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垂超
三國時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道:“蓋文章,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辈恍嘀恼率呛笕藢W習前人智慧的重要載體,是前人遺饋給后人的精神食糧,是人類勇往直前的不竭動力。不朽之文章來源于不朽之作者,它的身后也站著不朽之出版者。
朽與不朽之間,視覺距離是一字之隔,歷史距離是數年百年乃至千年萬年,心理距離是宇宙之大,行動距離是每年的三百六十五天。于出版者講,他們身處不一,終歸兩類,一為朽,一為不朽。然而不朽之出版者,能名留青史者寥如辰星,更多的,也是一直為我所敬仰的,是那些甘為人梯的無名氏。這些不朽之出版者之所以能不朽,是因為他們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或編輯出版了不朽之文章,或寫作發(fā)表了不朽之文章。
那何為“不朽”呢?我個人以為:應眾民一時之需,一世之需,數世之需,萬世之需,皆為不朽。能應眾民一世之需、數世之需、萬世之需者,是大不朽,需有大智者方能任之。應眾民一時之需,是不朽,大智者能任之,小智者亦能任之。以此反觀我個人所思所為,私下自評,離不朽相距甚遠;以此評價《出版廣角》,不朽屬當。
末了,以《出版廣角》2013年10月合刊為例,提幾點建議:一是封面推薦篇目應是本期的重磅文章,數量也可增至五篇左右;二是目錄頁不宜再薦重點篇目,兩頁為宜;三是欄目名稱應遵循內容第一原則;四是學術類文章插圖不宜多,不宜大;五是少數題目不宜出現“淺”類的字詞;六是正文中不宜獨字成行。
?!冻霭鎻V角》成就大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