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琳 韓 悅 姚文清
遼寧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 沈陽 110005
臨床觀察
遼寧省2009~2012年預防接種后死亡病例分析
常 琳 韓 悅 姚文清
遼寧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 沈陽 110005
目的分析遼寧省2009~2012年接種疫苗后死亡病例,評價預防接種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描述性方法對全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AEFI)監(jiān)測信息管理系統(tǒng)中報告的遼寧省2009~2012年預防接種后死亡病例進行分析。結果2009~2012年遼寧省共報告預防接種后死亡病例5例,均為與預防接種無關的偶合癥。其中,4例為<1歲的嬰兒,3例在接種當天死亡,4例通過尸體解剖明確了死因。結論與預防接種無因果關聯(lián)的偶合癥為預防接種后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尸體解剖和個案調(diào)查是評估死亡與預防接種因果關系的關鍵。
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死亡;分析
預防接種是控制傳染病最經(jīng)濟、有效的方法。我國從1978年實施免疫規(guī)劃以來,疫苗可控制傳染病的防控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績。但是隨著疫苗可控制傳染病發(fā)病率的持續(xù)降低,疫苗接種后的不良事件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特別是疫苗接種后的死亡事件經(jīng)常被媒體當做熱點話題進行炒作,這對免疫規(guī)劃工作的正常開展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目前,對預防接種后死亡病例的分析,主要以個案報道為主,為進一步探討疫苗接種后死亡病例的發(fā)生特征,本研究對遼寧省2009~2012年預防接種后死亡病例系統(tǒng)分析如下。
1.1 死亡病例資料來源
通過全國AEFI監(jiān)測信息管理系統(tǒng)下載所有轉(zhuǎn)歸為死亡病例的基本資料,收集各病例的調(diào)查診斷報告,得到具體的預防接種、發(fā)病、死亡、尸體解剖資料和最終分類。
1.2 方法
使用微軟電子表格(Microsoft Excel)文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對預防接種后死亡病例的特征進行流行病學分析。
1.3 偶合癥定義
按照《全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方案》規(guī)定[1],偶合癥是指受種者在接種時正處于某種疾病的潛伏期或者前驅(qū)期,接種后巧合發(fā)病。
2.1 基本情況
2009~2012年遼寧省共報告預防接種后死亡病例5例,2009年發(fā)生3例,2010和2011年各發(fā)生1例,2012年沒有死亡病例報告。其中4例為小于1歲的嬰兒,1例2歲;男性2人,女性3人。均為農(nóng)村地區(qū)病例(表1)。
表1 遼寧省2009~2012年預防接種后死亡病例基本情況
2.2 疫苗和預防接種組織實施情況
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報告的5例死亡病例,接種的疫苗均有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所簽發(fā)的生物制品批簽發(fā)報告,接種過程符合《預防接種工作規(guī)范》要求,儲存和運輸疫苗的溫度在說明書要求范圍之內(nèi)。
2.3 接種、發(fā)病和死亡情況
報告的預防接種后死亡病例有2例為同時接種了百白破和脊髓灰質(zhì)炎減毒活疫苗,其余3例分別接種乙肝(酵母)疫苗、麻疹減毒活疫苗和乙腦減毒活疫苗;有3例在接種后1天內(nèi)發(fā)病死亡;4例進行了尸體解剖(表2)。
由于6歲以下兒童除存在禁忌癥外,均需接種常規(guī)免疫規(guī)劃疫苗,共需接種22劑次,而且主要集中在0~1歲時接種,需接種13劑次,每劑次疫苗之間基本需間隔1個月,而1歲以內(nèi)嬰兒又是死亡率較高的人群,遼寧省2011和2012年《衛(wèi)生統(tǒng)計年鑒》中統(tǒng)計遼寧省部分城市1歲以內(nèi)嬰兒年死亡數(shù)分別為360和349例,據(jù)此推斷全省1歲以內(nèi)嬰兒年死亡數(shù)更多,平均每天均有嬰兒死亡。死亡與預防接種存在時間上關聯(lián)的可能性極大,一旦發(fā)生,死者家屬往往首先懷疑疫苗接種為死亡的主要原因。
遼寧省2009~2012年共報告疫苗接種后死亡病例5例,主要為<1歲的嬰兒(4例),與上海市2006~2008年的分析結果[2]一致。死亡時間距離疫苗接種從1~96小時不等,特別是有3例發(fā)生在24小時之內(nèi),值得重點關注。通過尸體解剖或臨床表現(xiàn)判斷,其中2例死亡原因為窒息,其他分別為房間隔缺損導致急性循環(huán)功能障礙、腸炎導致感染中毒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死亡原因與《2013中國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統(tǒng)計年鑒》中順位靠前的嬰兒死亡原因基本一致,且涉及到消化、呼吸和心血管等多系統(tǒng)。所接種的疫苗既有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又有兩種同時接種,以上可看出,疫苗種類和死亡原因均沒有明顯聚集性分布特征。經(jīng)過調(diào)查,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過程也均符合《預防接種工作規(guī)范》[3]要求。
報告的5例病例有4例通過尸檢明確了死因,可推斷死亡與預防接種無因果關聯(lián),使家長認識到患兒的死亡確實與疫苗接種無關,基本沒有對免疫規(guī)劃工作造成影響。提示一旦發(fā)生疑似預防接種后死亡情況,調(diào)查人員不但應對事件經(jīng)過進行詳細調(diào)查,同時還應及時建議家屬對死者進行尸檢。綜上,報告的死亡病例與預防接種只存在時間關聯(lián),沒有因果關聯(lián)。詳細的調(diào)查和尸體解剖為正確處理預防接種后死亡事件的關鍵。
表2 遼寧省2009-2012年預防接種后死亡病例接種、發(fā)病、死亡、尸檢情況
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5例死亡病例均來自農(nóng)村地區(qū),提示地區(qū)整體醫(yī)療水平落后、家長文化水平低導致的對嬰兒護理不當可能是造成死亡的原因。
[1]全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jiān)測方案[S]. 北京:衛(wèi)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2010.
[2]胡家瑜,黃卓英,陶黎納,等. 上海市2006~2008年預防接種后死亡病例分析[J]. 中國疫苗和免疫,2010,16(2):165-168.
[3]預防接種工作規(guī)范[S]. 北京:衛(wèi)生部,2005.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Death Cases After Vaccination in Liaoning,2009~2012
CHANG Lin HAN Yue YAO Wenqing Liaoning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Shenyang Liaoning 110005,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Liaoning province 2009 ~ 2012 after vaccination deaths, safety evaluation of preventive inoculation.MethodsThe death data during 2009~ 2012 were exported through the National AEFI Information System. Descriptive methodology was employed for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ResultsDuring the period of 2009~2012,Liaoning province reported a total of 5 cases of deaths after vaccination. In these 5 cases,there were 4 infants less than 1 year old,3 cases died on the day of immunization. 4 of them found the cause of death through autopsy. Nevertheless all of them were Coincidental Illness.ConclusionCoincidental Illness was the most major reason of the death after immunization,the key link of causality assessment is autopsy and investigation.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Death,analysis
R186
B
1674-9316(2014)19-0008-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4.1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