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淵
世界杯賽是世界各大洲足球展示自我的盛會,32支球隊先要進行分組循環(huán)賽,闖過這一關才能進入淘汰賽階段。這可以保證參賽球隊優(yōu)勝劣汰,又讓那些實力不是很強的球隊不至于只踢一場球就打道回府。
這樣,小組賽的分組就有了學問。為保證后面淘汰賽的質量,避免實力較強的球隊分在同一小組,種子隊的概念應運而生——種子隊不同組,其他球隊抽簽各就各位。但是,隨著世界杯的擴軍和種子隊確定方式的變更,一些傳統強隊未能成為種子,在分組的時候可能和某支種子強隊遭遇,如果這個小組碰巧再抽進一支實力增長較快的二三檔球隊,小組賽就變得非常困難,這種情況被稱為“死亡小組”。世界杯“死”不過歐洲杯
在世界杯賽的歷史上,小組數量隨著參賽球隊的增加而增多,真正令人窒息的“死亡小組”并不多見。
1982年,世界足球強國巴西、意大利、阿根廷三隊曾經同在一個小組,另一個小組則由聯邦德國、英格蘭和西班牙組成,這兩個小組在今天看來確實“恐怖”。不過這是第二階段小組賽,此前已經將一些實力不濟的球隊淘汰,因此出現這種分組并不奇怪。
此后,國際足聯調整了世界杯賽程,第一階段小組賽后直接進行淘汰賽,在超級強隊都成為種子隊的情況下,出現“死亡小組”的可能性越來越小。當然,誰也無法保證強者恒強,有時候一些傳統強隊出現低潮期,恰巧又遇到新興貴族,這時的小組賽也充滿懸念。
1998年世界杯賽,種子隊西班牙與尼日利亞、巴拉圭和保加利亞分在同一小組?!胺侵扌埴棥蹦崛绽麃喴?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戰(zhàn)勝巴西隊獲得金牌的球員為班底;巴拉圭作為南美足壇的新生力量,憑借著穩(wěn)固的防守,被稱為“南美足壇的意大利”;而擁有斯托伊奇科夫、巴拉科夫、萊切科夫的保加利亞隊則是1994年世界杯賽第四名。
果然,憑借預選賽優(yōu)異表現獲得種子席位的西班牙隊遇到了麻煩,首戰(zhàn)就被尼日利亞逆轉拿下,次戰(zhàn)又無法攻破巴拉圭的頑強防守,雖然最后一場球大勝保加利亞,也于事無補,成為那屆世界杯唯一小組賽就被淘汰的種子球隊。
不過,西班牙隊的遭遇還是與自身表現不佳有關,簽運并不能完全左右小組局勢。
2002年韓日世界杯上,兩個東道主占據了兩個種子名額,分組才真的有了些“死亡”的味道。奪標大熱阿根廷與英格蘭同在一個小組,這個組還包括尼日利亞和瑞典兩支實力不俗的球隊。最終,該組的出線形勢果然不負“死亡”兩字,阿根廷比瑞典和英格蘭少1分,以1勝1平1負積4分的劣勢而被淘汰,“戰(zhàn)神”巴蒂斯圖塔淚灑球場成為那屆大賽上令人難忘的鏡頭。
此后的2006年和2010年世界杯賽波瀾不驚,沒有出現實力太過接近而扭轉比賽走勢的分組。南非世界杯時的巴西、葡萄牙、科特迪瓦、朝鮮一組,曾經被人們認為“死亡”氣息濃厚。但科特迪瓦太缺乏大賽經驗,沒能給巴西、葡萄牙造成任何困難,早早就被淘汰出局。世界杯參賽球隊數量決定了他們不太可能出現歐洲杯那樣的“死亡小組”,因為歐洲杯參賽球隊只有16支,經常出現德、法、意、荷、西、葡、英等強隊有三支在同一小組的情況,那才是真正慘烈的“死亡小組”。
新種子規(guī)則催化“死亡”
縱觀世界足壇,號稱傳統強隊的只有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歐洲的德國、意大利、法國、荷蘭、英格蘭、西班牙,再加上實力不俗的葡萄牙和沒落貴族烏拉圭這9支球隊,在分成8個組的世界杯賽上出現其中三支球隊相遇在同一小組,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
