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形勢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探析

    2014-02-12 14:02:26張偉馬斌
    臺州學院學報 2014年4期
    關鍵詞:理想信念教育學生

    張偉馬斌

    (臺州學院,浙江 臺州 318000)

    新形勢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探析

    張偉馬斌

    (臺州學院,浙江 臺州 318000)

    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過高,往往會形成空中樓閣。教育要提高有效性,必須回歸生活,貼近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注重人文性、層次性和生活化的原則,把理想信念教育與大學生的專業(yè)發(fā)展和日常生活結(jié)合起來,把個人理想、近期目標與社會理想和長期目標結(jié)合起來,使教育落地生根、發(fā)芽生長。

    理想信念;實效性;生活世界

    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上海汽車集團考察時指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貴在堅持知行合一,堅持行勝于言,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⒕唧w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個人都能感知它、領悟它,內(nèi)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實際行動。價值觀是理想信念的核心內(nèi)容,在當前經(jīng)濟全球化、信息網(wǎng)絡化背景下,多元多樣多變的文化沖突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帶來嚴峻挑戰(zhàn),加上理想信念教育的內(nèi)容和形式過于抽象化、表面化,脫離學生和社會實際,使得很大一部分學生理想信念模糊,不利于他們的成長。

    一、理想信念教育的現(xiàn)狀分析

    當前,大部分高校能從國內(nèi)國際的大環(huán)境,以及人才養(yǎng)的目標出發(f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的重要內(nèi)容,通過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大學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而奮斗。很多高校把這一主題貫穿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形勢政策課,演講征文比賽和其他各類活動之中,活動雖然收到一定成效,但總體上缺乏實效性,它受到多種因素制約。

    遭遇多元文明沖擊,主流意識形態(tài)被弱化。經(jīng)過快速發(fā)展期,改革已進入“深水區(qū)”,社會結(jié)構(gòu)和利益格局都發(fā)生了深刻變革。新網(wǎng)絡媒體的興起,更是推動了信息傳播的全球化浪潮。世界各國不同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質(zhì)文明在沖撞和磨合中,走向交匯與融合,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學生對社會和人生的看法,改變他們的價值取向。目前,很多學生在價值追求上有世俗化、功利化和碎片化傾向,他們對自身未來的發(fā)展缺乏科學認知。

    說教代替現(xiàn)實分析,思想教育缺乏說服力。雖然教育部把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大學的公共基礎課,并規(guī)定了課時數(shù),但教育效果不盡人意,有65%的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缺乏興趣。他們認為思政課教學目標的設定過高,教學內(nèi)容教條化、表面化,教學方法單一化、形式化。大而空的理論和抽象化的說理,沒有和學生以及社會的現(xiàn)實問題結(jié)合起來,不能有效地解決他們的人生困惑,不能合理地解釋社會上的一些政治現(xiàn)象,以及老百姓普遍關注的問題,理論與實際脫節(jié)。

    理論研究缺乏創(chuàng)新,不能有效指導教育實踐。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廣大人民團結(jié)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報告中明確提出,哲學社會科學要創(chuàng)新體系,推進馬克思主義時代化和大眾化,然而,部分研究者只是為研究而研究,沒有從解答時代課題的角度出發(f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zhuǎn)變觀念;沒有從經(jīng)濟大

    變革,科技大發(fā)展,文化大繁榮的時代背景出發(fā),立足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實際,對理想信念教育的實際效果進行反思。從根本上講,部分研究人員對科學發(fā)展觀的“人本”理念缺乏深入理解,對人的精神屬性和生活世界缺乏深刻把握。因此,在教育目標設定、教育路徑選擇、教育改革的方式上,沒能做到與時俱進,始終無法走出傳統(tǒng)教育的困境。

    二、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論邏輯

    在馬克思看來,社會發(fā)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人的全面、充分、自由的發(fā)展,這與科學發(fā)展觀的內(nèi)涵是相吻合的??茖W發(fā)展觀為教育指明了方向,它要求我們在設定教育目標時,應從人的發(fā)展出發(fā),從人的物質(zhì)屬性和精神屬性出發(fā),關注人的現(xiàn)實需求。理想信念教育也是如此。

