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耀春 山西省大同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037000
抑郁癥又稱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1]。隨著社會生活壓力的增加,抑郁癥在我國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出升高的趨勢,這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但是,隨著新型抗抑郁藥物的不斷問世,使得抑郁癥的治療也取得了一定成效,這給患者帶來了希望。米氮平是一種最新研發(fā)的抗抑郁癥治療藥物,它同時具有去甲腎上腺素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抗抑郁的作用機理,因而受到了醫(yī)學界的廣泛關(guān)注。為進一步探討米氮平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療效以及安全性,選擇2011年7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療的90例抑郁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分別給予米氮平與氟西汀進行臨床對比分析,觀察其臨床治療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7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抑郁癥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抑郁癥診斷標準,患者的HAMD評分均在18分以上,均排除有嚴重軀體疾病和腦器質(zhì)性疾病、藥物或酒精過敏史、妊娠或哺乳期婦女,均無嚴重的自殺觀念和自殺行為。將9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采用米氮平治療)和對照組(采用氟西汀治療)各45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1例,女24例;年齡19~58歲,平均年齡30.4歲;病程1~13個月,平均病程5.1個月。對照組患者中男20例,女25例;年齡18~61歲,平均年齡31.2歲;病程0.5~14個月,平均病程5.6個月。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不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治療1周前均未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藥與抗抑郁藥。觀察組45例患者給予米氮平治療,起始劑量為15mg/d,經(jīng)治療觀察兩三天后若患者無明顯效果可增加劑量至30mg/d,治療期間最大劑量為45mg/d,平均劑量為30.65mg/d;對照組45例患者給予氟西汀治療,起始劑量為20mg/d,治療兩三天后若無明顯效果可增加劑量至30mg/d,治療期間最大劑量為40mg/d,平均劑量31.23mg/d。兩組患者在服藥過程中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藥物及心境穩(wěn)定藥物,兩組患者治療6周,觀察其臨床效果。
1.3 療效判定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均經(jīng)HAMD和TESS測量;在治療后的第1周、第2周、第4周、第6周分別進行HAMD和TESS測量。根據(jù)HAMD減分率分為四級:減分率≥75%為痊愈;減分率≥50%為顯效;減分率≥25%為有效;減分率<25%為無效。副反應(yīng)采用TESS量表進行評定。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差異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的HAMD評分比較 見表1。觀察組采用米氮平進行治療,在治療1周末開始起效,而對照組在治療2周末開始起效,在治療的第1周、第2周兩組的HADM評分減分率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在治療的第4周、第6周兩組的HADM評分減分率無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兩組患者在治療6周后與治療前相比,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的HAMD評分比較結(jié)果±s)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的HAMD評分比較結(jié)果±s)
?
2.2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45例患者治療6周后,痊愈23例(占51.11%),顯效13例(占28.89%),有效7例(占15.56%),無效2例(占4.44%),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56%;對照組45例患者治療6周后,痊愈22例(占48.89%),顯效12例(占26.67%),有效8例(占17.78%),無效3例(占6.67%),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33%。兩組比較不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但是觀察組采用米氮平治療效果要略好于對照組(采用氟西汀治療)。
2.3 兩組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yīng)比較 觀察組采用米氮平治療,常見副反應(yīng)為頭暈、嗜睡、身體乏力;對照組采用氟西汀治療,常見的副反應(yīng)為失眠、多汗、便秘、惡心、食欲減退等,兩組藥物副反應(yīng)比較輕微,無需處理,均自行消失。在治療6周后采用TESS進行評分比較,兩組之間差異不明顯,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疾病,臨床上可以發(fā)現(xiàn)患者心境低落,常常與其所處的環(huán)境不相稱,患者情緒低沉若不加以節(jié)制,可向更糟糕的情緒發(fā)展,產(chǎn)生過度的自卑抑郁,甚至是悲觀厭世,產(chǎn)生自殺企圖或行為,對患者及其家庭產(chǎn)生嚴重影響。抑郁癥可以表現(xiàn)為單次或反復(fù)多次的抑郁發(fā)作,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心境低落、思維遲緩、意志活動減退、認知功能損害以及生理上的相關(guān)癥狀等。隨著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抑郁癥的研究不斷深入,各類抗抑郁藥物不斷被研發(fā)出來,這給患者的治療帶來了希望。
米氮平是一種屬于去甲腎上腺素能和特異性5-羥色胺能的新型抗抑郁藥物,有關(guān)研究人員表明,米氮平不僅具有良好的抗抑郁和抗焦慮作用,而且藥物不良反應(yīng)小,安全性高,這對于中重度抑郁癥患者的短期治療和維持治療具有十分顯著的療效[2]。氟西汀是一種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型的抗抑郁藥,在臨床中比較常用。本組資料中,將米氮平與氟西汀進行臨床比較,結(jié)果顯示兩種藥物的治療效果并無顯著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但是米氮平起效快,副反應(yīng)少而且輕,綜合治療效果相對高于氟西汀。觀察組患者在服藥期間,常見的不良反應(yīng)有嗜睡、體重增加和頭暈等,但基本上都屬于輕度、一過性,隨著用藥時間的繼續(xù)而逐漸消失,副反應(yīng)不會受到米氮平劑量增加的影響[3]。
綜上所述,米氮平與氟西汀治療抑郁癥的臨床療效相差無幾,但是米氮平作為一個具有獨特作用機理的新型抗抑郁藥,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等優(yōu)點,同時對于抑郁引發(fā)的焦慮和睡眠障礙具有顯著的改善作用,值得臨床上進一步推廣應(yīng)用。
[1] 李杰.米氮平與氟西汀治療抑郁癥對比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24):5840-5841.
[2] 馬志根,周長鳳.米氮平與氟西汀治療抑郁癥的對照研究〔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1,23(18):2233-2234.
[3] 余新良.米氮平與氟西汀治療抑郁癥對照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2,15(7):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