不過,2014年巴西世界杯前,國際足聯宣布,種子隊不再按照世界杯歷史戰(zhàn)績來確定,改用當年的國際足聯世界排名確定。這一下,在預選賽發(fā)揮不佳或者國際比賽較少的傳統強隊吃了癟。于是,比利時、哥倫比亞、瑞士三支球隊成了種子,傳統強隊中的葡萄牙、法國、英格蘭和意大利掉入了第二檔和第四檔。
就這樣,三位世界杯冠軍得主意大利、英格蘭和烏拉圭被分在同一個小組。對于同組的哥斯達黎加,這是真正的死亡之組,屆時恐怕會成為任人宰割的魚肉。
根據博彩公司開出的世界杯奪冠賠率,烏拉圭、意大利和英格蘭的賠率分別為26、29和34,哥斯達黎加因為陷入這個死亡小組,賠率為1501,是32支球隊之最。更為殘酷的是同組的三支強隊都沒有表現出絕對超過對手的實力:
歷史上兩度捧得金杯的烏拉圭擁有紅透歐洲的鋒線搭檔卡瓦尼和蘇亞雷斯,但是核心弗蘭已經老邁,其他重要球員如加爾加諾、阿雷瓦洛、佩雷拉等,4年間也沒有明顯提升,甚至還有下滑的趨勢,科茨和埃爾南德斯曾經是被寄予厚望的新人,但近兩年甚至難以在頂級聯賽謀得位置。
擁有四屆世界冠軍頭銜的意大利自2006年以后青黃不接,目前球隊一前一后的核心仍舊是2006年奪冠時的老臣皮爾洛和布馮,都是33歲以上的年紀。年輕一代除神經質的巴神之外,其他球員的實力都很一般,發(fā)揮不穩(wěn)定、心理素質差、傷病頻繁成為近年來意大利球員的通病。
之前幾屆世界杯,英格蘭都被抱以很大希望,以火爆的英超為依托,英格蘭隊顯得星光熠熠,但實際上有名無實。蘭帕德、杰拉德、特里、費迪南德這些“大牌”一到大賽就畏首畏尾,全無巨星風范。以特里為首的那批球員已經老去,當家的魯尼也因為在曼聯不開心,有了未老先衰的感覺。至于沃爾科特、維爾貝克等年輕一代,在俱樂部里與外援的競爭尚未占據優(yōu)勢,在國家隊顯然無法挑起大梁。
三支球隊擁有7屆世界冠軍頭銜,眼下沒有一家具備高人一籌的實力。今夏的巴西,他們很可能在小組賽就先斗得難解難分。
其實,與這個三強一弱的小組相比,本次世界杯賽C組形勢也可稱得上是另一種“死亡”。哥倫比亞、希臘、科特迪瓦和日本來自四個不同的大洲,實力十分接近,更有可能出現四隊連環(huán)套的情況,出線形勢比D組的三選二更難預測。
哥倫比亞雖然貴為種子隊,但向來在大賽上發(fā)揮不佳。希臘也曾是歐洲冠軍,卻是歐洲參賽隊中實力倒數的平民球隊。科特迪瓦和日本這些年都是各自大洲的老大,已經具備了世界杯16強甚至8強的實力。
死亡小組出線之匙
現在就去預測小組出線為時尚早,畢竟各國聯賽還沒有結束,各隊名單尚未確定,實力深淺還很難說??v觀近幾年世界大賽上出現的所謂“死亡小組”,或許能夠找到一些規(guī)律,幫人們重新認識“死亡小組”可能會發(fā)生的事情。
1 賽程有學問
對于巴西世界杯D組來說,賽程可能會成為左右小組局勢的關鍵。根據以往世界杯的經驗來看,在三強一弱的小組中,哪支隊伍最后面對弱旅,它就最危險。
2010年南非世界杯上,科特迪瓦先后輸給巴西和葡萄牙,最后再戰(zhàn)朝鮮時已經于事無補。8年前,科特迪瓦人就曾有過相似的經歷,他們先是輸給阿根廷,之后負于荷蘭,最后一場戰(zhàn)勝塞黑的比賽成了例行公事。
照這樣看,巴西世界杯D組中的英格蘭處于最為不利的地位,一上來就碰上勁敵意大利,從過往交鋒來看,英格蘭很少能占據上風。在英倫執(zhí)教多年的意大利老帥特拉帕托尼就說過:“碰上英格蘭,總是我們贏?!?/p>
雖然意大利向來慢熱,但是卻很少首戰(zhàn)輸球。上次世界杯首戰(zhàn)輸球是20年前小負愛爾蘭,也算爆冷。意大利隊防守穩(wěn)固,在碰到同等實力的球隊時,更能立于不敗之地。
