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英
阿克蘇地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兒科,新疆 阿克蘇 843000
丹參注射液輔佐神經節(jié)苷酯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分析
徐學英
阿克蘇地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兒科,新疆 阿克蘇 843000
目的探討丹參注射液輔佐神經節(jié)苷酯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IE)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96例患有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新生兒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8人。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行丹參注射液輔佐神經節(jié)苷酯治療,對照組僅行常規(guī)治療,比較兩組療效。結果實驗組有效率91.7%,對照組有效率79.2%,兩組數據有統(tǒng)計學差異。實驗組各主要癥狀消失的時間比對照組短,四大主要癥狀與對照組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結論丹參注射液輔佐神經節(jié)苷酯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效果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
丹參注射液;神經節(jié)苷酯;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兒中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臨床表現以意識改變及肌張力消失為主,重度HIE患兒預后通常較差。調查顯示[1],HIE患兒若不及時治療,病情嚴重程度會迅速增加,對患兒神經功能產生不可逆的損害,預后治療也較差。因此,準確的診斷和有效快速的治療方式對患兒的搶救非常重要,也可以大大提高患兒愈后生活質量。丹參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藥藥物,可以改善腦組織供血,對腦組織起保護作用。神經節(jié)苷酯則能穩(wěn)定神經細胞膜,減輕氧化因子對腦組織的損傷。本研究觀察了丹參注射液輔佐神經節(jié)苷酯對HIE患兒的療效。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療的96例缺氧缺血性腦病新生兒,男56例,女40例,隨機將患兒分為實驗組(48例)和對照組(48例),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構成比、體重、發(fā)病時間和病情程度等方面均有可比性,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納入的患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HIE納入標準:所有患兒均經臨床表現、實驗室檢驗及影像學診斷確診,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關于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診斷標準[2]。(1)有明確胎兒宮內呼吸窘迫或窒息病史;(2)存在神經系統(tǒng)發(fā)病癥狀,且持續(xù)時間大于24小時;(3)顱腦CT掃描平掃結果符合HIE表現。
排除標準:(1)排除伴有先天畸形、免疫缺陷性疾病、惡性腫瘤、血液系統(tǒng)疾病和感染炎癥性疾病。(2)無嚴重的肝腎、心肺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
1.2 方法
1.2.1 常規(guī)治療。采用三項支持和三項對癥的針對性處理方法[3]。
1.2.2 丹參注射液輔佐神經節(jié)苷酯治療。神經節(jié)苷酯20 mg/次,加入2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1次/d。復方丹參注射液4 ml/次,加入5%葡萄糖20 ml,1次/d。
對照組僅行常規(guī)治療,實驗組行常規(guī)治療聯合丹參注射液輔佐神經節(jié)苷酯治療。治療周期均為1~2周。
1.3 療效判斷
(1)顯效:2~4日后患兒呼吸平穩(wěn),哭聲嘹亮。心音有力,心率大于100次/min,無抽搐情況,四肢肌力、肌張力及原始反射正常;(2)有效:用藥1周內患兒以上癥狀體征恢復正常;(3)無效:用藥1周后以上癥狀改善不明顯或病情惡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2.1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有效率
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有效率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 <0.05,實驗組療效比對照組療效更加顯著。如表1。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療效結果比較
2.2 實驗組與對照組各主要癥狀消失的時間
實驗組各主要癥狀消失的時間普遍比對照組短,四大主要癥狀與對照組相比均有顯著性差異。如表2。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主要癥狀消失時間
HIE大多由圍生期窒息引起,在新生兒疾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造成新生兒死亡和兒童神經系統(tǒng)傷殘的重要原因,故早期診斷及評估HIE的治療效果非常重要。當HIE引起腦損傷時,神經細胞的損傷多以凋亡為主,嚴重損傷時甚至與壞死同時存在。
丹參屬唇形科鼠尾草屬,主要含脂溶性的二萜類成分和水溶性的酚酸成分,還含有黃酮類、三萜類、甾醇等其他成分。研究顯示,丹參可以改善腦血流灌注和腦血流自動調節(jié)的過程,顯著降低患兒的腦血流阻力,大大提高腦血流速度。同時,在腦血流自動調節(jié)機制方面也進行了改善,它會減少腦部因局部血管抽搐痙攣及炎癥所引發(fā)的繼發(fā)性腦缺血,從而達到減輕損傷的目的[4]。另一方面,丹參中的水溶性酚酸成分,具有很強的抗脂過氧化能力,并且可以清除自由基,對脂質過氧化引起的神經細胞生物膜損傷起到強大的保護作用[5]。除此之外,丹參中含有的新酮類物質能明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漿黏稠度,對大腦梗死灶也有預防作用。在血流微循環(huán)方面,丹參能使已發(fā)生阻塞的微循環(huán)血流暢通,增快流速,增加毛細血管交叉網點數目,進而改善細胞代謝狀況。
神經節(jié)苷酯(GMI)作為一種神經保護劑,當腦組織缺氧缺血性損傷時,可嵌入神經細胞膜以保持其完整性,還可拮抗興奮性氨基酸的神經毒性,防止腦細胞凋亡。在離子通道方面,減少Ca2+內流從而減輕腦水腫,也具備一定抗氧化能力,抑制活性氧的產生,減少自由基對腦細胞的損害[6]。除此之外,GMI還具有類神經生長因子樣的作用,營養(yǎng)神經細胞,促進神經再生,有非常顯著的保護作用。
綜上所述,神經節(jié)苷酯與丹參均能獨自發(fā)揮作用保護神經細胞,緩解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病程。與對照組(常規(guī)綜合治療)相比,丹參注射液輔佐神經節(jié)苷酯治療具備更好的療效,神經節(jié)苷酯與丹參注射液的聯合使用,有效提高了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治愈率。但二者聯合使用是否具有其他毒副作用,是否可以廣泛推廣,仍然值得更進一步的臨床研究。
[1]李文,孫正蕓. 神經節(jié)苷酯和腦活素治療早產兒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的療效觀察[J]. 臨床兒科雜志,2010,13(2):187.
[2]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診斷標準[J]. 中華兒科雜志,2005,43(8): 584-584.
[3]“九五”攻關項目HIE治療協作組.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治療方案(試行稿)[J].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0,15(6): 381-382.
[4]李勇,韓玉昆,許植之,等. 丹參治療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療效研究[J]. 中華圍產醫(yī)學雜志,1999,2(4): 222-224.
[5]黎蓮娘,徐理納,張均田,等. 中藥丹參的新水溶性成分——丹酚酸化合物[J].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1995,76(4):480.
[6]叢樂,宋琳琳. 實用新生兒學[M]. 3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762-771.
R722.1
B
1674-9308(2014)03-0086-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