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舊唐書·玄宗本紀上》疑義考辨

    2014-02-12 14:02:26尤煒祥
    臺州學院學報 2014年4期
    關鍵詞:玄宗開元尚書

    尤煒祥

    (浙江警察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3)

    《舊唐書·玄宗本紀上》疑義考辨

    尤煒祥

    (浙江警察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3)

    《舊唐書·玄宗本紀》篇幅較長,分上下兩卷?!缎诩o》上卷中存在奪字、形誤、漏句、衍文等差訛,如“苑總監(jiān)鍾紹京”疑奪“苑”字,“推身鞠弭”為“挺身鞠旅”之訛,“靈祗望在”疑為“在望”倒文,“壬申,王琚為銀青光祿大夫”處有漏句,以《資治通鑒》所載為是等,比勘《新唐書》、《唐大詔令集》、《冊府元龜》、《資治通鑒》等史料,予以考辨。以求對中華書局正在修訂中的兩《唐書》有所裨益。

    《舊唐書》;《玄宗本紀上》;疑義;考辨

    唐玄宗是我國歷史上較有作為的皇帝之一,他先是聯(lián)手太平公主誅滅了“韋氏集團”,后又及時識破了太平公主篡權的陰謀,保衛(wèi)了李唐皇朝。登基后,他撥亂反正,勵精圖治,先后任用姚崇、宋為相,使開元盛世成為我國歷史上最鼎盛的時代。然他在位后期也昏庸不堪,寵幸楊貴妃,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最終導致了長達七年的“安史之亂”。從此,唐朝由盛轉衰,一發(fā)而不可收拾。

    《舊唐書·玄宗本紀》篇幅較長,分上下兩卷。上卷從玄宗垂拱元年(685)八月出生東都洛陽始,至開元二十四年(736)。本文亦以此為據(jù),獨立成篇,對其中的差訛進行考辨。鑒于臺灣學者詹宗《點校本兩唐書??庇洝肥珍浟舜箨?978——2008年發(fā)表在期刊雜志上有關兩唐書??钡某晒?,故特地找來比照,凡與詹書重復的成果,一一剔除,尚得數(shù)十條,呈現(xiàn)在此,就教于專家學者。

    遂以庚子夜率(劉)幽求等數(shù)十人自苑南入,總監(jiān)鍾紹京又率丁匠百余以從。[1]166

    按:“總監(jiān)”于文義不明。唐設九成宮總監(jiān)、尚食總監(jiān)等,此當作“苑總監(jiān)”,又稱京都苑總監(jiān)。疑“總監(jiān)”前奪一“苑”字。苑總監(jiān),從五品下。隋唐時,京城及東都洛陽諸宮苑各置總監(jiān)管理,隸司農寺。掌管宮苑內官屬、園地、禽魚果木之事。[1]1888鍾紹京時為苑總監(jiān)。見本書《劉幽求傳》:“及韋庶人將行篡逆,幽求與玄宗潛謀誅之,乃與苑總監(jiān)鍾紹京、長上果毅麻嗣宗及太平公主之子薛崇等夜從入禁中討平之?!保?]303《9新唐書·睿宗本紀》:“進封隆基為平王。朝邑尉劉幽求為中書舍人,苑總監(jiān)鍾紹京為中書侍郎,參知機務?!保?]116

    (?。┗苈勂淦?,先難奮發(fā),推身鞠弭,眾應如歸,呼吸之間,兇渠殄滅。安七廟于幾墜,濟群生于將殞。方舜之功過四,比武之德逾七。靈祗望在,昆弟樂推。一人元良,萬邦以定。為副君者,非此而誰?可立為皇太子。[1]167

