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健康,陳夢嵐,郭曉蘭△
(1.川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檢驗科,四川南充637000;2.川北醫(yī)學院檢驗系2008 級,四川南充637000)
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具有嗜黏膜和皮膚上皮性,易引發(fā)感染部位的良、惡性病變,與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目前已被鑒定出的HPV亞型有200 余種[1],依據(jù)不同型別HPV致病力大小或致癌危險性高低不同可將HPV分為低危型和高危型兩大類。目前已知HPV6、11、42、43、44 等低危型HPV常引起外生殖器濕疣等良性病變,包括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Ⅰ(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Ⅰ,CINⅠ),一般不誘發(fā)癌變;而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 等高危型HPV則與CINⅡ、CINⅢ及宮頸癌的發(fā)生密切相關[2]。由于CIN和宮頸癌HPV感染型別和分布在國家、地理及民族等方面有一定差異[3],因此分析四川省東北地區(qū)女性HPV不同基因型別感染狀況及其與宮頸病變的關系,可以為該地區(qū)宮頸癌的防治提供可靠的數(shù)據(jù)和參考。
1.1 一般資料2009年5月至2012年12月川北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因生殖系統(tǒng)炎癥就診的門診和住院女性患者213例,所有患者經(jīng)宮頸活組織檢查明確有宮頸病變并同時HPV DNA分型檢測陽性(相同患者不重復計入),年齡19~60 歲,平均年齡(39.96±9.36)歲。患者均來自南充、遂寧、廣安、達州等四川省東北地區(qū)。
1.2 樣本采集 使用窺陰器暴露宮頸,用棉拭子拭除陰道或宮頸口過多分泌物,再用HPV專用采樣刷采集宮頸脫落細胞(若為疣狀新生物組織,需用組織剪剪碎),標本采集后隔離保存于宮頸脫落細胞收集器中送分子生物室進行HPV分型檢測;在電子陰道鏡圖像異常區(qū)進行多點活組織檢查,用宮頸活檢鉗對可疑病變部位行3、6、9、12 點多點位活檢,必要時行宮頸管搔刮術,標本用中性甲醛液固定后送病理科進行病理學診斷。
1.3 儀器與試劑PCR擴增儀(Bio-Rad 公司)、FYY-3 型分子雜交儀(江蘇興化市分析儀器廠)、HPV-DNA分型基因芯片檢測試劑盒(由深圳亞能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可同時檢測23種HPV亞 型,包 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 和MM4 等18 種高危型和HPV6/11/42/43/44 等5 種低危型)。
1.4 試驗方法 基因分型檢測主要包括樣本前處理、HPV DNA提取、DNA擴增、擴增產(chǎn)物雜交和顯色、結果判定等步驟,各步驟均應嚴格按儀器和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每次實驗都設置陰、陽性對照。組織病理學診斷常規(guī)石蠟包埋、切片、巴氏染色、鏡檢分析。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受檢者資料由專人輸入Excel 表格中建立數(shù)據(jù)庫,剔除二次復查的數(shù)據(jù)后再進行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列聯(lián)表(R ×C)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HPV陽性患者年齡與宮頸病變的關系 病理學確診HPV陽性宮頸病變者213例,≤30 歲32例,31~40 歲87例,41~50 歲70例,>50 歲24例。宮頸慢性炎癥110例,CINⅠ21例,CINⅡ26例,CINⅢ28例,宮頸癌28例。隨著年齡的增長,宮頸慢性炎癥患者在宮頸病變中的比例逐漸下降,宮頸癌在宮頸病變中的比例則明顯上升,見表1。
