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奸雄曹操的身世一直眾說紛紜:陳壽在《三國志》中記載,曹操是西漢第二任相國曹參的后代,曹操自稱其祖上可遠溯至古曹國。曹操的政敵袁紹在攻擊曹操的檄文中說“父嵩乞丐攜養(yǎng)”。還有人說,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從夏侯氏抱養(yǎng)來。以上說法是否靠譜呢?
2013年11月11日,復旦大學歷史學和人類學聯(lián)合課題組揭示了其謎底。他們根據(jù)現(xiàn)代基因和古DNA的雙重驗證,首次100%確定曹操家族DNA,證實曹操并非漢相曹參后代,同時推翻了曹操為夏侯氏抱養(yǎng)而來的說法。相關論文于2013年上半年在國際著名學術雜志《人類遺傳學報》上發(fā)表,并已得到國際認可。
經過研究,目前找到的曹操后人有9支,分別來自安徽績溪、安徽舒城、安徽亳州、江蘇海門、廣東徐聞、江蘇鹽城、山東乳山、遼寧東港、遼寧鐵嶺。
對于復旦大學花費數(shù)年研究曹操DNA一事,不少人質問:“這有什么用?”還有人認為這純屬“燒錢”。當然也有一些人反駁道,科學研究不能那么功利。更有人稱,研究曹操的DNA,的確不能直接提高生產力并轉化成勞動成果造福于人類,可是,這不代表這種研究是“燒錢”,一個起碼的證明就是,“基因考古學”早已在西方被廣泛應用——用DNA研究歷史,是屬于學術研究中“去偽存真”的重要內容。雖然眾說紛紜,但是我們還是應從中看到該研究所具備的積極意義的一面。
【素材分析】在金錢之外,畢竟還有真理、科學、知識等更為重要的東西。無論科學研究還是日常做事,我們不能萬事都以功利為前提。復旦通過研究曹操家族的DNA,破解了曹氏家族以及夏侯氏家族的一些歷史謎案。如果從純功利角度來看,該研究的確沒有產生直接的物質價值,但時間自會證明其研究是否具備一定的科研乃至歷史價值。
【速用名言】
1.我要把人生變成科學的夢,然后再把夢變成現(xiàn)實。
——法國科學家 居里夫人
2.歷史學家的職責是要確切、真實、不感情用事;無論利誘威脅,無論憎恨愛好,都不能使他們背離真實。——西班牙小說家 塞萬提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