    按:此為唐睿宗即位后立平王隆基,即后來的玄宗為皇太子的詔書?!巴粕砭襄簟?,《唐大詔令集》卷二七作“挺身鞫旅”,《全唐文》卷一八作“挺身鞠旅”。疑“推”當是“挺”之形近誤;“鞫”通“鞠”?!熬襄簟?,《漢語大詞典》解釋為盡力平息叛亂,但就此孤例。疑當作“鞠旅”,意為向軍隊發(fā)出出征號令?!对姟ば⊙拧げ绍弧罚骸般`人伐鼓,陳師鞠旅?!薄逗鬂h書·皇甫嵩朱俊傳》:“值弱主蒙塵,獷賊放命,斯誠葉公投袂之幾,翟義鞠旅之日?!碧祈n愈《與鄂州中丞書》:“鼓三軍而進之,陳師鞠旅,親與為辛苦。”均可資佐證。詔書稱在國家危難時刻,正是太子隆基挺身而出,發(fā)號施令。故下文有“眾應如歸”。

    又,“靈祗望在”于文義不通,“望在”不詞,疑

    當互乙作“在望”?!办`祗在望”意謂連神靈都在期待立隆基為皇太子?!短拼笤t令集》正作“在望”。

    文武官三品已下賜爵一級,四品已下各加一階。內外官人被諸道按察使及御史所摘伏,咸宜洗滌,選日依次敘用。[1]170

    按:此為玄宗登基后《大赦制》中的一段文字。然“三品已下”疑當作“三品已上”,“下”當是“上”之誤。緣“三品已下”已含“四品已下”。如“三品已下賜爵一級”,表明“四品已下”不僅進爵,而且還加階。相反三品以上的官員什么都沒有,這在皇上登基之時怎么可能?唐代官場有五種官稱,即分“官”、“職”、“階”、“勛”、“爵”?!半A”為散官階,虛職,但表示等級;“爵”為爵號封邑。《全唐文》收有玄宗《大赦制》一文,正作“文武官三品已上賜爵一級,四品已下各加一階?!保?]140

    又,按唐制,五品以上官員已屬高官,然五品以上之三品,又為一個檔次,如同中書門下三品,實際上已行宰相之職,決非一般五品以上之庶官可以比擬。且三品以上賞賜往往為晉爵。本書《睿宗本紀》:“內外文武官三品已上賜爵一級,四品已下加一階,親皇三等已上加兩階,四等已下及諸親賜勛三轉,天下百姓免今年田租之半?!保?]152“老幼版授,文武官三品已上加一爵,四品已下加一階?!保?]215

    又,“依次敘用”,《全唐文》作“依資敘用”,疑當為是?!百Y”奪“貝”為“次”,為形近誤。下文:“流人移近處,左降官依資敘用,身死貶處者量加追贈。”[1]280《唐六典·中書省集賢院史館匭使》:“后又取前資、常選、三衛(wèi)、散官五品已上子、孫,各有年限,依資甄敘。”[6]280可資佐證。“依資”,依據(jù)資歷也。

    按:“丁卯”,承上指先天二年(713)七月丁卯。先天二年與開元元年為同一年,七月壬戌朔,丁卯為七月六日。然《資治通鑒·唐紀二六》記:“丁卯,上御承天門樓,赦天下。己巳,賞功臣郭元振等官爵、第舍、金帛有差?!缮?,遣益州長史畢構等六人宣撫十道?!保?]142《4冊府元龜·帝王部·命使第二》亦記:“二年七月壬申,命益州長史畢構宣撫劍南及山南道,少府監(jiān)齊景胄宣撫關內及河東道,太子右庶子陸馀慶宣撫河北道……?!保?]1800壬申為七月十一日,并無王琚等受封進爵的記載。本書《王琚傳》將王琚等受封晉爵定在十日,早一天。[1]3250然恐亦不確。唐玄宗于七月三日一舉殲滅太平公主亂黨,豈能等到十一日才賞賜功臣。況《全唐文》收錄有玄宗的《賞定策功臣制》:“大臣立事,夷險不易,良相升朝,安危所系。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郭元振,偉材生代,宏量鎮(zhèn)時?!窨煞鉃榇鷩硨嵎馑陌賾?,賜物一千段。以前中書侍郎王琚為戶部尚書,封趙國公,食實封三百戶。殿中監(jiān)姜皎為工部尚書,封楚國公,食實封五百戶。太仆少卿王守一為太常卿,封晉國公,食實封五百戶。殿中少監(jiān)李令問為殿中監(jiān),封宋國公,食實封五百戶。”[5]140《冊府》卷一二八同。如此,王琚等當與郭元振同日受封,為七月己巳,即七月八日。故當以《通鑒》為是?!叭缮辍碑敒橐嬷蓍L史畢構等六人宣撫十道的日子,說是宣撫十道,亦當為赴各地追殺太平公主的支黨。《舊紀》漏記“壬申”畢構等宣撫十道之事,而誤將原本在“己巳,王琚等受封晉爵”之事放置在“壬申”下,可謂大誤。又,據(jù)《全唐文》、《冊府》,李令問食實封五百戶,并非三百戶,“三”當是“五”之誤。

