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玲
探尋初中生物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
◆周俊玲
當前,我國教育領域正在進行一場影響深遠的課程革命,其教育手段變得越來越先進,從而為素質教育的推廣與實施增添了新的活力。那么,作為一門自然學科,初中生物教學有著較為抽象的知識內容,傳統的教學方式更是讓其顯得枯燥乏味,學生無法提起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教師應該有效借鑒現代教育技術手段來讓初中生物教學表現出不同的一面,讓初中生物知識變得更為生動、形象和逼真,從而讓學生在進行初中生物學習的時候,能夠把抽象的生物知識進行具體化和形象化,進而達到知識層面的飛躍。
特點 初中生物教學中融入現代教育技術,將使得學生可以充分感知到抽象的生物知識,讓生物知識能夠多層次、多角度、直觀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實現視、聽、思的有機結合。這樣的初中生物教學將從很大程度上讓原本顯得較為單調的現狀轉變?yōu)榛顫姷恼n堂氛圍,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初中生物教師還可以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把多種教學方法融合在一起,比如說直觀教學、啟發(fā)式教學等,這樣的教學方法是不拘一格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啟發(fā)學生的主動思考,開發(fā)他們的智力,挖掘他們的潛能,并讓教學形式呈現出靈活多變的特點,并與傳統教學方法交叉起來使用,可以讓初中生物教學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優(yōu)勢 初中生物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可以通過現代教育技術來創(chuàng)設出較為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獲得形、光、聲和色等多個方面的感官體驗,這樣的教學情境不僅讓學生提高吸引力,還可以激發(fā)出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通過信息技術帶來的更為形象的生物知識,建立起新舊知識之間的有機聯系。生物教師還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來進行綜合處理,讓學生在“情境”中探索、實踐、聯想、判斷,激發(fā)出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在逼真的學習情境中加深對于生物知識的理解與把握。
同時,初中生物教學中融入現代教育技術,還可以有效提高生物課程的復習效率,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幻燈片來把生物的知識點與章節(jié)進行整合與布局,讓學生更為系統地把握好生物知識,做到融會貫通。當然,初中生物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還可以充分發(fā)揮出網絡技術的優(yōu)勢,讓初中生物教學體現出網絡技術的新穎性、趣味性、娛樂性、知識性等多個方面的網絡教學特點,從而為學生營造出一個更為和諧、高效的課堂氛圍。
此外,初中生物教學中融入現代教育技術,還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與能力的提高,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還有利于分層教學,從而讓學生養(yǎng)成一種多元化、個性化的學習行為習慣。
初中生物教育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效整合,可以優(yōu)化生物教學結構,讓生物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能夠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真實、生動、形象地展示各種生物知識,并超越時空等條件的限制來延伸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強他們的智力與能力。那么,如何來把這些優(yōu)勢轉化為現實呢?
明確二者整合的目的 初中生物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簡單疊加,而是應該讓初中生物教學中有效融入信息技術。那么,初中生物教師就應該清楚地知道二者整合的目的。一般來說,初中生物教學中的知識內容較為抽象化。生物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來把這些抽象的知識變得更為具體化與形象化,可以通過掛圖等形式來向學生說明一些生物變化的規(guī)律,讓一些難以言說的生物知識變得更為具體化,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他們對初中生物學習變難為易,從而達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效果。
此外,初中生物教學中還可以通過二者的整合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與能力,讓學生知道學習過程是多種多樣的,學習方法也應該是多元化的,引導他們進行思考和分析,并讓生物教師更好地確立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激發(fā)出學生進行主動探索的興趣。
確立二者整合的方法 初中生物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效整合,還應該體現為一種較深層次的合作,要讓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作為初中生物教學的有效輔助手段來進行具體的應用,從而切實提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教學效率。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初中生物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其方式和方法是較為關鍵和重要的。
具體來說,初中生物教學中應該充分意識到,現代化的教育技術有著傳統教學手法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它往往可以把較為枯燥單調的生物知識變?yōu)榫唧w化和形象化的東西,超越一切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尤其是可以通過聲、光、色為一體的特征來把生物知識中較為微觀的世界最大限度地展現出來,從而讓學生處于一種逼真的教學情境當中。這樣的生物教學顯然更能夠激發(fā)出學生對于生物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能夠解決生物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問題,讓傳統的教學手段中的弊端得以進一步得到改善與改良。
延伸學生的學習空間 初中生物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有效整合,還應該注意到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還有大量的實驗性課程。傳統的教學情況是教師設計好實驗的步驟與結果,從而讓學生知道如何做實驗。但是,這種教學情況大大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發(fā)揮。因此,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應該從實驗課方面入手,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一些新穎的實驗任務,不僅讓他們自己設計實驗,還可以讓他們更好地把握實驗原理并應用于實踐當中去,還能夠讓他們更為熟悉實驗過程,從而使得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學效果。此外,初中生物教學中充分利用好信息技術,還可以大大促進學生生物學習空間的延伸與拓展,可以把他們對于生物知識的學習延伸到課堂外面去,不僅可以激發(fā)出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探索性,還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并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初中生物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還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與作用。這是因為在傳統的生物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嚴重忽視了,很多學生都處于被動的接收地位,從而大大限制了他們主體性的發(fā)揮。因此,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必須改變這種教學模式,要讓生物教學過程中的雙方能夠實現共同參與,并產生一定的交互性作用,讓學生能夠在初中生物課堂上進行主動學習和主動發(fā)展。這是因為現代教育技術輔助下的初中生物教學,更有利于把教學過程進行民主化和開放化的發(fā)展,它可以把初中生物教學由靜化動地進行發(fā)展,并通過自身具有的圖、音、文交互的特點來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學習特征,讓他們擁有較為強烈的學習參與性意識,并把信息技術作為生物教學的交流工具,為學生和教師提供更多的學習與教學材料,增大課堂的教學容量。
總之,初中生物教學應該與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有效整合,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師確立整合的目標,用好整合的方法,延伸學生的學習空間,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初中生物教學在現代教育技術的參與和輔助之下,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1]李偉.初中生物新課程教學法[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95-231.
[2]李小林.略論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J].信息技術教育,2003(7):103-105.
[3]劉儒德.信息技術與教育相整合的過程[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7(3).
10.3969/j.issn.1671-489X.2014.03.074
作者:周俊玲,唐山市第三十八中學(0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