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銳
你聽說過吃人的植物嗎?
曾有這樣的報道:1920年9月26日卡爾·李奇博士在《美國周報》上報告說,他于1878年在馬達加斯加看見一棵巨大的開花植物將一名年輕女子消化掉。1925年,布蘭特宣稱在菲律賓棉蘭老島發(fā)現(xiàn)食人樹。
這些報道是真的嗎?到今天為止,人類的足跡遍布全球絕大部分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約40萬種植物,并沒有證據(jù)表明世界上有吃人為生的植物。
不過,植物學家發(fā)現(xiàn)了愛吃肉的植物。這些古怪的植物,它們或擁有艷麗的觸角和絨毛,或散發(fā)出香甜的氣味,或長著馬桶一般的身體。它們靜靜等待著那些莽撞的蚊蠅、螞蟻、青蛙,甚至是小型蜥蜴和老鼠,待其踏入死亡陷阱,化作美味大餐。
吃肉的植物
吃肉的植物被稱為食肉植物,也稱為食蟲植物,世界上有600多種。豬籠草和捕蠅草是其中最杰出的捕食能手。
豬籠草的老家在亞洲熱帶地區(qū)。這些藤本植物經(jīng)常喜歡纏繞在大樹上,張開它的大口——葉子末端形成的一個瓶狀或漏斗狀的捕蟲籠,利用籠蓋分泌出的蜜汁引誘昆蟲前來。由于捕蟲籠內(nèi)壁很光滑,蟲子們一不小心跌進去就會被黏性的消化液包裹,慢慢被消化掉。
捕蠅草則是食蟲植物中的運用機關來捉蟲的“大師”。其葉柄頂部的葉子是折疊的,邊緣長有許多刺毛。當昆蟲飛進葉子時觸發(fā)了帶有感知功能的刺毛,捕蠅草的葉子就會在0.5秒內(nèi)用力關閉,分泌消化液把蟲子吃掉。一只豆娘被捕蠅草抓住并消化完大概要兩周時間。
植物為什么會“吃肉”
食肉植物生活的地方大都缺乏養(yǎng)分,濕氣很重,很容易缺乏氮和磷。為了補充養(yǎng)分,它們進化出諸如捕蟲籠這樣的器官,以抓捕昆蟲和其他一些小動物。
如果食肉植物抓不到蟲子的話會死掉嗎?其實,食肉植物和其他絕大多數(shù)植物一樣,可以利用葉子在陽光下利用光合作用來制造養(yǎng)分。但是,經(jīng)常抓到蟲子的食肉植物明顯比長時間沒“吃肉”的植物更加鮮嫩。對于它們來說,蟲子就像是補品!
搜一搜
還有哪些“吃肉”的植物?
目前,已知的食肉植物有瓶子草、茅膏菜、貍藻、捕蟲堇等,正如前面所說,種類還不少,大約有60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