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德本加“狗系列小說”的倫理敘事解讀

    2014-02-21 01:46:51
    山花 2014年3期
    關鍵詞:母狗藏族倫理

    李 飛

    人與自然的和諧和人與自然及動物的沖突,是生態(tài)文學動物敘事中典型的兩種風格。和諧型是通過文學作品的塑造,使人類脫離了對動物及大自然的利用與索取,發(fā)自內(nèi)心真誠地愛惜動物的生命和寶貴的自然資源。動物及自然萬物在人類眼中都有其存在的自然價值及權利,在生態(tài)倫理觀念轉變的過程中,人類賦予自然萬物強烈的生命意識。沖突型通過對人與動物、人與自然對立沖撞關系的描摹,揭示當下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tài)和諧整體觀,人類倫理世界與生態(tài)文明倫理世界的矛盾與沖突,進而呼吁人類賦予動物自然生命與道德地位,盡可能地脫離人類中心主義,將人類自身與動物及自然萬物視為平等,與自然萬物建立起和諧共生、積極合作、健康競爭的關系。

    德本加是當今藏族文壇的領軍人物,其典型代表作品被翻譯收錄成集,本文所用的研究對象為其漢譯本小說集《人生歌謠》[1]。德本加的小說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表現(xiàn)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沖突;另一類為反映人性與非人性沖撞的“狗系列小說”。在“狗系列小說”中,作者塑造了大量的“狗”形象,作者賦予他們自然生命與超凡的道德地位,凸顯了生態(tài)文學的倫理世界及倫理觀念。通過“狗”意象的塑造呈現(xiàn)了獨特的倫理敘事風格,同時也反映出藏族傳統(tǒng)的生態(tài)智慧與生態(tài)觀念。

    生命意識的覺醒與自然生命的賦予

    動物小說研究是當今生態(tài)文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動物小說的創(chuàng)作與研究并不是一個偶然現(xiàn)象。隨著人類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的不斷發(fā)展進步,文化、哲學也從自然、英雄、宗教等崇拜中一路走來。在當下工業(yè)及后工業(yè)時代,人類與周圍一切除人類之外的生態(tài)因素之間的沖突變得尤為激烈。在這種惡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中,人類自然而然地將關注的焦點轉移到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上來,這是人類對自身生態(tài)倫理的重新認識與關照。當下,人類把動物視為有生命意識的自然生命體進行反復書寫,表明了現(xiàn)代人面臨自身生活的一種思考。這種生命意識的覺醒融入文學創(chuàng)作中,必將為民族文化生態(tài)的現(xiàn)代構建帶來積極有效的作用。

    “‘一切有情眾生都是你曾經(jīng)的母親’,佛祖釋迦牟尼的這句話聽起來是如此地讓人感動。”[2]這是德本加小說《狗、主人及其親友們》的開篇語。這篇小說主要敘述的是一場打狗運動帶來的一系列事件,小說情節(jié)圍繞著人與狗之間復雜的關系展開,刻畫了人與人、人與狗之間的倫理關系。人類為防狂犬病掀起打狗運動,剝了狗皮吃了狗肉,打狗已經(jīng)成為當時超越一切的頭等大事,如文中寫道:

    貢托的舅舅洛堅略帶疑惑地問:“狗全殺了,怎么防狼???”

    貢托的父親瞪了他一眼。

    王組長輕描淡寫地說:“狼來了人來防,要是狂犬病來了誰也防不了,人和牲畜都要遭殃,我們必須要掂量事情的輕重?!?/p>

    之后就沒人敢提什么問題了,低頭聽著上面的指示。[3]

    狗殺光了之后,狼就來吃村里的牛羊,人們專注打狗而對聰明的野狼沒有辦法。隨著事件的離奇發(fā)生,最終與“紅色母狗”相關的人都受到了懲罰:那個說看見紅色母狗叼著羊的肝腑的小伙子無緣無故地說不出話了;小伙子的父親突然間失蹤了,最后找到時被狼群吃得只剩下鞋和帽子了;貢托的父親因吃了狗肉而突然斷氣。小說用夸張而神秘的筆觸來表現(xiàn)處于文化大革命那個特殊年代的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人類對狗實施了惡行,最終招致厄運。文中紅色母狗被認為是阿尼瓦顏山山神的看家狗,傷害狗的人都受到了他的報復。作者用隱喻的手法將因果報應、輪回轉生等佛教思維運用到了人與動物的復雜關系中,小說中狗被賦予了與人一樣的自然生命。作品超越了人類中心主義的藩籬,將人、狗、自然置于統(tǒng)一而平衡的倫理世界中。作者通過建立這樣一種特殊的倫理世界暗諷人類并不真實的面目,在文化大革命時期人類背離自然生命本真的形象與行動躍然紙上。小說最后意味深長地寫道:

    “現(xiàn)在,紅色母狗事件和貢托的故事雖然離我們越來越遠了,但他畢竟是這個村子悠遠歷史過程中的一個片段,我們應該銘記心間。”[4]

