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梅(溫州市圖書館,浙江 溫州 325009)
近五年來,全國公共圖書館逐步實施免費開放服務后,讀者對圖書館的關(guān)注度和參與度越來越高。圖書館讀者服務更加注重讀者的參與,不斷融入圖書館與讀者雙向互動的元素,甚至推出了眾多由讀者主導的活動項目。這種服務模式的轉(zhuǎn)變,既為讀者提供了展示自身價值的平臺,也為圖書館提供了實現(xiàn)多元文化服務的有益嘗試,值得各圖書館探索借鑒。
免費開放后,各類讀者更為廣泛深入地利用圖書館,讀者的圖書館權(quán)利意識在不斷加強,他們的心理需求也在發(fā)生著重大變化。除了利用文獻資源外,還希望圖書館舉辦一些活動來增添讀者生活中的文化氣息,趨向于互動性,甚至主導性。圖書館提供什么樣的服務、制訂什么樣的制度、舉辦什么樣的活動不再由圖書館單方面說了算,更多的是根據(jù)讀者的需求而定。
只有充分認識讀者是圖書館各項工作的主體,尊重讀者,讓讀者充分行使自己的主體權(quán)力,才能有利于圖書館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圖書館和讀者存在于相融的利益共同體中,應當結(jié)成互動的聯(lián)盟。因此,圖書館要積極吸收一定數(shù)量的讀者代表不同需求層次,以“參與管理、服務自我”為宗旨,參與圖書館日常管理和服務,把圖書館打造成讀者主導型互動的文化平臺。[1]
讀者在發(fā)揮其主導作用的同時,對圖書館各項工作的開展也是一種推進和改善。通過讀者成為服務者這種管理方式,一方面提高了讀者的專業(yè)性,從而降低讀者管理的成本;另一方面,由同為讀者身份的服務者來傾聽讀者的意見,加強了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溝通,有利于保障圖書館各項政策和規(guī)定的順利執(zhí)行,提高圖書館的讀者服務滿意度和在社會公眾中的服務形象。
圖書館在制訂相關(guān)服務制度和規(guī)定時,給讀者更為廣泛、靈活的自主選擇權(quán),讓讀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決定。比如寄存包問題,圖書館都有按需設(shè)立寄存柜方便讀者,但是不像以往強制讀者寄存包后入室閱讀;比如借閱證的辦理,很多圖書館根據(jù)讀者需求,推出不同押金的借閱證或套餐,讓讀者自主決定辦什么證借多少書;再比如逾期費的問題,有些圖書館推出了逾期停借服務,對于不愿意繳納逾期費的讀者,讓他們可以選擇停用借書證一段時間或為圖書館做一定時間的義工以抵消逾期費,也贏得了讀者的高度認可。這些服務方式上的變革,給了讀者更大的自由度和決定權(quán),不僅直接化解了圖書館與讀者的糾紛,提高讀者滿意度,同時也優(yōu)化了圖書館的服務形象。
除傳統(tǒng)借閱服務外,讀者活動是讀者參與度最廣的、也是圖書館與讀者互動性最強的一項工作。目前,以讀者主導的活動項目,除了原有的讀書沙龍、英語俱樂部類似的讀者互動型活動外,有些圖書館還嘗試推出了面向部分專業(yè)人士的讀書話劇社、音樂沙龍、品書會等活動,這些活動的共同特點是從主講人到參與者,均以讀者為主體,以讀者互動交流參與為主要形式,相對來說,圖書館只是一個提供場地的管理者,甚至是一種中介。這些活動都是主導型讀者活動的典型,在各圖書館推廣以來取得了廣泛的關(guān)注和一定的成功。
讀者主導式采購目前成為國外圖書館館藏建設(shè)領(lǐng)域的熱點,且被我國眾多圖書館實踐應用。長久以來,圖書采購是由圖書館館員根據(jù)對讀者需求的預測和評估,購買那些館員認為讀者可能有用或應該有用的圖書,實際上讀者是否真的會用到這些圖書還是一個未知數(shù)。這種選書方法的結(jié)果往往就是大量圖書上架后無人問津。購買的圖書到館后利用率低,一直是困擾圖書館界的問題。其實,只有讀者最清楚自己的需求,讓讀者自己選書是解決館員所選圖書使用率不高的一個很好的舉措。