    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很關注人的實際需要,強調(diào)教育要從“人本”出發(fā)。他在《論語·子路》中提出,先讓老百姓富裕起來,再去教育他們。[1]之后,孟子和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也有類似觀點。他們都認為教育要建立在物質(zhì)的基礎上,先解決老百姓眼前的需求,再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和精神境界,從實然走向應然。這符合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也符合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律。同樣,對于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教育者也應該關注他們的現(xiàn)實問題,比如學業(yè)、就業(yè)、思想和情感等問題。幫助他們實現(xiàn)個人的近期目標,堅定他們的規(guī)劃自信和成長自信,進而引導他們樹立遠大理想。

    這一點,在胡塞爾的生活世界理論中也可以得到印證。胡塞爾在他的《歐洲科學的危機和超驗現(xiàn)象》中指出,生活世界首先是對于人的現(xiàn)實世界,是一種實然的客觀存在,任何時候都是先在的以及最終奠基的世界,具有現(xiàn)實性、具體性和復雜性,那些理想的科學世界以及其它的各種思想構(gòu)成物不過是建立在生活世界前科學的經(jīng)驗和思想活動之上的主觀性成就。[2]根據(jù)胡塞爾的觀點,我們認為理想信念是基于現(xiàn)實生活而指向未來的追求,是基于當下的不斷超越。換句話說,應然層面上的這種構(gòu)建性的回歸,必須奠基于客觀的實然的生活世界的基礎上,失去實然的支撐,這種應然層面的構(gòu)建性回歸將流于虛空、形式和無效的空想。[3]

    三、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施原則

    如果說理論邏輯的分析,可以堅定我們的方向與目標,那么實施原則的科學選擇就像路標和導航,可以正確指引我們盡快到達目標。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應該堅持“兩性一化”的原則。

    第一,人文性。《辭?!分羞@樣解釋:“人文指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xiàn)象。”我們知道文化是人類、一個民族、一個人群共同的符號、價值觀及其規(guī)范。通常我們所說的人文精神中的“人文”,指的是先進的價值觀及其規(guī)范,集中體現(xiàn)為尊重人的價值,尊重人的個人利益,包括物質(zhì)利益和精神利益。大學時期,學生的主體性和主體間性不斷增強,他們在關注社會發(fā)展的同時,也日益關注自身的發(fā)展,在價值追求上更具獨立性、自主性和選擇性。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堅持人文性,就是要求我們充分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選擇,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給予他們更多的人文關懷。堅持人文性,對于青年學生而言,就是要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規(guī)范。

    第二,層次性。受遺傳基因、成長環(huán)境影響,每個人的發(fā)展經(jīng)歷都有各自特點,他們的認知水平、能力水平、情感體驗和價值取向具有個體差異性。教育者應尊重這種差異性,從實際出發(fā),分類制定教育目標和設置教育方案,在教學內(nèi)容和和教學方法的選擇上盡可能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這種個性化的教育目標,最大的好處就是始終處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的能力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第三,生活化。理想信念教育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它是價值觀的靈魂,是年復一年沉淀下來的道德規(guī)范和習慣規(guī)范,是人在社會認知基礎上更高層次的目標追求。因此,理想信念教育需要融入到學生的生活和專業(yè)學習之中。在潛移默化的情況下,春風化雨,讓那些優(yōu)秀的文化元素進入學生的血液,成為學生精神生命的一部分。教育的生活化,就是要讓教育處于無痕化的狀態(tài)。因此務必要做到兩個個結(jié)合,即教育與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相結(jié)合,教育與學生的成長成才相結(jié)合。這需要教師的全員參與和全程化引導。

    四、理想信念教育的載體選擇

    大學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走向成熟的階段,學習和人際交往是大學生活的主要內(nèi)容。在學業(yè)方面,他們希望拿到獎學金,參加各類科研項目,在各類競賽中獲獎,為將來尋找一份滿意的工作奠定基礎;在人際交往方面,他

    們希望被人接納,受人尊重,同時也愿意付出,積極參加各類志愿活動。大學生的這些理想目標是樸素、現(xiàn)實和可感的,既指向未來,又立足當下。因此,教育者要將理想信念教育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以專業(yè)發(fā)展與職業(yè)規(guī)劃為導航,以文化引領和學風建設為抓手,由低到高,由近及遠,幫助學生在實現(xiàn)個人理想的同時,引導他們樹立崇高的社會理想。