    的確,人類應該時刻提醒自身建立和諧共生的生態(tài)文化,還原動物自然生命的本真性,從而完善人與自然萬物所形成的健康的倫理世界。

    道德地位與倫理世界的建構

    “文學的道德和人間的道德并不是重合的?!薄白骷乙盐膶W驅(qū)趕到俗常的道德之外,才能獲得新的發(fā)現(xiàn)——惟有發(fā)現(xiàn),能夠幫助文學建立起不同于世俗價值的,屬于它自己的倫理敘事和話語道德?!盵5]生態(tài)倫理道德與世俗倫理道德是對立統(tǒng)一、整合與發(fā)展并存的統(tǒng)一體,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常被人類忽略的生態(tài)倫理世界在文學作品中得到補償。因此,文學對于超前倫理世界的建構起到了相當大的積極作用。

    俗常倫理世界認為人類的道德地位至高無上,人類占據(jù)了道德的制高點。在整個自然界中,除人類之外無所謂道德概念。但這種落后的倫理世界觀在工業(yè)發(fā)達的時代,越來越顯示出其力不從心的一面。因此,作家在文學中建立一種超前的倫理世界,彌補俗常道德倫理的缺失,賦予自然萬物包括動物、植物等一切生靈以道德地位,建立了人類與自然統(tǒng)一的生態(tài)倫理世界。藏族作家德本加的狗系列小說中,作家授予動物以人性、神性,運用佛教博大精深的宗教智慧,通過狗的道德意識來反襯人的道德觀念,從而達到發(fā)人深思的效果。在《看家狗》中,德本加用第一人稱進行敘事,塑造了一個忠誠的看家狗形象。狗對人類的感情和人類對狗的感情并不是對等的,小說中描述了狗因為人類對他的不友好而感到痛苦的情景:“主人常憤怒地咒罵我,有時用木橛子甩我,常打中我身體的某一個部位,很疼;主人的小兒子騎在我的脖子上當馬玩耍,我真的很痛。每當這些時候我會有悲傷的心情,我只是隱約覺得努力守護這戶人家才是自己一生的神圣職責?!毙≌f通過賦予狗豐富的感情,來展現(xiàn)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與沖突,小說以“夕陽西下時,外面的小溪邊除了一具狗尸外,什么也看不到”[6]結束,表現(xiàn)了一種凄涼、孤獨、傷感,留給人類廣闊的空間進行深刻思索。人與動物同樣作為自然生命體,應該擁有平等的道德地位,應該共生共存于和諧統(tǒng)一的生態(tài)倫理世界中,這是德本加小說倫理敘事中所傳達的旨意。

    《狗、主人及其親友們》中也有這樣的描述,當舅舅洛堅家的紅色母狗在生命終結的最后一刻回到主人家的灰堆邊時,這樣寫道:

    他慢慢地靠近時,發(fā)現(xiàn)紅色母狗的身上全是血。他一下子抱起紅色母狗回到屋里時,發(fā)現(xiàn)他早就斷氣了。紅色母狗肯定是被狼群咬傷后藏在了什么地方,到最后快要斷氣時才找到家的。舅舅洛堅心頭涌上了一股像是失去了自己的生母一般的悲傷,痛苦地像是自言自語地說:“人和狗到底有什么不一樣??!”[7]

    人和狗都是自然中的生命體。但是人類總以中心自居,人類面對其他生命體時的驕傲與主宰,致使人類與其他生靈之間存在著不平等、不尊重的關系。在德本加小說中表現(xiàn)了狗在道德倫理方面的忠誠與高尚,此刻人作為道德地位至高無上的中心在動物面前卻渺小如塵埃。作者找回了原本屬于動物的道德地位及生態(tài)價值,提醒人類審視俗世的倫理世界及自身的道德觀念,用隱喻、夸張、諷刺等多種創(chuàng)作手法將倫理敘事發(fā)揮到極致。

