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玲
春天,教學樓前的月季花圃旁鉆出一棵杏樹,柔柔弱弱的身軀,伴著微風輕輕搖曳。同學們對這小生命的誕生十分驚喜,圍著它嘰嘰喳喳地議論,想著它滿樹花開,盼著它果實累累。此后,同學們也不忘給它澆澆水,除除草,捉捉蟲。
夏天的一個深夜,電閃雷鳴,暴雨狂風,小杏樹受到嚴重的摧殘。第二天早晨同學們早早地來到學校,看到它可憐巴巴地匍匐在地,滿身泥沙。
“這下完了,可憐的小杏樹?!币粋€同學說,“我們幫幫它吧。”于是,幾個同學小心地把它扶起來,在周圍囤上一些土,在四周還圍上一圈青磚。杏樹奇跡般地活下來了,而且茁壯地成長。
兩年后,樹干已經有碗口粗細,枝繁葉茂,像一把撐開的傘。春天來了,鮮花朵朵,蜂蝶飛舞。師生們圍著它,議論著,不自覺地佩服起杏樹頑強的精神來。
美術老師常常帶同學來到樹旁寫生。老師說:“不僅要畫出它茁壯的姿態(tài),還要表現出它與命運抗爭、不屈不撓的品格。”語文老師也會把它當成學生學習的典范,教育學生做一個強者。
班里有個學生叫東東,讀四年級時,父親因車禍撒手人寰,母親不甘生活重壓改嫁他鄉(xiāng)。東東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爺爺奶奶在村里開了個百貨店,每天會有一些收入,生活勉強過得去。爺爺奶奶可憐他無父無母,因此百般呵護,好吃好喝的總是先讓他吃。在爺爺奶奶的照顧下東東健康地成長著。天有不測風云,東東讀初中一年級時的一個夏夜,晚飯后,奶奶和鄰居出去散步,被疾馳而來的客車撞出老遠,沒等救護車到來,就命葬黃泉了。
沒了奶奶的疼愛,家里像塌了天。爺爺失去了主心骨,東東也沒有了生活動力,悶悶不樂,精神萎靡,丟了魂一樣。下課了,別的孩子飛出去玩耍,他卻躲在教室偷偷地落淚。班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一天,放學后,晚霞照在杏樹上,越發(fā)精神。班主任和東東在杏樹前促膝談心,給他講杏樹成長的坎坷故事,老師說:“一棵小樹尚知道與困難抗衡,不屈服于命運,何況人呢?”老師苦口婆心地講,東東認認真真地聽,終于心里敞亮了。他擦干眼淚,挺起胸脯,發(fā)誓要做個強者,活得像一棵杏樹。從此,東東皺起的眉頭舒展了,性格變得開朗了,學習勁頭也足了。每天,他除了努力學習外,還幫爺爺做些家務,節(jié)假日和爺爺一起到鋪子里賣賣貨。
初三畢業(yè)考試,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升入縣重點中學。畢業(yè)聚會上,東東感謝老師在他人生失去目標時對他的啟迪,同時,還念念不忘讓他走出困境,激勵他前進的那棵杏樹。
活成一棵杏樹,像杏樹那樣充滿自信,面對生活的磨難不低頭,迎著風雨茁壯成長,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編輯/張金余 劉偉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