    一是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實效性。首先,我們要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思政課在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們要探索有效的途徑和方法,讓教育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提升教育的引導功能。我們可以編寫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征集一批精品教案,探索小班化的教學方式,加強師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課程改革中要強調(diào)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這方面,美國高校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課堂上,教師一般不講解教材內(nèi)容,而是提出問題,讓學生運用書本中的概念和觀點解決現(xiàn)實問題,學生常常以小組的方式展開討論,最后進行小組匯報。期間,教師非常鼓勵學生提出有創(chuàng)意的觀點。這樣的學習方式既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精神。

    其次,要把課堂教學和實踐環(huán)節(jié)結(jié)合起來。探索“院校+基地”的教學模式,建立一批實踐體驗基地,組織學生到基地開展實地考察、社會調(diào)查、志愿服務和公益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認識世界,認識國情,確立目標,完善自我。學校要把社會實踐納入教學計劃,規(guī)定學時學分,提出時間和要求;學校要重視教師對活動的指導,把教師指導大學生社會實踐計入工作量,作為考評的重要依據(jù)。

    二是做好生涯規(guī)劃,實現(xiàn)人生價值。我們要以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就業(yè)指導課為基礎,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在教育過程中,我們要按分層分類的實施原則,加強個性化教學和體驗式教學。

    首先,要重視大學生的職業(yè)教育。在低年級對學生進行成才教育、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意識教育;高年級對學生進行就業(yè)觀、就業(yè)能力教育。通過系統(tǒng)的生涯規(guī)劃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工作,對自身發(fā)展做出科學決策。其次,要加強大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我們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創(chuàng)業(yè)計劃大賽、生涯規(guī)劃大賽、開放性項目、畢業(yè)設計實物制作,以及其它各類學科競賽,讓同學們在成功的體驗中,堅定理想和信念。鼓勵他們多參加人文大講堂、社團文化節(jié)和團支部文化賽等活動,不斷提高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為他們未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重視大學生的職業(yè)規(guī)劃,其重要意義在于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好近期目標和長遠目標之間的關系、個人理想與社會共同理想之間的關系,把實現(xiàn)個人的夢想和國家的夢想有機結(jié)合起來。

    三是走近先進典型,與信仰對話。我們可以借助重大紀念日開展活動,用身邊的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教育和感染學生。比如,浙江臺州學院宣傳部、團委以紀念“五四”95周年為契機,開展“與信仰對話”——重大先進典型校園訪談活動。學校專門邀請了全國“最美警察”阮林根、“全國邊防服務模范基層單位”臺州邊防檢查站的官兵走進校園,與學生面對面交流。阮警官功成名就后仍扎根社區(qū),心系百姓,為民奔走;臺州邊防檢查站官兵克服各種艱苦環(huán)境,恪盡職守,愛民興港,他們鮮活的事跡引起師生強烈共鳴?;顒忧埃型瑢W這樣說:“曾經(jīng),我們一次次問自己,我們要怎樣的生活?我們?yōu)槭裁炊鴬^斗?第一次我們緊張地等待,等待與信仰的對話。”活動結(jié)束后,很多同學感嘆“我們深深地為軍人的鐵骨錚錚所折服,更被他們不畏艱險、任勞任怨的無私而感動。正是他們的堅持信仰,才有我們的安定生活”。

    走近典型,學習典型,弘揚典型,是培育青年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渠道。事實上,我們還可以在校園里選擇一批身邊的典型人物,建設一批文化長廊,以他們的言行激勵更多的同學為理想而奮發(fā)前行。

    四是建設好媒體平臺,加強線上輔導。新興媒體的出現(xiàn),改變了人們的閱讀方式和閱讀習慣。通過網(wǎng)絡關注時政,瀏覽新聞,討論人生已經(jīng)成為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學生了解社會,認識世界,樹立價值觀的重要渠道。高校要根據(jù)這一變化及時整合資源,宣傳部門與信息部門要加強合作,充分利用網(wǎng)絡方便、快捷、全覆蓋的特點,建設好融思想性、趣味性、服務性于一體的主題教育網(wǎng)站,開辟“人生導航”、“時政熱點”、“校園熱播”、“我身邊的榜樣”等特色欄目,加強網(wǎng)上互動,弘揚正能量。此外,還要鼓勵學校領導、教學名師、優(yōu)秀輔導員開通微信、微博,建立微信圈、微博群,通過精神生命的對話,把虛擬之網(wǎng)變成感情之網(wǎng)、心靈之網(wǎng)。用我們真誠的心去點燃學生的成才夢和就