    生態(tài)智慧及生態(tài)觀念的透露

    對于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藏族來說,人與自然、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在漫長而蒙昧的原始時代,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生產(chǎn)力的低下、人類知識的貧乏等因素都使人類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大自然的神秘感令人們感到畏懼進而產(chǎn)生崇拜,包括對自然界的動植物都產(chǎn)生了強烈的崇拜情節(jié)。由于生產(chǎn)生活的特殊要求,藏族人民對一些動物的依賴性很強。在日常生活中,狗可以為人們帶來衣、食、住、行方面的很多便利,可以說沒有狗,藏族人民的生活在某種程度上會受到一種威脅。因此,藏族將身邊的萬物賦予一種超自然、超現(xiàn)實的力量加以神化并崇拜,并期盼能得到他們的庇護和恩賜,藏族文化生態(tài)中動物崇拜的廣泛流傳是有其產(chǎn)生的深刻根源的,其中對狗的崇拜較為突出。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尊重一切生靈”。眾所周知,佛教對藏族的影響非常深遠,因此,這種尊重自然萬物的倫理思想滲透于藏族人民的世俗生活中。萬物有靈以自然崇拜為基礎和前提,生活在嚴寒雪原的藏族人面臨十分嚴峻的生存考驗,正是這種生命體驗和生活經(jīng)歷使藏族對動植物產(chǎn)生了更為深刻的認知和依賴,了解和依賴是崇拜的重要動因。因此,藏族的動植物自然崇拜相較于其他民族更為廣泛而深刻。這種自然崇拜及尊重生靈的佛教思維深深影響了每一位藏族人,德本加也不例外,作為藏族母語文學創(chuàng)作的領軍人物,在藏族當代文學領域中樹立起一面旗幟,形成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風格。他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帶有自身民族獨特的味道,流露出和諧統(tǒng)一的自然生態(tài)觀念及人與動物融合共存的生態(tài)智慧。

    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本身就是擴展生態(tài)倫理邊界的一種生態(tài)道德觀,德本加“狗系列”小說帶有建構性后現(xiàn)代意識的生態(tài)道德觀,這兩者是高度契合的。德本加狗系列小說或是寫狗最終死在人類的槍下;或是在保護主人一家的過程中慘死;或是在善良的主人給他自由后依然默默地看護著家園,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還是要找尋回家的路。而小說中的人類形象可以說反映了人類眾生百態(tài),有心地善良視狗如朋友甚至生身母親的洛堅舅舅;有為了自己的仕途命運而殺狗,并分食狗肉的貢托父親及王組長和打狗隊員們;有自己在領導那里受了氣卻只能對狗發(fā)泄的主人;有打死老狗后卻因為無處安置狗尸而寢食難安的甲貝。通過對狗和人的不同塑造,可以看出德本加筆下,狗最終的結局都是死亡。而人類因為狗的死亡受到了懲罰,有的說不出話,有的搭上性命,有的寢食難安、噩夢纏身。從這些結局可以看出,藏族作家德本加小說在反映一定俗世倫理世界的同時,強烈喚醒人類建立生態(tài)倫理世界的覺醒,德本加的倫理書寫描述著一種奇幻生活,他在這種神秘氛圍中進行靜態(tài)的倫理敘事。

    結 語

    生態(tài)文學與生態(tài)批評成為近年學術研究的熱點領域及方法,人與自然、人與動物的關系也成為我們當今社會關注的熱點,由于人類不斷發(fā)展進步,環(huán)境的惡化等一系列問題擺在人類面前,令人類必須進行反思。藏族作家德本加運用藏族人民特有的生態(tài)倫理觀念及生態(tài)智慧,以人與狗之間的一系列故事作為全新視角,使得動物小說的倫理敘事也在少數(shù)民族生態(tài)文學平臺上得以施展。狗是人類最熟悉、最忠誠的朋友,描寫人類與狗之間關系的題材,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chǎn)生了強烈的反思,起到了喚醒自然生命意識的作用。同時,德本加小說中反映獨特的話語道德與倫理敘事風格,體現(xiàn)了藏族在自然崇拜與佛教思維雙重影響下所形成的關于人性的思考,對于人與狗的區(qū)別進行了發(fā)人深思的拷問。德本加“狗系列小說”飽含對生態(tài)倫理世界濃厚的祈望,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更為廣闊的反思空間。

    [1]《人生歌謠》是德本加小說的漢譯本,共收錄其18篇具有典型意義的小說作品。德本加著,萬瑪才旦譯,由青海民族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

    [2][3][4][6][7]德本加著.人生歌謠[M].萬瑪才旦譯.西寧:青海民族出版社,2012:169,172,196,35,194.

    [5]謝有順.中國小說的倫理敘事[M].南昌: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4.

    猜你喜歡
    母狗藏族倫理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對茶葉情有獨鐘
    創(chuàng)造(2020年5期)2020-09-10 09:19:22
    護生眼中的倫理修養(yǎng)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00
    《演變》《藏族少女》
    青年生活(2019年14期)2019-10-21 02:04:56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討
    “兇惡”的母愛
    騙你是狗
    醫(yī)改莫忘構建倫理新機制
    婚姻家庭法的倫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拜城县| 临清市| 齐齐哈尔市| 松阳县| 冷水江市| 鲁甸县| 辛集市| 九寨沟县| 岳普湖县| 饶阳县| 甘泉县| 鹤峰县| 漳浦县| 兴海县| 朔州市| 香格里拉县| 临潭县| 德保县| 嘉定区| 平江县| 芮城县| 临沭县| 梓潼县| 岳普湖县| 五峰| 晋州市| 湖北省| 吴江市| 固镇县| 周口市| 聂拉木县| 当阳市| 海城市| 德阳市| 元谋县| 宁城县| 阳朔县| 仁化县| 丰宁| 贡嘎县|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