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進
自讀電子書籍對學生獨立學習和個性化發(fā)展的影響
◆汪文進
學習材料一定不僅僅是課本,所指的閱讀也一定不僅僅是課本的閱讀。網(wǎng)絡提供了大量的可利用資源,要多角度引發(fā)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自讀的興趣,全方位指導學生的自讀方法。
自讀能力;信息技術;電子書籍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語文課本不再是教學的唯一資源。教材編得再好也是有限的,但在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的今天,課程資源是無限的。近年來,筆者認真實踐,努力探索,潛心改革,在此背景下,圍繞“運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形成自讀電子書籍的能力”這一課題,依托課堂進行探索、觀察和實踐。筆者認為,在培養(yǎng)初中生自學能力的實踐中,最重要也最基本的一個任務應該是培養(yǎng)初中生形成自讀課本的能力。
教育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碧K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也多次強調(diào),閱讀,是對學習困難者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教育家們所指的學習材料一定不僅僅是課本,所指的閱讀,也一定不僅僅是課本的閱讀,網(wǎng)絡為人們提供了大量的可利用資源。
拉動學生自讀的內(nèi)需 要想讓學生自讀電子書籍,需要調(diào)動他們自主閱讀的積極性。
一是課前布置學生預習,給出一定的預習任務。學生帶著任務預習,閱讀電子書籍的目的非常明確,會更用心地讀。在讀的過程中能夠完成任務時,學生會感受到自讀的快樂。
二是在語文課堂中,根據(jù)教學目標,設計若干個學習活動,在活動中設置一些“小障礙”,鼓勵學生通過自讀電子書籍去尋求突破口。當學生在自讀過程中受到啟發(fā)時,他們對課本的“感情”自然會升溫。
三是課后注重知識體系的建構,每學完一個章節(jié)內(nèi)容后,都應引導學生及時補充、更新原有的知識網(wǎng)絡。這個構建過程中,涉及的知識點會比較多,涉及的學習跨度會比較大,此時的電子書籍,使用價值就顯得更為重要。
學生只要真切感受到了電子書籍在讀前、讀中、讀后的每一個學習環(huán)節(jié)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讀課本就會成為他們的一種內(nèi)需。而只有當自讀課本成為學生的一種自我需求時,自讀的質(zhì)量和效率才可能求有所得。
指導明確自讀課本的內(nèi)容 學生有了自讀電子書籍的意識,并不代表他們就一定能讀好電子書籍。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看清”電子書籍,明確可以在電子書籍中“讀什么”,學生才會自讀得更有針對性、更有時效性。
讀電子書籍基本概念 電子書籍中有很多概念性的知識,需要學生認真讀、反復讀,讀懂讀透。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能“反映本門學科特點的、重要的結論和概括、公式、規(guī)則、定理和規(guī)律性”的這些關鍵知識,學生必須熟記和保持在記憶里。這個熟記和記憶的保持從第一次自讀就已經(jīng)開始了。
讀電子書籍重點標注 電子書籍中,有很多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點,有的用插圖人物的對話體現(xiàn),有的用藍底紅字的文本框標出,有的用紅宇加紅色箭頭標出,還有的用紅底黑字紅邊框的文本框標出。不管用哪種方式,這些知識點在電子書籍中的呈現(xiàn)都非常醒目。教師要指導學生重點細讀這些標注的內(nèi)容,以便抓住學習的重點、突破學習的難點。
學生有了讀電子書籍的需求,了解了應該閱讀的內(nèi)容之后,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學習時間組織學生研讀,進行自讀指導,幫助學生總結基本的自讀方法,形成基本的自讀能力。第一遍自讀電子書籍,學生初次接觸新知,會讀得有些茫然。教師要引導學生邊讀邊記,記下什么讀懂了,什么不明白,什么一知半解,以便在和老師、同學討論交流時有的放矢。不同類型的電子書籍,學生自讀的側(cè)重點各有不同。
概念中的關鍵句子要逐字理解 概念言簡意賅,每個字都有存在的價值,要逐字認真品讀,必要時勾畫出重點字詞反復揣摩,才能真正讀透意義。例如,關于“一個整體”的描述,一個物體、一些物體都可以看作一個整體。這里的“一個”和“一些”,學生必須關注到、理解透,才能真正理解。
要讀懂讀透 學生自讀電子書籍不一定能全部領悟,但是必須鼓勵他們盡量地獨立思考,只有獨立思考充分了,后面的交流研討才會有效。
學生經(jīng)歷了第一遍自讀,對電子書籍的學習內(nèi)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教師要出示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以此為依據(jù)深度自讀。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讀以解決導讀問題為主要目的。
導讀問題的設計原則 導讀問題的存在是為了調(diào)整學生自讀的指向,為了確保教學目標的全面實現(xiàn),所以問題的設計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奔目標。學生自讀電子書籍究竟有沒有關注到每一個教學的重難點,這是全面落實教學目標、確保教學效率的關鍵。所以導讀問題一定要指向課時重難點,全面涵蓋教學目標中預設的每一項知識技能,讓學生在邊讀邊思中能感受到每一個知識點的存在。
2)起點低。每一個學生的自讀能力、理解能力各有不同,所以導讀問題不宜過難。設計一些起點低的問題,可以照顧到大多學生的自讀熱情和信心。當然,為了照顧到優(yōu)秀群體的學生,也可以適當設計思維含量高的題目,但是一定只作為補充,不能成為主體。
