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云紅,穆俊林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精神科, 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2)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患病率高、易致殘和易復發(fā)的慢性疾病[1-2],給家庭和社會均帶來一定的負擔。有研究指出,精神分裂癥的認知功能障礙是精神分裂癥的重要因素之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蛋氨酸去甲基后形成的一種含巰氨基酸,其參與體內(nèi)去甲腎上腺素(NE)、DNA、蛋白質(zhì)等重要物質(zhì)的甲基化反應[3]。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Hcy具有促進神經(jīng)細胞凋亡的神經(jīng)毒性作用[4]。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認知障礙可能與Hcy水平有關,但對首發(fā)的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與Hcy水平關系的看法卻不盡一致[5-6]。為了進一步了解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Hcy水平與認知功能的關系,本研究對84例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事件相關電位(ERP)及Hcy水平進行檢測與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精神科住院且符合本研究入組標準和排除標準的患者作為研究組。入組標準:(1)年齡18~35歲;(2)首次發(fā)病,并符合國際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10版)中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3)入院前無應用其他抗精神病藥治療史;(4)無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和其他精神疾??;(5)入組時陽性與陰性癥狀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 )總分>60分;(6)患者或其監(jiān)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妊娠期、哺乳期女性;(2)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及肝、腎功能不全等重大軀體疾病。共入組86例,男性48例, 女性38例, 年齡18~35歲,平均(27.16±7.41)歲,病程1~16個月,平均(4.36±2.17)個月, 體質(zhì)指數(shù)17.42~26.13 kg/m2,平均(20.37±2.91)kg/m2, PANSS評分65~97分,平均(78.36±10.23)分,受教育年限為7.8~13.9 a,平均(10.64±1.78)a;對照組為同時期體檢的正常健康人,按性別、年齡、體質(zhì)指數(shù)及受教育年限與患者組大致相當進行匹配,所有健康人均無精神疾病史和精神病家族史,其他排除標準同患者組。正常對照組共76例,男性42例, 女性34例, 年齡18~35歲,平均(27.93±6.92)歲,體質(zhì)指數(shù)16.96~25.47 kg/m2,平均(19.84±2.75)kg/m2,受教育年限為7.9~14.7 a,平均(10.81±1.96)a。兩組研究對象在性別、年齡、體質(zhì)指數(shù)及受教育年限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 Hcy檢測 研究組于入組后當日或次日清晨5:30抽取空腹肘靜脈血5 mL,取樣后1 h 內(nèi)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置-20℃冰箱中貯存待檢。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血清Hcy,應用美國雅培公司產(chǎn)MX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及配套試劑進行檢測。對照組抽取空腹肘靜脈血5 mL,抽血時間約為上午9點體檢時,Hcy檢測方法同患者組。
1.2.2 事件相關電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測定 首次檢測在入院2 d內(nèi)完成。研究組患者和對照組檢查對象均采用丹麥丹迪Keypoint四通道誘發(fā)電位儀,在安靜的屏蔽室內(nèi),被檢查者取仰臥位,全身肌肉放松,保持精神集中。電極放置采用國際腦電10/20系統(tǒng)放置法,電極間阻抗<5 kΩ,記錄電極置于中央中線(CZ),參考電極置于耳垂(A1或A2),前額(FPZ)接地,采用短音刺激,分析時間為600 ms,非靶刺激(頻率為1 000 Hz) 規(guī)律出現(xiàn),概率為80%,靶刺激(頻率為4 000 Hz)隨機出現(xiàn),概率為20%,穿插于非靶刺激之間,被檢查者對靶刺激作按鍵反應,儀器自動記錄命中率和反應時間,每例測試2次,結(jié)果取平均值[4]。治療8 w后進行復查。
2.1兩組血清Hcy水平及ERP測定結(jié)果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患者血清Hcy水平明顯增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ERP測定成分中的N1PL、P2PL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研究組N2PL、P3PL較對照組明顯延長,P3波幅(amp)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Hcy水平及ERP測定結(jié)果比較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aP<0.05,bP<0.01。
2.2研究組患者血清Hcy水平與PANSS評分、P300amp、PL相關分析結(jié)果相關分析顯示,研究組患者血清Hcy水平與ERP測定中的N2PL、P3PL及PANSS評分呈正相關(r=0.35,0.38,0.46,P<0.01),與ERP測定成分中的N1PL、P2PL無相關性(r=-0.19~0.24,P>0.05),與P3amp呈負相關(r=-0.38,P<0.01)。