    丁卯,復置十道按察使。己未,突厥默啜妹婿火拔頡利發(fā)石失畢與其妻來奔,封燕山郡王,授左衛(wèi)員外大將軍。紫微侍郎、趙國公王琚左授澤州刺史,賜實封一百戶,余并停。丁亥,劉幽求為睦州刺史。[1]172

    按:開元二年(714)閏二月己未朔,丁卯為二月初八,該月無“己未”?!锻ㄨb》作“癸未”,為二月二十四日,即“突厥石阿失畢既失同俄,不敢歸,癸未,與其妻來奔?!保?]1427疑“己未”當是“癸未”之誤。

    又,據(jù)《通鑒》,“石”下奪一“阿”字,當作“石阿失畢”。見本書《郭虔傳》:“默啜女婿火拔頡利發(fā)石阿失畢時與同俄特勤同領兵,以同俄之死,懼不敢歸,遂將其妻歸降?!保?]3187本書《突厥傳上》:“開元二年,遣其子移涅可汗及同俄特勤、妹婿火拔頡利發(fā)石阿失畢率精騎圍逼北庭?!保?]517《2通典》卷一九八同。

    又,既然王琚從紫微侍郎左授為澤州刺史,不當“賜實封”,當“削實封”,疑“賜”為“削”之誤。本書《王琚傳》:“二年二月回,未及京,便除澤州刺史,削封?!保?]325《1新傳》:“改紫微侍郎,道未至,拜澤

    州刺史,削封百戶?!保?]4334至于王琚外貶的原因,《資治通鑒·唐紀二七》記:“戊子,貶(劉)幽求為睦州刺史,(鍾)紹京為果州刺史,紫微侍郎王琚行邊軍未還,亦坐幽求黨貶澤州刺史?!保?]1427謂坐劉幽求事遭貶。又,據(jù)《通鑒》,王琚貶澤州刺史當在劉幽求為睦州刺史之后,《通鑒》劉幽求貶在“戊子”,為“丁亥”前一日。故疑“丁亥,劉幽求為睦州刺史”當作“戊子,劉幽求為睦州刺史”,并放置在“紫微侍郎、趙國公王琚”前。焉能坐罪者在前,主罪者在后?