2.2 不同程度宮頸病變組HPV基因型的分布 由于存在復合感染,213例HPV感染宮頸病變標本共檢出321例次HPV基因型,有HPV16/18/31/33/35/45/51/52/53/56/58/59/66/68/73 和MM4 等16 種高危型HPV和HPV6/11/42/43 等4種 低 危 型 HPV被 檢 出。HPV16(40.38%)、HPV58(17.37%)、HPV33(9.86%)、HPV18(7.51%)是主 要的高危HPV 感染型別,HPV11(25.32%)、HPV6(19.25%)是主要的低危HPV 感染型別。宮頸慢性炎癥、CINⅠ、CINⅡ、CINⅢ和宮頸癌各 組 中 分 別 以HPV11/6/16/58/33,HPV16/33/58/66/6/11,HPV16/6/58/11,HPV16/58,HPV16/18 感染最常見。在檢出的20 種HPV 基因型中,HPV16 與病變程度明顯相關,其檢出率隨宮頸病變級別的增加而逐漸上升,見表2。
2.3 HPV感染類型與宮頸病變程度的關系 單純高危型HPV感染組、單純低危型HPV感染組、高低危型混合HPV感染組3 組間在不同宮頸病變程度的構成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01,P<0.01)。見表3。
表1 213例HPV陽性患者宮頸病變程度與患者年齡的關系[n(%)]
2.4 單一和混合HPV感染與宮頸病變程度的關系 感染單一基因型HPV和感染2種或2種以上基因型HPV(混合HPV感染)對感染者的宮頸病變程度并無影響(χ2=5.74,P>0.05),見表4。
表2 不同程度宮頸病變組HPV基因型的分布[n(%)]
表3 HPV感染類型與宮頸病變程度間的關系[n(%)]
表4 單一和混合HPV基因型感染與宮頸病變程度間的關系[n(%)]
資料顯示年齡是宮頸病變和HPV感染的相關因素[4],對四川省東北地區(qū)213例HPV陽性患者進行的宮頸病理檢查結果也表明患者年齡與宮頸病變程度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宮頸病變中宮頸慢性炎癥患者的比例逐漸下降,宮頸癌的比例則明顯上升。這是因為宮頸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是一個逐步的病理改變過程,包含了從CIN到早期浸潤癌直至浸潤癌的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連續(xù)發(fā)展過程,而高危型HPV的持續(xù)感染又是CIN和宮頸癌發(fā)生的危險信號[5],從感染HPV到宮頸癌的發(fā)生平均時間約為10~20年[6-7],因此,HPV基因分型對宮頸癌的早期診治具有積極的意義。
HPV型別分布存在地域差異,不同地區(qū)、不同人群流行的HPV型別不盡相同[8],四川省東北地區(qū)宮頸病變女性HPV16、58、33、18 是主要的高危感染型別,HPV11、6 是主要的低危感染型別。因為不同HPV基因型具有不同的致癌潛力[9],所以HPV基因型在各種不同程度宮頸病變中的分布各異。檢測發(fā)現(xiàn)四川省東北地區(qū)女性隨著宮頸病變程度的增加,高危型HPV檢出率有所增加,低危型HPV檢出率逐漸下降:在宮頸慢性炎癥患者組中HPV11、6、16、58 和33 檢出最多,在CINⅠ組中HPV16、33、58、66、6、11 為常見類型,CINⅡ組中HPV16、6、58、11 最多見,CINⅢ組中HPV16、58 最常見,宮頸癌組中HPV16、18 檢出率最高。在所檢出的20 種HPV基因型中,HPV16 不但在CIN組和宮頸癌組中檢出率最高,而且其檢出率還隨宮頸病變程度的增加而逐漸上升,說明HPV16 是導致該地區(qū)女性宮頸病變惡化的最重要的高危型HPV。因此,分析HPV的主要流行型別,不僅可以對在宮頸癌篩查中發(fā)現(xiàn)HPV16、58、33、18 型陽性的宮頸病變患者進行密切觀察和干預以防止其進展為宮頸癌,而且還有助于設計檢測這些流行HPV型別的試劑盒和有效預防這些流行H P V型別感染的疫苗。
從表3 的結果來看,單純高危型HPV感染者CINⅢ、宮頸癌的構成比顯著高于高低危型混合HPV的感染者,而宮頸慢性炎癥構成比則顯著低于高低危型混合HPV的感染者(χ2=41.01,P<0.01),提示CINⅢ、宮頸癌的發(fā)生與單純高危型HPV感染關系密切。雖然單純低危型HPV感染組與高低危型混合HPV感染組間CINⅢ、宮頸癌等的構成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7.39,P>0.05),但由于本研究試驗對象數(shù)量不多,是否由于抽樣誤差導致還是二者之間的確不存在某種關系,尚需進一步大樣本的研究和觀察。
高危型HPV的持續(xù)感染是宮頸癌和癌前病變發(fā)生、發(fā)展的必要條件[10-11],尤其是同一高危型HPV的持續(xù)感染風險更高[9]。雖然Gargiulo 等[12]認為大部分宮頸內(nèi)皮損傷主要由一種HPV亞型感染引起,共感染的其他HPV亞型通常處于潛伏狀態(tài)而對宮頸內(nèi)皮損傷不大,然而同時感染多種HPV亞型依然會增加宮頸細胞異形增生和婦女患宮頸癌的風險。但HPV亞型多重感染與單一感染相比是否更易增加和促進宮頸病變的發(fā)生、發(fā)展目前存在爭議[13-14],本文研究結果與周武等[10]一樣,發(fā)現(xiàn)四川省東北地區(qū)女性以單一HPV基因型感染為主,高危型和低危型HPV的單一或多重感染并不會改變患者的宮頸病變程度。
