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一位事業(yè)非常成功的鹽商到寺廟里對大師說:“大師,在別人眼里,我是一個成功的人,可我為什么開心不起來呢?”“那肯定有煩心的事?!贝髱熜χf。“大師,雖然這些年我做生意總體算是盈利,可各路鹽貨不是被賊人搶,就是遇上價格下降……反正每天都有煩心事。”鹽商大吐苦水。大師帶著商人來到禪房外,點燃了一堆火,對商人說:“施主,你的生意就如這堆火?!贝丝蹋饎菡?,大師對商人說:“施主,這堆火現(xiàn)在很旺,代表著你的高興,可這堆火到底有沒有煙呢?”商人一笑:“肯定有煙了,只是煙很細微,看不見而已?!贝髱煆呐赃吥脕硪话褲癫?,放在火堆里,此時,濃煙四起。大師對商人說:“施主,你看見煙了嗎?”商人又一笑:“大師玩笑了,現(xiàn)在濃煙四起,看得很清啊?!薄澳鞘欠窨匆娀鹆四??”商人立即回答說:“當然有火了,只是火勢不旺而已。”大師笑了:“在濃煙最密,你最煩心的時候,依然有火,依然有高興的事?!?/p>
(改編自程剛《高興是火,煩心是煙》)
[品 讀]
一、事物總是相輔相成又融合難分的?!案吲d是火,煩心是煙。生活總是一邊點著火,一邊冒著煙,高興的時候有煩心,煩心的時候有高興。”大師的話道出了事物間的這種哲理,它告誡我們:看事物不能絕對化,調(diào)節(jié)心情要有正確的思維方法。
二、煩惱都是自找的。那位鹽商事業(yè)成功,遇到盜賊搶鹽,鹽價降低,都是小事,何必煩惱,換個角度想,出現(xiàn)這些事情是正常的,恰好可以促使自己時刻保持警醒,想出辦法應對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三、做事要看大節(jié),看主流。鹽商的生意總體是盈利的,這就是主流。做生意,賺賺賠賠是常態(tài),俗話說,沒有整年不漏的房子。倘若世上的好處都由自己得到,那才是真正應該憂慮的事了。
[適 用 話 題]逆境與順境;利與弊;換個角度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