    (開元二年七月)吐蕃寇臨洮軍,又游寇蘭州、渭州,掠群牧,起薛訥攝左羽林將軍、隴右防御使。……八月戊午,西天竺國遣使獻方物。[1]173

    按:“吐蕃寇臨洮軍”未系年,承上為“開元二年(714)七月”,然本卷上文“(開元二年)七月,薛訥與副將杜賓客、崔宣道等總兵六萬自檀州道遇賊于灤河,為賊所敗。訥等屏甲遁歸,減死,除名為庶人。”[1]173薛訥七月兵敗后被削職為庶人。據(jù)本書《薛訥傳》,八月,起薛訥白衣攝左羽林將軍、隴右防御使,即“其年八月,吐蕃大將坌達延、乞力徐等率眾十萬寇臨洮軍,又進寇蘭州及渭州之渭源縣,掠群牧而去。詔訥白衣攝左羽林將軍,為隴右防御使,與大仆少卿王等率兵邀擊之?!保?]298“4其年八月”,指開元二年(714)八月?!顿Y治通鑒·唐紀二七》記:“(開元二年八月)乙亥,吐蕃將坌達延、乞力徐帥眾十萬寇臨洮,軍蘭州,至于渭源,掠取牧馬。命薛訥,白衣攝左羽林將軍,為隴右防御使?!保ā顿Y治通鑒》卷二一一,一四二八頁)開元二年八月丙辰朔,戊午為八月初三,乙亥為八月二十日。故“吐蕃寇臨洮軍,又游寇蘭州、渭州,掠群牧,起薛訥攝左羽林將軍、隴右防御使”當放置在“八月戊午,西天竺國遣使獻方物”后。《新紀》記:“(開元二年)八月壬戌,禁女樂。乙亥,吐蕃寇邊,薛訥攝左羽林軍將軍,為隴右防御大使?!保?]123可資佐證。

    又,“掠群牧”于文義不明?!叭耗痢?,唐初對隴右諸監(jiān)牧長官牧監(jiān)的總稱,后置群牧使,掌國家馬匹的牧養(yǎng)、訓練和交易。疑“群牧”下奪一“馬”字。本書《吐蕃傳上》:“開元二年秋,吐蕃大將達焉、乞力徐等率眾十余萬寇臨洮軍,又進寇蘭、渭等州,掠監(jiān)牧羊馬而去?!保?]5229本書《郭知運傳》:“開元二年春,副郭虔破突厥于北庭,……其秋,吐蕃入寇隴右,掠監(jiān)牧馬而去?!保?]3190三處所記當指同一事件。“群牧馬”,即國有之馬也。

    薛訥破吐蕃于渭州西界武階驛,斬首一萬七十級,馬七萬七匹,牛羊四萬頭。[1]174

    按:此段史實,《冊府元龜·外臣部·征討第五》記:“薛訥破吐蕃于渭州西界武階驛,斬首一萬七千級,獲馬七萬七千匹,羊牛四萬頭。”[4]11415可以看出《舊書》與《冊府》的史料出于同一史源,然《舊傳》“一萬七十級”、“七萬七匹”《冊府》分別作“一萬七千級”、“七萬七千匹”,同時,《冊府》“馬”前有“獲”字。 疑當以《冊府》為是。“十”當為“千”之形近誤。“七萬七”下奪一“千”字。“馬”前當有動詞,奪一“獲字”。本書《王忠嗣傳》:“大軍乘其勢擊之,斬首一萬七千級,獲馬七萬五千匹,羊牛十四萬頭?!保?]319《7新唐書·王忠嗣傳》:“薛訥率杜賓客、郭知運、王、安思順御之?!瓚?zhàn)武階……斬賊萬七千級,獲馬七萬、牛羊四十萬?!保?]4551可資佐證。惟一不同,《舊紀》、《冊府》“四萬頭”,《舊傳》作“十四萬頭”,《新書》作“四十萬頭”?!缎绿茣ね罗瑐魃稀罚骸皶ㄍ酰┑葢?zhàn)武階,斬首萬七千,獲馬羊無慮二十萬?!保?]6082無慮,大致也,即馬羊大致二十萬。如此,當以《舊傳》作“十四萬”為是。《舊紀》“牛羊”下奪一“十”字。