目前國際上尚無公認的抗HPV感染藥物,因此預防HPV感染至關重要。HPV基因型檢測已成為宮頸癌的常用有效篩檢方法,通過該篩查,可以發(fā)現(xiàn)宮頸癌早期病變患者或高危人群,這有利于宮頸癌的預防和早期治療,對降低宮頸癌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1] Castellsagu èX,Bosch FX,Mu ?oz N.Environmental cofactors in HPV carcinogenesis[J].Virus Res,2002,89(2):191-199.
[2] 李慧弘,肖長義.人乳頭瘤病毒與生殖系統(tǒng)腫瘤[J].腫瘤學雜志,2010,16(11):864-868.
[3] Bosch FX,Manos MM,Mu ?oz N,et al.Prevalenc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cervical cancer:a worldwide perspective[J].J Nail Cancer Inst,1995,87(11):796-802.
[4] Beby-Defaux A,Bourgoin A,Ragot S,et al.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of the cervix uteri in women attending a Health Examination Center of the French social security[J].J Med Virol,2004,73(2):262-268.
[5] Rodr íguez AC,Schiffman M,Herrero R,et al.Rapid clearanc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focus on persistent infections[J].J Natl Cancer Inst,2008,100(7):513-517.
[6] Yang L,Parkin DM,Li LD,et al.Estimation and projection of the national profile of cancer mortality in China:1991-2005[J].Br J Cancer,2004,90(11):2157-2166.
[7] 夏吉榮,楊雙雙,祝佳麗,等.重慶地區(qū)婦女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調(diào)查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2,41(9):892-894.
[8] 何進才,李瑞,周丹,等.人乳頭瘤病毒基因分型及其與子宮頸細胞學異常相關性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1,40(33):3331-3334.
[9] 龔正,王鳳.HPV基因分型檢測在宮頸病變診治中的應用進展[J].重慶醫(yī)學,2012,41(34):3661-3663.
[10] 周武,陳占國,陶志華,等.不同HPV亞型的多重感染和年齡因素與宮頸病變的關系[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8,18(12):2632-2634.
[11] 代紅瑩,張曉靜.重慶永川地區(qū)人乳頭瘤病毒感染亞型、年齡分布及多重感染影響的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3,42(6):619-621.
[12] Gargiulo F,De Francesco MA,Schreiber C,et al.Preval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single and multiple HPV infections in cytologically abnormal cervical samples from Italian women[J].Virus Research,2007,125(2):176-182.
[13] 姚軍,李曼,鐘萍,等.HPV多重感染與宮頸病變的相關性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39(5):705-707.
[14] 何君梅,尹格平.21 種HPV亞型檢測在宮頸病變診斷及預測中的價值[J].山東醫(yī)藥,2010,50(1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