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霞,曾先鋒,劉志強
(1.海南政法職業(yè)學院公安司法系,海南???71100;2.浙江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社科部,浙江杭州310053)
自2000年我省獨立設置海南職業(yè)技術學院進行大專層次職業(yè)教育以來,截止2013年底,我省共有獨立設置的職業(yè)技術院校10所;普通??圃盒?所;本科院校6所;高職院校占海南普通高校的58.8%。加上部分本科院校職業(yè)技術學院招收的職業(yè)教育??粕醪浇y(tǒng)計高職高專在校生約7萬人,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對建設和諧校園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結果對于海南高職院校更科學有效開展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2013級新生共計1250人。公安司法系603人;應用法律系240人;法務技術系262人;信息技術系145人;農村學生910人;城市學生340人;男生801人;女生449人。
采用SCL-90癥狀量表作為測量工具,實測過程中不要求寫姓名。
問卷收回后統(tǒng)一編號,借用SPSS17.0進行統(tǒng)計分析,t檢驗和方差分析。
原始總分>160的人數為303,占總人數的24.24%,心理問題輕度人群即9個因子中任何一個≥2,比例中最高分別是強迫癥狀(29.68%)、人際敏感(20.88%)、偏執(zhí)(17.76%)、焦慮(15.68%)、敵對(15.28%)與抑郁(13.68%)等 6 個因子比較多;中度人群即9個因子中任何一個≥3,占總數的18.16%,得分較高的是強迫癥狀(4.08%)、人際敏感(3.12%)與偏執(zhí)(2.24%);重度人群即9個因子中任何一個≥4,占總數1.04%。由此可見我院學生主要心理問題是強迫癥狀、人際敏感、偏執(zhí)、焦慮、敵對和抑郁幾個方面。
表一 我院學生與海南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常模比較
我院學生SCL-90的9項因子分與2013年海南省高職學生綜合樣本相比較,各項因子得分均高,且有顯著性差異。我院學生相對其他高職院校學生來說主要有兩大特點:其一,學生來自農村比例較大;其二,警務化管理。也許這兩大特色是我院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省的原因。
表二 我院男生與女生心理健康因子比較
在9個因子得分上,女生分數均高于男生,且女生在除敵對和偏執(zhí)其他因子與男生顯著性差異。女生心理健康狀況低于男生的原因可能是:從生理上,女生較男生成熟早兩年左右,其思考問題比較復雜繁瑣,女生月經前后期對情緒也會有一定波動;從心理上,女生心思比較細膩,對外界實物感知比較敏感,能夠體驗更多心理沖突;從社會上,我院女生主要來自農村,從小受到的教育更傾向于自然屬性,家長對其社會化教育上要弱于男生,導致其適應新環(huán)境及警務化管理能力不如男生。
表三 不同生源心理健康因子比較
9個因子除了敵對和偏執(zhí)外,其他7個因子農村學生得分高于城市學生,且在人際敏感、焦慮、敵對、恐怖和精神病性5個因子上顯著差異。農村學生相對城市學生來說,自幼生活環(huán)境比較淳樸、單純,人與人之間交往不需要太多技巧;所以,當他們走進陌生城市,環(huán)境適應及與人相處過程中將會出現一些障礙。但是,相對城市學生來說,自我防御能力也弱,敵對情緒較弱,這也許與他們生活的樸素單純環(huán)境有一定關系。
SCL-90因子 公安司法系應用法律系法務技術系信息技術系 F值軀體化 1.44 ± .48 1.49 ± .49 1.45 ± .42 1.34 ± .35 3.94**強迫癥狀 1.77 ± .57 1.86 ± .59 1.78 ± .51 1.68 ± .52 3.62*人際敏感1.63 ± .55 .65 ± .54 1.66 ± .57 1.53 ± .51 1.82抑郁 1.47 ± .47 1.56 ± .53 1.53 ± .50 1.38 ± .45 4.26**焦慮 1.51 ± .48 1.57 ± .55 1.53 ± .50 1.42 ± .39 3.10*敵對 1.51 ± .53 1.57 ± .54 1.53 ± .51 1.42 ± .44 2.61*恐怖 1.35 ± .46 1.40 ± .49 1.43.± .49 1.28 ± .38 3.03*偏執(zhí)1.54 ± .51 1.58 ± .55 1.53 ± .49 1.44 ± .43 2.40精神病性1.47 ± .46 1.48 ± .45 1.44 ± .43 1.36 ± .39 2.52人數603 240 262 145 1250陽性(≥2.5)112 49 53 16 230百分比(%)18.57 20.42 20.22 11.03 18.40
四個系學生在9個因子上信息技術系得分最低,采用LSD法多重比較,在軀體化因子上,信息技術系與三個系顯著相關。這樣的結果可能主要受三個因素影響:其一,信息技術系男女生比例較其他三個系大;其二,相對其他幾個系來說,信息技術系警務化管理比較寬松。強迫癥狀上,應用法律系與公安司法系、信息技術系顯著相關。該結果可能受幾個因素影響,該系專業(yè)主要是從事檔案、文秘、速錄等文字工作,對工作的精密要求導致他們具有強迫性癥狀較多;其次,男女比例是幾個系比例最低的;其三,他們的專業(yè)更傾向于文科,性格上傾向于靜,警務化管理也因此對他們負面的影響更大。抑郁因子上,信息技術與應用法律系、法務技術系顯著相關,公安司法系與應用法律系顯著相關;焦慮和恐懼因子上,信息技術系與應用法律系和法務技術系顯著相關。
我院生源大都來自本省農村,本想鯉魚躍龍門改變自己命運,可是高考分數較低,使其將理想破滅的負面情緒帶到高校校園。由于在高中沒有形成良好學習習慣,又到了一個沒有老師跟蹤管理的學習環(huán)境,他們便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以至專業(yè)課也難以接受,更甚者不知老師上課所云。更有學生上課玩手機成癮、精神萎靡不振,形成惡性循環(huán),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有些高職學生自卑、不愿與曾經的同學聯系,不愿意暴露自己學校身份,有意回避正常的社會交往,久而久之,表現為溝通不良、交際恐怖、孤獨無助等。該數據是11月份收集的,由于入校將近3個月,他們對學校管理模式、就業(yè)情況等基本了解,致使他們面對高校生活與曾經的憧憬可能有更多落差。
我院新生生源主要來自農村。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家長的素養(yǎng)對孩子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國特殊教育體制下,家長特別是農村家長只能通過高考改變孩子甚至一家人命運,于是他們更多的是追求孩子的學習成績,教育過程中更是傾向于“望子成龍”的結果,而忽視對孩子人際交往能力培養(yǎng)以及對陌生環(huán)境適應能力。部分農村學生背負這樣的“歷史使命”,他們步入了曾經夢想的象牙塔,他們渴望融入城市生活。但是,當他們真正走入城市生活圈子時,卻發(fā)現農村和城市在衣食住行上面、與人相處方式、學習上等等都存在著一定差異。這樣的差異也使他們在生活、學習及與人交往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障礙,從而導致他們很難合適扮演自己的社會角色。