    業(yè)夢,進而把理想化為行動。

    五是重視寢室文明建設,構(gòu)建和諧家園。公寓是學生的第一社會、第二家庭、第三課堂,公寓文明建設對學生的成長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一個同學在寢室中的衛(wèi)生習慣、安全意識、學習態(tài)度和人際關系狀況直接影響到他將來的發(fā)展。因此,我們要重視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融教育與生活之中,通過文明寢室建設,引導學生成人成才。

    在公寓文明建設方面,浙江溫州某大學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他們把學生公寓分成三個學區(qū),之所以叫“學區(qū)”,因為公寓是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和做事的地方。學校給每個學區(qū)配備了專職書記和副書記,下設綜合辦公室、學生心理與資助發(fā)展中心,黨團建辦公室,學生宿舍管理與服務中心。學生在公寓中的表現(xiàn)與各類獎學金的評比、省校友的評比、學生黨員的發(fā)展等相結(jié)合。每幢樓建立了學生自治委員會、團總支和黨員服務站。學區(qū)充分發(fā)揮黨員和學生干部的作用,樓長、層長和寢室長均由學生來擔任,每個月評選學區(qū)之星和樓棟之星。學區(qū)還十分重視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包括微課堂、微心情、微創(chuàng)意、微公益、微分享等。在給每個寢室配備導師的同時,學區(qū)還開辟“寢室導師加油站”,邀請教育專家、社會知名人士,就情感、家庭、學業(yè)、人際等問題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共話困惑與喜悅,暢談青春與夢想,點亮學生心燈,分享人生感悟,為學生將來幸福的生活奠定基礎。

    習近平曾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薄耙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對了,就要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同樣,作為教育者,我們更要讓學生知道自己是誰,想去哪里,怎么去。在科學發(fā)展觀的指導下,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從生涯規(guī)劃和生活點滴入手,幫助學生實現(xiàn)近期目標和個人理想,進而引導學生樹立長期目標和遠大理想。以執(zhí)著的信念、優(yōu)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創(chuàng)造自己精彩的人生。

    [1]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143.

    [2]張雙鳳,張群君,陳兆亮.主客體的復歸:教育回歸生活的本真追求[J].當代教育科學,2009(17):6-8.

    [3]檀傳寶.班建武.實然與應然:德育回歸生活世界的兩個向度[J].教育研究與實踐,2007(02):4-6.

    A Probe on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at the New Stage

    Zhang Wei,Ma Bing

    (Taizhou University,Taizhou,Zhejiang 317000)

    It needs to avoid over-high requirements on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Effective education has to be insisted on principles of humanity,hierarchy and life,be close to students’practical thought and life,and integrate personal dream and short-term goal with social ideal and long-term goal.Thus,effective ideal and belief education can be developed combining with students’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daily life experience.

    ideal and belief;effectiveness;living world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4.04.022

    2014-05-29

    張 偉,男(1968- ),浙江仙居人,副教授,從事黨建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馬 斌,男(1980- ),浙江臨海人,浙江臺州學院保衛(wèi)處副處長,助理研究員,從事教育管理工作和研究。

    猜你喜歡
    理想信念教育學生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理想信念是“政治靈魂”
    當代陜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詮釋理想信念的寫作追求
    回族文學(2022年2期)2022-04-15 22:07:47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趕不走的學生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堅定理想信念 錘煉優(yōu)良作風
    人大建設(2017年5期)2017-04-18 12:57:32
    學生寫話
    學生寫的話
    邹平县| 陵川县| 古丈县| 湾仔区| 芦溪县| 上饶市| 泰兴市| 锦州市| 资源县| 齐齐哈尔市| 清丰县| 云梦县| 工布江达县| 辽中县| 大厂| 永吉县| 元氏县| 视频| 铜梁县| 芜湖市| 长泰县| 高台县| 红原县| 五华县| 西华县| 康乐县| 玉树县| 龙井市| 克东县| 布拖县| 永丰县| 滕州市| 西平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宝丰县| 阳泉市| 左权县| 焦作市| 廉江市| 合肥市| 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