如果英格蘭在同意大利隊的首戰(zhàn)不能取勝,第二場面對烏拉圭就變得異常險峻,因為屆時烏拉圭很有可能已經從哥斯達黎加身上撈到3分與足夠多的凈勝球。如果這樣,烏拉圭甚至可以接受一場平局,但是英格蘭卻不能接受。從實力上看,烏拉圭略遜于英格蘭,但是半個東道主的優(yōu)勢以及鋒線雙星與英格蘭防線的相生相克,肯定會讓后者頭疼。
之所以說賽程對英格蘭最不利,是因為如果英格蘭前兩場不能拿到至少一場勝利的話,最后一場比賽可能會變成雞肋。屆時,在足球文化上頗有淵源的意大利和烏拉圭完全有可能攜手出線。
凡事也有例外。2008年歐洲杯上,荷蘭、法國、意大利和羅馬尼亞同一小組。荷蘭隊先勝法國,后贏意大利,在最后一場比賽前已經拿到6分提前出線,完全不在意最后一輪面對羅馬尼亞。但是從目前的實力和狀態(tài)來看,英格蘭要想在前兩場比賽中復制當年荷蘭的成功,可謂難上加難。
賽程上還有一點對英格蘭特別不利:本組6場比賽所在的6個城市分處巴西西北及大西洋沿岸,惟有英格蘭要經歷前兩站從瑪瑙斯飛往圣保羅的上千公里奔波。勞師遠征,連遇兩強,對英格蘭確實是個考驗。
2 弱隊別放生
在三強一弱的小組中,弱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雖然自己很難突圍,但是有可能成為攪局者。因為同檔次強隊之間的比賽誰也不敢保證結果,所以,與弱隊打的3分一定要揣在自己兜里。誰把這3分丟掉,就要面臨著連勝兩強的壓力,難度可想而知。
烏拉圭和哥斯達黎加雖然分別來自南美洲和中北美地區(qū),畢竟還算近鄰,彼此知根知底,這使得哥斯達黎加爆冷的可能性不大,想從善于防守的意大利隊身上拿走三分也不容易。倒是英格蘭值得哥斯達黎加圖謀一番,他們有多名球員在英格蘭聯賽踢球,加上中北美地區(qū)很多球隊都與英國殖民地頗有淵源,對于英格蘭的了解與球風的熟悉程度,會幫助哥斯達黎加找到取勝的辦法。
3 3分最重要
當然,無論怎么謀劃賽程和分數,都沒有戰(zhàn)勝直接競爭對手重要,在同級別對手的爭斗中勝出,這樣的比賽價值6分。世界杯歷史告訴人們,無論小組賽多么兇險,如果能把直接競爭對手踩在腳下,出線就變得非常簡單。
2002年世界杯,英格蘭能夠力壓阿根廷,與瑞典隊一起出線,就是因為在同阿根廷的比賽中一球小勝獲取3分。2008年歐洲杯上荷蘭戰(zhàn)勝法國和意大利之后早早出線,意大利和法國不得不在小組最后一輪PK,最終意大利2比0戰(zhàn)勝法國,進入了復賽。其實,那屆歐洲杯意大利只贏了這一場球,但正是這一場球使意大利小組出線。
從目前的狀態(tài)和實力來看,烏拉圭、英格蘭、意大利三隊各有各的優(yōu)勢和缺陷,實力在伯仲之間,互相之間的比賽只能看臨場發(fā)揮。意大利的特點決定了不會輕易輸球,但要取勝英格蘭和烏拉圭也不容易。英格蘭在世界杯賽場上一向是“軟腳蟹”,上次戰(zhàn)勝同級別強隊,還是2002年靠歐文騙點球贏了阿根廷,極不光彩。倒是烏拉圭,雖然實力比英格蘭和意大利稍稍遜色,可是其“窩里橫”的特點著實厲害,但凡在美洲舉行的比賽,烏拉圭都能發(fā)揮出不錯的狀態(tài)。
綜合來說,這個小組三支強隊中,烏拉圭的形勢最好,頭兩輪有望拿到6分或者4分;意大利只要不在哥斯達黎加身上翻船,也有望帶著至少3分迎來與烏拉圭的最后一場比賽,把機會掌握在自己手里;英格蘭的局面比較危險,如果頭兩輪不能從烏拉圭或意大利身上拿到一場勝利,基本上可以確定會再一次早早打道回府。
責編 王敬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