首先,校園占地面積較小、校園文化薄弱、警務化管理使學生對大學曾經的向往失落更是雪上加霜。學校對新生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的基本生活和學習,極少關注他們的角色轉換及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情況;其次,幾乎所有政法院校、警察院校專業(yè)相對于其他高職院校來說更加傾向于文科,而非傾向于實際操作的應用型人才。所以,學生就業(yè)面較窄,畢業(yè)生就業(yè)率不對口或者就業(yè)率較低對學生心理健康也有一定影響;再者,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例如,2011年教育部辦公廳制定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為公共必修課設置2個學分,32—36個學時,而我們學校是1個學分,且采取大班講座形式。心理咨詢室的五室——預約接待室、個體咨詢室、團體活動室、心理測量室、檔案管理室等沒有,這也是阻礙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因素。
學校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費納入學校預算,用于建設心理健康教育必要辦公設備、心理測評軟件及相關各類書籍的購買。學校應該成立專門工作小組,建立健全的校、院(系)、班級為一體的三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網絡。學校應有機構負責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并納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學工部、基礎課部或者獨立成為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組織開展全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負責部門應安排專兼職教師負責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采用多元方式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組織學生班委會、黨團支部等學生組織積極協(xié)助輔導員、班主任和班級心理委員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011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fā)《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試行)》通知要求,高校配備專職教師人數不得少于2名,同時可根據學校實際情況配備兼職教師。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應該是專職教師為骨干,專兼結合、相對穩(wěn)定,并對教師隊伍加強選拔、配備、培養(yǎng)和管理。鑒于知識更新較快,技術發(fā)展迅速,學校應該重視專兼職教師專業(yè)培訓、不同學校心理教師的交流、參加心理專業(yè)學術團體召開的學術會議。
要把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教學計劃和培養(yǎng)方案。主干教育課程作為公共必修課設置2個學分,32—36個學時。教學內容設計應注根據我院學生實際情況,本著“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實際”三貼近為宗旨進行教學內容選定。根據學生生理和心理狀況,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元教學方法,既有心理學知識系統(tǒng)傳授,也要有心理活動體驗、心理調適技能訓練等。教學手段采用板書、多媒體、團體活動室、室外拓展等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增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參與能力。也可以充分調動社會資源,聘請有關專家學者,舉辦專題講座等,最大程度實行“教學練戰(zhàn)”一體化。
學校應該多方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并且要不斷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形式,拓展心理健康實施途徑,積極營造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氛圍。學??梢酝ㄟ^廣播、校園網、櫥窗、板報等多種媒介,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學生積極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主動性。支持學生成立心理健康社團;組織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積極開展“5.25”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月;“9.10”世界預防自殺日等活動,營造一個備受關注、關心、關愛的良好氛圍,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更好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高。
[1] 姜桂蘭,曾波濤,韓楊.青島市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J].青島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11(1).
[2] 吳佳.高職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J].職教論壇,2014(1).
[3] 衛(wèi)茹靜,馬子風.高職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教育對策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6).
[4] 鄧兆巍,郝梅.高職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J].煤炭高等教育,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