3)概而精。雖然說導讀問題要全面覆蓋每一個知識點,但是不宜過碎。教師在編制問題時,要盡量拓寬問題的外延,爭取用最少的問題融入最多的知識點,這樣學生在自讀過程中的思考會相對集中,避免思維走向的凌亂。
4)宜交流。導讀問題的作用不止是引導學生自讀,還要承載引導交流提升的任務,所以問題的內(nèi)涵要盡量豐富一些。學生個體自讀過程中能思有所獲,在群體的研討交流中也能有新的思維碰撞,有獨立思考之后的新提升。
電子書籍導讀問題的類型設計 遵循問題的設計原則,考慮問題的承載任務,筆者在實踐中將電子書籍導讀問題設計成以下幾種類型。
1)直問式問題。這是最基本的一種類型,此類問題直奔主題,是學生獨立思考的首選問題。
2)辨析式問題。把教學的難點設計成辨析式的問題,引發(fā)學生舉正例、舉反例反復論證去求解。這樣的問題,思維含量很高,是最具挑戰(zhàn)性的問題。
3)操作式問題。把一些需要學生親身經(jīng)歷的知識設計成操作式問題,引導學生邊讀書邊思考邊操作,逐步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這樣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到單純讀書得不到的經(jīng)驗,是最受學生歡迎的問題。
電子書籍導讀問題一般出現(xiàn)在學生自讀的初期,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自讀的指向和研討交流的指向,確保教學質(zhì)量和效率。當學生掌握了自讀方法,有了一定的自讀經(jīng)驗之后,他們可以自己找到學習的重難點,提出需要研討交流的問題時,導讀問題就可以從初讀預習到問題導讀的深度理解,學生一直處于獨立學習階段。但是因為學生的自學能力不同,他們的自讀效果自然也就千差萬別。通過自讀,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很可能是比較膚淺的,這就需要教師組織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研討交流,進行必要的引導和提升。
互議質(zhì)疑過程是學生思維碰撞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在交流中提煉知識點,把握知識的本質(zhì),必要時進行講解,以確保教學目標的落實和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生生議 生與生之間的議論是貫穿自讀的整個過程的。同桌之間或小組內(nèi),當自讀到某個點上,學生自己理解不透時,就可以隨時請教同學,一句話甚至一個動作,都可能會點醒他,促其繼續(xù)自讀。同學之間還可以就某個問題互相提問,判斷同學回答正誤的過程也是自己再度思考的過程,在一問一答中共同進一步強化認知。
師生議 師生議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學生自讀過程中,教師隨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自讀表現(xiàn),當他們出現(xiàn)自讀障礙需要教師點撥時要及時跟進指導;另一種就是學生自讀之后的師生互動交流。根據(jù)導讀問題,逐一落實,有側(cè)重地深化,有選擇地講解。
全班議 全班交流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延續(xù),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交流時間,讓他們充分地匯報自讀所得,提出自讀疑惑,解決疑難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交流可能會偏離交流主題,可能會因為某些意外因素引起思維的混亂,所以教師要認真傾聽,及時捕捉,巧妙調(diào)節(jié),讓學生的交流重點得以突出,知識點得以提煉,理解和掌握程度得以提升。全班交流的過程中,當某位學生提出的論點引發(fā)大家的議論后,可能會再度出現(xiàn)看書需求,教師一定要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回頭看”之后認真反思:剛才為什么沒有注意到?是思考的角度不對,還是自讀的關注點不對?議論中的反思有助于總結自讀電子書籍的技巧。
學生自讀電子書籍之后,要緊跟部分訓練,讓學生在自我矯正和同伴互助下,及時沉淀自讀所思所得,積累自讀經(jīng)驗,體會自讀的價值。
自我矯正 學生自讀完電子書籍之后,嘗試做一做教師設計的練習,自查一下對新知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有困難,可以再讀,再度思考。這樣讀練循環(huán),有利于自我矯正自讀的認知,積累自讀的經(jīng)驗。
同伴互查 雖然同樣經(jīng)歷了電子書籍自讀、獨立思考、小組合作、全班交流這整個自學過程,但是學生之間畢竟是有差異的,就算已經(jīng)進行到訓練自查階段,肯定還會有部分學生一知半解,不會學以致用。所以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再度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讓學生教學生。同伴互助的素材可以是教師提供的電子書籍,還可以小組內(nèi)互相出題考查對方的自讀效果。合理地出題是考查自讀的方式。學生在一出一做中,可以相互提醒、相互借鑒,你學會的我為什么沒有學會?是因為忽略了哪一點?互相交流自讀方法和經(jīng)驗,可以更好地提高自讀的質(zhì)量。
要多角度引發(fā)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自讀的興趣,全方位指導學生的自讀方法。當教師陪伴學生走過運用信息技術自讀初期的生澀后,一定可以欣喜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生因自讀而自主,因自主而自能。他們的成長終究是教師最大的安慰!
G434
B
1671-489X(2014)15-0060-03
10.3969/j.issn.1671-489X.2014.15.060
作者:汪文進,中學一級教師,臨沂第八中學語文教師(2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