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文賢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大量的、豐富的歷史資料以圖片、文字、實物等形式出現(xiàn)在我們的教材、練習冊、試卷里,為我們的歷史故事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缎抡n標》第四部分教學建議(三)提到“注重對基本史實進行必要的講述”。要求“運用多種方式展現(xiàn)歷史發(fā)展的態(tài)勢,尤其是通過教師清晰明了的講述,使學生知曉歷史的背景、主要經(jīng)過和結果,通過具體、生動的情節(jié)感知歷史,清楚地了解具體的歷史狀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對歷史進行正確的理解,對史事做出合理的判斷。如通過具體講述歷史人物典型的言行事例,使學生有真切的感悟,加深理解和認識。”
敘事,是歷史表達的重要手段。但是,歷史老師在進行歷史教學中,僅僅用抽象的語言來描述宏大的歷史,會讓學生茫然。如“明太祖授權侍衛(wèi)親軍錦衣衛(wèi),監(jiān)管對臣民的監(jiān)視、偵查。錦衣衛(wèi)由皇帝直接指揮,不受法律約束,成為特務機構”的敘事,很難讓人置身于歷史當中,理解并深刻體會其中的緣由。下面,以人教版七年級下第15課《明朝君權的加強》來分析怎樣在歷史教學中運用《新課標》“注重對基本史實進行必要的講述”要求,完成教學,達到對歷史進行正確的理解,對史事做出合理的判斷。
案例1:洪武十三年正月,中書省吏上書告胡惟庸謀反。太祖在盛怒之下,遂以“枉法誣賢”“蠹害政治”等罪名,將胡惟庸和涂節(jié)、陳寧等先后處死。同時藉辭窮追其友好,包括開國第一功臣韓國公李善長等大批元勛宿將皆受株連。牽連致死者三萬余人,史稱胡惟庸案。
通過“胡惟庸案”的探討,學生得到以下信息:胡惟庸是中國封建王朝最后一個名至實歸的丞相。此后,中國封建王朝“丞相”職位徹底消亡。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管他是奸是忠,他是最后一個敢向皇帝權威挑戰(zhàn)的丞相,也是最后一個能與皇帝匹敵的丞相,胡惟庸被動地改變了中國歷史。
通過以上故事情節(jié)的描述,把看起來局部的、混亂的和碎片化的東西聯(lián)系起來,加以分析、理解、解釋、推理,學生對明朝加強君權的前因后果有了完整的認識。
《新課標》要求“了解多種歷史呈現(xiàn)方式,包括文獻材料、圖片、圖表、實物、遺址、影像、口述以及歷史文學作品等,提高歷史的閱讀能力和觀察能力,形成符合當時歷史條件的一定的歷史情景想象?!毕旅妫浴爸煸爱嬒裰i”的探究為例來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能力。
一、啟疑:真假朱元璋——向學生展示兩幅朱元璋畫像
■
傳世的朱元璋畫像有16幅,課本上的畫像是根據(jù)明孝陵陳列室里的畫像繪制的。早期的朱元璋畫像臉頰狹長、立眉深目,大耳隆鼻,臉上長滿黑子;晚年畫像頭戴翼獸冠,方面大臉,慈眉善目,胡須稀疏,面白紅潤。關于朱元璋的真實面目,眾說紛紜。到底哪一個畫像是真實的朱元璋呢?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參與興趣。
二、歷史故事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1.歷史故事來源
(1)從教科書中選取。人教版初中歷史教科書中有許多歷史故事、傳說可供教學使用。如,“女媧補天”“烽火戲諸侯”“投筆從戎”“草木皆兵”“司馬光砸缸”等都是非常好的教學素材。這些故事生動有趣,主題鮮明。有些故事學生在各種媒體或者小時候聽過,老師再對時局細節(jié)進行合理的分析,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根據(jù)教材、教輔資料、史料編寫故事。如,人教版八年級上第20課《近代社會生活的變化》可以編寫成“我的1912”用第一人稱的敘事來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變化。成都育才的一位女老師將該課編寫成《三個女人的風花雪月》,用奶奶、媽媽、小姨的故事將本課從衣、行、社會生活的變化方面進行刻畫,以人物的具體活動反映當時的社會變遷。
2.選取故事的原則
(1)故事的真實性。信息化時代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首先我們選取的歷史故事要有真實性,不能胡編亂造。
(2)故事的完整性。我們獲得的“碎片”化的知識加以整理和符合當時歷史的推理,創(chuàng)設歷史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歷史上出現(xiàn)的矛盾、糾紛,從而產(chǎn)生了解歷史和探尋歷史的愿望。
(3)故事的趣味性。選取的故事不僅要求完整,切合主題,還要盡量用現(xiàn)代的語言、習俗加以講述。注重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了解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基礎,結合具體、生動的史實,從多方面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4)故事的參與性。老師如果選取一段史料故事,然后在課堂上照本宣科念一遍的話,學生聽不懂,更談不上參與,便沒有了學習、探究的熱情。因此,選取的故事應該符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即那個階段的學生喜歡聽這樣的故事。
(5)故事的探究性。故事不僅僅是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重要手段,還應該在故事講授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質疑的能力,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歷史現(xiàn)象,歷史發(fā)展的縱向聯(lián)系、同一歷史時期的橫向聯(lián)系、歷史發(fā)展的因果聯(lián)系、歷史現(xiàn)象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以及歷史學科知識與其他相關學科知識的聯(lián)系和滲透。
3.歷史故事在課堂上運用的時間
(1)導入新課時用。如“烽火戲諸侯”??梢杂糜谌私贪嫫吣昙墯v史第6課講授新課前,起到提高學生積極性的作用。
(2)教學過程中穿插。如人教版七年級歷史第11課“伐無道 誅暴秦”。在講授陳勝吳廣起義時,教師敘述“戍疆,延期處死”,學生可以從中體會秦法的殘酷。
(3)布置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回家查資料,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
?誗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