    按:稱開元四年(716)春正月“丁亥,刑部尚書、中山郡公李 卒”當有誤。據(jù)蘇《唐紫微侍郎贈黃門監(jiān)李 神道碑》記:“明靈罔恤,暗忽而殂,享年六十,開元丙辰歲仲春癸酉,薨于京師宣陽里第?!保?]1551開元丙辰歲,為開元四年,仲春為二月。該月戊申朔,癸酉為二十六日。蘇另有《故刑部尚書中山李公()詩法記》:“唐開元四年太歲景辰二月戊申朔二十六日癸酉,銀青光祿大夫刑部尚書昭文館學士中山公薨于京師宣陽里私第,享年六十。先五日,扈駕自新豐湯井還。其日奉制,持節(jié)復賽于湯,所以降雨故也。還歷二日,自說齋祭滌濯之事,愿言賦詩。至其夕,賓友皆散,因作扈從詩十韻。遲明,命以示。詩成而寢,奄忽生,此即夫子獲麟之卒章也。”[5]154“1先五日,扈駕自新豐湯井還”與《舊紀》“丁卯,至自溫湯”合。二月丁卯為二月二十日。故李之卒當在二月丁卯之后。

    (開元九年)秋七月戊申,罷中都,依舊為蒲州。[1]182

    按:“七月”,《唐會要》作“六月”,即“開元九年正月八日,改為河中府,號中都,以姜師度為尹。六月三日,停中都,卻為州?!保?]1410《通典》卷一七九同。《元和郡縣圖志》亦作“六月”,即“開元元年五月,改為河中府,仍置中都,……至六月詔停,復為州。”[8]324《通鑒》卷二一二亦作“六月”。疑當以“六月”為是,“七月”誤。

    (開元九年九月)癸亥,右羽林將軍、權檢校并州大都督府長史、燕國公張說為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1]182

    按:時張說本官為“天兵軍節(jié)度大使”,故疑“右羽林將軍”前奪“天兵軍節(jié)度大使”一職。見唐玄宗《授張說同中書門下三品制》:“天兵軍節(jié)度大使右羽林將軍兼并州長史攝御史大夫燕國公兼修國史張說,挺其公才,生我王國?!墒乇可袝袝T下三品。”[5]152《新唐書·宰相表中》:“(開元九年)九月癸亥,天兵軍節(jié)度使張說守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2]1686可資佐證。

    又,“檢校并州大都督府長史”,玄宗《制》作“兼并州長史”。檢校,非正式任命,只是一種加官,表示品秩。唐初具有暫時代理某官的性質。唐中葉后也常以此虛銜授予地方藩帥以示恩寵。“兼”為兩職事官之兼任,為實職。當以玄宗《制》為是,至于《新表》未列兼職,為求“文省”,載本官亦可。

    (開元九年)冬十一月丙辰,左散騎常侍元行沖上《群書目錄》二百卷,藏之內府。[1]182

    按:“《群書目錄》”,疑當作“《群書四錄》”,“目”當是“四”之形近誤?!度簳匿洝?,又名《群書四部錄》、《開元群書四部錄》,凡二百卷,為唐代開元年間編撰的一部重要的朝廷藏書目錄。見本書《元行沖傳》:“于是(元)行沖表請通撰古今書目,名為《群書四錄》。”[1]317《8新唐書·藝文志》二:“《群書四錄》二百卷。殷踐猷、王愜、韋述、余欽、毋、劉彥直、王灣、王仲丘撰,元行沖上之?!保?]149《8舊志》同。

    (開元十五年夏五月癸酋)棣王洽為太原冀北牧、河北諸軍節(jié)度大使,鄂王涓為幽州都督、河北節(jié)度大使。[1]191

    按:太原與冀北并不為一地,冀北,即現(xiàn)在河北,況兩《唐書》除此,無冀北地區(qū)名,疑稱冀北牧當有誤。同時,“河北諸軍節(jié)度大使”與下文“河北節(jié)度大使”重,恐亦有誤。本書《玄宗諸子傳》記:“棣王琰,……開元二年十二月,封為王。十二(當作“三”)年三月,改封棣王,仍改名洽。十五年,遙領太原牧、太原已北諸軍節(jié)度大使?!保?]3260疑當以《舊傳》為是?!疤奖蹦痢碑斪鳌疤痢?,“冀北”衍;“河北諸軍節(jié)度大使”當作“太原已北諸軍節(jié)度大使”。