目前,很多圖書館在圖書采購方式上不斷改進,增加了以讀者為因素的購書途徑。如讀者薦書,只要讀者推薦認為有必要而且館藏還沒有的圖書,只要經(jīng)過網(wǎng)上和其他方式申請交由采購人員即可;有些圖書館成立館外圖書采購專家委員會、或聘請社會各界的圖書采購專家,協(xié)同圖書館采購各個專業(yè)的文獻;有些圖書館定期組織讀者直接到書店現(xiàn)場采購圖書或舉辦“讀者購書我買單”之類的讀者購書活動。從以往單一的館員選書轉(zhuǎn)變?yōu)樽x者參與選書,讓讀者根據(jù)自己的文獻需求,采購為其所用的文獻資源,不僅可以優(yōu)化館藏,也大大提高了圖書的利用率。
讀者主導方式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是讀者直接參與到圖書館各項日常工作中,成為圖書館工作的真正主角。近年來,隨著志愿者隊伍在我國的不斷發(fā)展和壯大,很多城市開展了類似“文化志愿者進公益文化服務機構(gòu)”的志愿服務活動,圖書館平常也會自主招募一些有時間有意愿的志愿者加入圖書館的日常管理工作。
在志愿服務方式上,傳統(tǒng)的日常借閱服務和讀者管理都是讀者參與圖書館工作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通過工作可以切身體驗圖書館工作的艱辛,加強對圖書館工作的了解。近年來,讀者在參與志愿活動方面得到不斷拓展,讀者不僅可以為圖書館提供日常管理和服務,還有一部分有一定專業(yè)特長的人走進了圖書館各類講座的舞臺,共同參與圖書館各類活動的策劃和組織。更多的讀者以圖書館活動主持人、策劃者、組織者、或者公益課堂主講人的身份長期堅持參與到圖書館各類公益活動中。部分圖書館面向社會推出一些社團項目,從管理者到參與者很多都是來自各行業(yè)的文化志愿者。此外,圖書館可以開發(fā)和利用網(wǎng)上讀者論壇、博客空間等先進的網(wǎng)絡方式,讓讀者參與圖書館管理。其參與人數(shù)可以突破圖書館客觀條件的限制,更加普遍化;參與管理的內(nèi)容是全方位、多層次的;參與時間更加靈活、方便,參與方式更加公開、透明。
讀者作為圖書館工作者的身份,志愿參與到圖書館各項工作,一方面緩解了圖書館用人方面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加強了圖書館與讀者的雙向聯(lián)系,讓讀者有了更多的知情權(quán)、參與權(quán)、決定權(quán)。
傳統(tǒng)意義上,圖書館績效評估的主體大致可分為上級領(lǐng)導、平級同事、下屬、本人、專家小組以及各工作崗位所面對的服務對象,其中服務對象就是讀者,可以說每個讀者都是圖書館工作的監(jiān)督員。
當館員為讀者提供服務時,大部分績效評估的主體如上級領(lǐng)導、同事和下屬都沒有機會去直接觀察館員的行為,讀者經(jīng)常是唯一能夠在工作現(xiàn)場觀察館員績效的人。讓讀者成為績效評價的利益相關(guān)者,可讓館員和讀者都意識到,他們中的每一位均是圖書館工作運轉(zhuǎn)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圖書館工作績效的直接貢獻者。當前,很多圖書館已經(jīng)嘗試聘請讀者代表作為工作監(jiān)督員、并且成立讀者監(jiān)督委員會讓讀者逐步介入適當參與圖書館績效評估。對圖書館人力資源評價而言,靈活確定讓讀者適當參與的多維化評價主體,是圖書館人力資源管理達到和諧的關(guān)鍵。[2]
[1]王春生.讀者主導式采購——起因、類型與影響[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2(4):60-64.
[2]秦小燕.問績于讀者——當議圖書館人力資源績效評價主體之讀者[J].圖書館雜志,2007(9):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