,劉旭,鄭仲乾.微創(chuàng)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綜合護理干預效果分析.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8):1681-1682.
[3] 陳瑞芳.護理干預對微創(chuàng)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影響.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5):88-89.
130021吉林省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