    按:“五府節(jié)度大使”,本書《玄宗諸子傳》作“五府經略大使”,即“光王琚(當作“”),玄宗第八子也。開元十二(當作“三”)年,封為光王。十五年,遙領廣州都督、五府經略大使。”[1]3262疑當以《舊傳》為是。見《唐會要·節(jié)度使》:“嶺南節(jié)度使,至德二載正月,賀蘭進明除嶺南五府經略兼節(jié)度使,自此始有節(jié)度之號,已前但稱五府經略,自此遂為定額?!保?]1693光王為廣州都督在開元十五年(727),其時尚未有五府節(jié)度使一說。

    (開元)十七年二月,……庚子,特進張說復為尚書左丞相,同州刺史陸象先為太子少保。甲寅,

    按:開元十七年(729)二月壬戌朔,然此月無庚子?!顿Y治通鑒·唐紀二九》:“(開元十七年)三月,瓜州都督張守、沙州刺史賈師順擊吐蕃大同軍,大破之。甲寅,朔方節(jié)度使信安王攻吐蕃石堡城,拔之。”[3]1445開元十七年三月辛卯朔,“庚子”為三月初十,“甲寅”為三月二十四日。故《舊紀》“庚子”前疑脫漏“三月”二字。

    又,“張說復為尚書左丞相”疑當作“張說復為尚書右丞相”?!白蟆碑斒恰坝摇敝谓`。張說開元十三年(725)十一月為右丞相兼中書令,“(開元十四年四月)庚申,張說停兼中書令?!ㄊ迥甓拢┘核龋袝邑┫鄰堈f、御史大夫崔隱甫、中丞宇文融以朋黨相構,制(張)說致仕?!保?]189-190開元十五年,張說在右丞相位上致仕,故才有開元十七年二月“復為尚書右丞相”,至開元十七年八月,又代源乾曜為尚書左丞相,“(十七年八月乙酋)尚書左丞相源乾曜為太子少傅?!保?]193“(十七年)尋代源乾曜為尚書左丞相?!保?]3056

    (開元十七年八月)乙酉,尚書右丞相、開府儀同三司兼吏部尚書宋為尚書左丞相,尚書左丞相源乾曜為太子少傅。[1]193

    綜上,八月二十七日,尚書右丞相張說為尚書左丞相,開府儀同三司兼吏部尚書宋為尚書右丞相,尚書左丞相源乾曜為太子少傅。如此,疑《舊紀》“尚書右丞相”下奪“張說為尚書左丞相”一句,“宋為尚書左丞相”之“左”當作“右”,“左”當為“右”之形近誤。

    (開元二十一年)慶王潭為太子太師,忠王浚為開府儀同三司,棣王洽為太子少傅,鄂王涓為太子太保?!保?]199

    按:“太子少傅”,疑當作“太子太傅”。三兄弟分別為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當為是。本書《玄宗諸子傳》記:“棣王琰,……十二(當作“三”)年三月,改封棣王,仍改名洽。……二十二(當作“一”)年,加太子太傅?!埃?]3260可資佐證。

    按:本卷上文記“(開元十三年三月)第二十二男溢封為濟王”。本書《李傳》亦記:“濟王,玄宗第二十二子也,初名溢。開元十三年三月,封濟王?!保ā杜f唐書》卷一○七,三二六八頁)《冊府》卷二六五、《通鑒》卷二一二、《唐會要》卷四六同。開元二十一年(733)九月,七王同封,其中未有“濟王溢”,此當為誤植。又,“ ”,本書《李傳》作“”,疑當作“”,后改作“ ”。

    (開元二十一年)十二月丁未,兵部尚書、徐國公蕭嵩為尚書右丞相,黃門侍郎韓休為兵部尚書,并罷知政事。(第200頁)

