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森奉
清末民初的京劇名伶金少山是著名京劇花臉金秀山之子,他幼年隨父學(xué)藝,后來在繼承其父的基礎(chǔ)上又形成了自己的藝術(shù)風(fēng)格,繼楊小樓后與梅蘭芳合演《霸王別姬》,一時聲名大振,被譽為“活霸王”。
金少山才藝非凡,但恃才傲物,狂蕩不羈,行為令人咋舌。
幼年時的金少山十分羨慕王公貝勒們的奢侈排場,因此走紅之后,就開始極力模仿。他經(jīng)常前呼后擁,持籠架鷹蓄犬飼猴,到北平城南窯臺、陶然亭一帶“喊嗓子”。在上海時,跟班的最怕的就是隨他逛百貨公司。他每看見新奇東西,就要跟班付定錢,又常常過期不取,因為到期后總是無錢取貨,定錢也就白付了。但是下次逛百貨公司——他又要買,一時買不起,又要付定錢。
金少山的戲裝蟒袍都是金絲所繡,價值萬金,但常常被他于揮霍拮據(jù)之際送進當(dāng)鋪。到了演出的時候,海報貼出,他的“行頭”還在當(dāng)鋪。戲院老板只好臨時代贖,讓他順利登場。不久,他手頭緊了就又送進當(dāng)鋪,如此周而復(fù)始,讓戲院老板也無可奈何。
金少山登場誤時是家常便飯。他常常是在倉促之中扮裝登臺,催戲的為此怨恨不已。唱《霸王別姬》時,楚軍、漢將都已登場,他卻還在后臺慢吞吞地勾臉,戲院老板只好再上八大將“起霸”來墊場磨洋工。不過,等他一出場念引子,幾個身段架勢一亮相,就把觀眾等待的怨氣沖掉了。
金少山一再預(yù)借包銀(舊時戲院根據(jù)合同按期付給戲班或主要演員的報酬),也讓戲院老板深感頭痛。有時老板不肯預(yù)借,他就耍花招:演戲時,前幾場他繪聲繪色地表演,待到“霸王”進帳睡眠、“虞姬”在外步月這一場時,他乘機溜到后臺喊頭痛,不再唱了。老板曉得他的毛病又來了,只好答應(yīng)預(yù)借包銀,他才肯重回帳內(nèi)繼續(xù)演唱。
有一次,濟南戲院邀金少山演出,第二天就要上戲,而他仍逗留在天津遲遲不肯上火車。原來他有一條與他形影不離的小黑狗,按鐵路規(guī)定,動物不能與人同車廂,金少山卻堅持要和狗同行同坐,否則寧愿毀約不去濟南。約角人暗暗叫罵,又無可奈何,只得高價特訂包廂,讓他與狗同行。金少山視狗如命,常在大庭廣眾之下懷抱小黑狗高喊:“我的孩兒?。∥业膶氊惏。 迸匀藶橹畟?cè)目稱怪。
金少山曾養(yǎng)有一只能接電話、能給客人倒茶點煙的馬猴“三兒”。每當(dāng)電話鈴響起,“三兒”就會拿起電話吱吱叫。對方如聽到慢慢放下聽筒的聲音,就說明“三兒”找主人去了;如果電話突然中斷,那就說明主人不在家。金少山十分喜愛“三兒”,常于半夜抽足鴉片后,敲鑼教“三兒”耍把戲,弄得四鄰怨聲載道。后來,金少山又弄來一只小猴。兩只猴子見面就打架,將家里的陳設(shè)砸得亂七八糟。金少山一怒之下,將“三兒”打死了。
一次,金少山同梅蘭芳赴香港演出,演出前他看中了一頭價值350大洋的小豹,便毫不猶豫地買下,牽著在街上溜達。路人見豹,都驚慌失措,四處躲閃,結(jié)果警察以“妨害公共秩序”為名將金少山及其小豹拘留。到晚上,《霸王別姬》即將開演,而“霸王”還在班房蹲著。戲院老板無奈,只得花幾千塊現(xiàn)洋將“霸王”金少山贖出來。
金少山仗其時運,糞土黃金,走紅時就負債累累,輟演后更是債主盈門,以致最后貧病交加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