Hcy是一種含硫氨基酸,為甲硫氨酸循環(huán)的中間代謝產(chǎn)物,甲硫氨酸循環(huán)為體內(nèi)去甲腎上腺素、蛋白質(zhì)、DNA等100多種物質(zhì)的甲基化提供甲基[7]。最初發(fā)現(xiàn)Hcy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后來研究發(fā)現(xiàn),Hcy也是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等精神疾病的高危因素[7]。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Hcy水平明顯較正常健康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也說明了Hcy水平與精神分裂癥密切相關。這與相關研究提示的Hcy代謝異??赡苁蔷穹至寻Y發(fā)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的結(jié)論一致[8-9]。有研究報道,血清Hcy可影響額葉5-羥色胺、多巴胺的生物合成,進一步影響額葉功能,而認知功能降低與前額葉功能低下有關,從理論上進一步證實了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Hcy水平可能與認知功能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1,10]。
精神分裂癥患者存在明顯的認知缺陷已得到臨床的一致認可,而ERP作為判定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的指標,其N2PL及P3PL代表大腦對外部刺激進行分類、編碼、識別的速度,P3amp反映大腦信息加工時有效資源動員的程度,指標檢測的客觀性也已得到臨床研究的證實[4,11]。本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N2PL、P3PL延長,P3amp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進一步說明了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存在認知功能損害的特點。相關分析結(jié)果表明: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Hcy水平與ERP測定中的N2PL、P3PL及PANSS評分呈正相關,與P3amp呈負相關,進一步證實了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損害與患者血清Hcy水平有一定的相關性,與文獻[6,10]的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可以認為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Hcy水平可能是其認知功能損害的一個重要生化指標,且高血清Hcy水平與認知功能相互影響,但其認知功能損害的具體病理機制如何,以及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與血清Hcy間的確切關系和臨床意義值得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張國富,唐紅,任彩麗,等.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漿硫化氫、同型半胱氨酸、葉酸及維生素B6水平變化研究[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10,27(6):603-605.
[2] 郭偉云,李文強,牛玉璐,等.全基因關聯(lián)研究及其在精神分裂癥中的應用進展[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10,27(3):310-313.
[3] 許建君.12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2,33(4):725-726.
[4] 杜云紅,穆俊林,張朝輝,等.不同類型抗精神病藥物對精神分裂癥患兒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認知功能的影響[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27(24):1877-1879.
[5] 婁濤,郭素芹,衣志爽,等.精神分裂癥患兒顱腦結(jié)構(gòu)異常與認知功能的關系[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2,27(5):363-365.
[6] 朱祖欣,熊鵬,賈敏,等.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與P300的關系[J].中國神經(jīng)精神疾病雜志,2010,36(6):355-358.
[7] 李桂民,朱相華,張媛,等.精神分裂癥與抑郁癥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研究[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 (6):689-690.
[8] 胡國艷,劉學軍.精神分裂癥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關系的研究[J].現(xiàn)代醫(yī)院,2011,11(6):20-21.
[9] 張晨,禹順英,謝斌.同型半胱氨酸與精神分裂癥的研究進展[J].上海精神醫(yī)學,2010,22(3):175-176.
[10] 趙汝彬.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P300的關系[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22):86-87.
[11] 張疆莉,范文艷,成軍,等.探究性眼動與P300電位分析對精神分裂癥的診斷價值[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 26(16):1285-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