    按:開元二十一年(733)十二月,韓休因與中書令蕭嵩不協(xié),被“罷知政事”,即罷相,然并不是為兵部尚書,而是工部尚書,故疑“兵”當是“工”之誤。見本書《蕭嵩傳》:“二十一年二月,侍中裴光庭卒。光庭與(蕭)嵩同位數(shù)年,情頗不協(xié),及是,玄宗遣嵩擇相,嵩以右丞韓休長者,舉之。及休入相,嵩舉事,休峭直,輒不相假,互于玄宗前論曲直,因讓位。玄宗眷嵩厚,乃許嵩授尚書右丞相,令罷相,以休為工部尚書?!保?]3095玄宗許蕭嵩為尚書右丞相,而韓休則為工部尚書,罷相。又見本書《韓休傳》:“其年夏,加銀青光祿大夫。十二月,轉工部尚書,罷知政事?!保?]3079其年夏,是指開元二十一年夏。

    按:“可突干”,當作“可突于”,“干”為“于”之形近誤。又,據(jù)本書《契丹傳》,屈烈與可突于為李過折所斬,玄宗封李過折為北平郡王,并非為張守所斬,即“時契丹衙官李過折與可突于分掌兵馬,情不葉,(王)悔潛誘之,過折夜勒兵斬可突于及其支黨數(shù)十人。二十三年正月,傳首東都。詔封過折為北平郡王?!保?]535《3資治通鑒·唐紀三 〇》亦記:“(開元二十三年)春,正月,契丹知兵馬中郎李過折來獻捷;制以過折為北平王,檢校松漠州都督?!保?]1450如此,李過折斬屈烈與可突于應在開元二十二(734)下半年,封北平郡王當在開元二十三年?!杜f紀》將兩件不同時間發(fā)生的事件混記在了一起。

    [2]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3]司馬光.資治通鑒[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4]王欽若等.冊府元龜[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5]董浩.全唐文[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6]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2.

    [7]王溥.唐會要[M].北京:中華書局,1955.

    [8]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M].北京:中華書局,2008.

    Textual Research on Volume One of Xuanzongbenji in Old Tang History

    You Weixiang

    (Zhejiang Police College,Hangzhou,Zhejiang 310053)

    Xuanzongbenji in Old Tang History was made long length including two volumes.In volume one,some mistakes are made such as abuse of words,error shape,leakage of sentences and redundancy of words.By surveying of New Tang History,Tang Tai Zhao Ji Ling,Ce Fu Yuan Gui and Zizhi Tongjian,the textual research is done to contribute to the revise of two Tang History by Chinese Publishing House.

    Old Tang History;volume one of Xuanzongbenji;doubtful point;textual research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4.04.022

    2014-01-27

    尤煒祥(1953- ),男,江蘇無錫人,浙江警察學院學報編輯部編審。

    杭州市哲學規(guī)劃課題“兩《唐書》疑義考釋”(A12TD01)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玄宗開元尚書
    紀曉嵐巧懟人
    狡黠
    段開元:擁抱健康產業(yè) 增進百姓財富
    狡黠
    意林(2020年20期)2020-11-06 04:06:14
    《尚書》中“迪”釋為“由”新探
    《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教學課件
    尚書·禹貢
    寶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48
    李白《清平調詞三首》析論
    皇上面子也不給
    《明新興雷石庵尚書遺集》補遺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16
    民丰县| 都江堰市| 河间市| 淮北市| 曲沃县| 长宁区| 拉萨市| 三明市| 大宁县| 福贡县| 昌图县| 曲沃县| 丰宁| 哈巴河县| 四川省| 连平县| 池州市| 泰州市| 绥阳县| 万年县| 普定县| 扶余县| 邢台县| 新蔡县| 布尔津县| 鄂温| 辉县市| 梁平县| 陇南市| 高邮市| 恩施市| 察隅县| 丹江口市| 上饶市| 阳新县| 房山区| 青海省| 汶川县| 武功县| 安丘市| 曲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