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福
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術后護理
姜明福
目的 探討42例小兒急性闌尾炎的術后護理。方法 對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42例小兒急性闌尾炎患兒術后護理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所有患兒通過護理后均康復出院,未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結論對小兒急性闌尾炎術后開展完善、合理的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減少術后并發(fā)癥,促進患兒早期康復。
小兒;急性闌尾炎;術后護理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常見急腹癥之一,可發(fā)生于各年齡層,臨床表現以腹痛、轉移性右下腹痛、胃腸道癥狀為主,需及時早期診斷及治療,并加強術后護理管理,以提高術后康復質量。對于3~12歲的急性闌尾炎患兒,受其大網膜發(fā)育不全、機體防御能力弱等因素影響,術后往往并發(fā)癥較多,影響手術療效,為此加強小兒急性闌尾炎術后護理尤為重要[1]。本文將對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42例小兒急性闌尾炎患兒術后護理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42例小兒急性闌尾炎患兒,男29例,女13例;年齡5~12歲,平均年齡(7.8±0.9)歲;其中單純性闌尾炎21例,化膿性闌尾炎11例,闌尾膿腫3例,壞疽性闌尾炎7例。
1.2 護理措施
1.2.1 麻醉后及相應體位護理 患兒術畢進入病房后,需根據不同麻醉方式,選擇恰當臥位,尤其對于采用全身麻醉患兒,需平臥頭偏向一側,以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窒息,并在病床旁邊的醫(yī)療柜中配備各種急救藥品及器械,由專人看護,直至麻醉清醒?;純郝樽砬逍亚岸嘣陝硬话玻山o予約束帶加以保護,預防墜床及管道脫落。對腰麻患兒需去枕平臥6~12 h,預防腦脊液外漏并發(fā)頭疼癥狀,待清醒后方可取半臥位。
1.2.2 體溫監(jiān)護 術后1~2 d,患兒因手術創(chuàng)傷應激刺激,及自身機體防御能力弱等因素,體溫易升高,為此需嚴密監(jiān)測患兒體溫變化,若體溫升高在37.5~38.5 ℃,可采取多飲熱水、溫水擦身、乙醇擦浴等物理降溫措施,若升高至39 ℃以上,則需遵醫(yī)囑給予藥物降溫。
1.2.3 疼痛護理 年幼兒因對術后創(chuàng)傷引起的疼痛無忍耐力,因此??摁[、躁動不安,甚至用手抓撓切口、拉拽引流管,不利于術后切口愈合及康復,對此可根據年幼患兒疼痛程度遵醫(yī)囑適當給予鎮(zhèn)痛泵處理。對年長兒,需分析疼痛原因,并針對患兒身心特點,通過言語交流,使患兒克服疼痛,如下床活動時切口疼痛,可在患兒身旁給予鼓勵,使其克服對疼痛的恐懼心理,減輕疼痛程度。
1.2.4 術后并發(fā)癥護理
1.2.4.1 腹脹 腹脹是急性闌尾炎術后臨床常見并發(fā)癥,常影響切口愈合,且易并發(fā)切口組織崩裂,為此在術后首日需協(xié)助患兒練習床上翻身,并于次日鼓勵患兒早期下床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利于切口愈合,還可促進早期胃腸蠕動,利于排氣排便,減輕腹脹程度。若腹脹較嚴重,可行肛管排氣。
1.2.4.2 切口愈合不良 縱切口腹部手術術后,患兒因疼痛、院內環(huán)境陌生等因素常易哭鬧,而增加腹壓,進而易引起切口縫線裂開,嚴重者可發(fā)生切口組織崩裂,為此對躁動患兒術后可適當給予約束帶,待其安靜后,再撤離約束帶,以防止約束帶壓迫切口,避免腹壓持續(xù)增高;若發(fā)生脂肪液化,需每日更換1次敷料,并將切口內的積液擠出,間隔拆線,常規(guī)抗生素預防感染。
1.2.4.3 切口感染 術后密切觀察切口及皮膚周圍,若術后2~3 d患兒主訴切口疼痛,且伴有體溫升高,需排查有無切口感染,若切口紅腫、硬結、化膿,需立即處理。
1.2.4.4 糞瘺 術中誤傷腸管、闌尾殘端結扎線脫落等因素均可引起糞瘺,若患兒主訴腹痛,且有少量大便樣腸內容物于切口處流出,則提示有糞瘺,需立即通知醫(yī)生,并協(xié)助給予全身抗生素、引流、補液等綜合支持。
1.2.5 其他護理 ①術后首日嚴密觀察患兒生命體征,每隔1小時監(jiān)測并記錄血壓、心率1次,若心率加快、血壓降低,提示有出血傾向,需及時監(jiān)測切口情況;對置放引流管的患兒則需待血壓恢復平穩(wěn)后,協(xié)助改為半臥體位,以利于引流,預防炎性滲出液倒流至腹腔;②術后首日禁食,次日給予流食,術后3~4 d給予半流食,再逐漸過度至普食,禁止食用牛奶、甜食等易引起腹脹的飲食,若為重癥患兒,需禁食、輸液直至排氣后,方可給予流質飲食;③術后均采用靜脈輸液方式給藥,在靜脈輸液穿刺時,選擇較粗直的靜脈,并采用靜脈留置針穿刺,減少穿刺次數,靜脈輸液期間觀察并調整輸液速度,控制在20~40滴/min,并觀察靜脈通路是否通暢,觀察并記錄給藥期間24 h出入量;④保持切口干燥清潔,避免尿液污染切口敷料,并及時更換敷料;⑤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引流管通暢,防止引流管彎折、受壓,同時觀察記錄引流液的色、質、量。
所有患兒均經手術治療及完善、合理的綜合護理措施,42例均康復出院,未發(fā)生1例嚴重并發(fā)癥。
急性闌尾炎是腹部外科臨床常見病,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段,治療以手術為主。小兒急性闌尾炎患兒,尤其是化膿性和壞疽性闌尾炎患兒,術后易出現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糞瘺等并發(fā)癥,因此小兒急性闌尾炎經確診后需及時手術治療,且術后給予完善的護理管理以保障手術預后質量,減少術后并發(fā)癥,促進患兒早期康復[2]。本研究中,對42例小兒急性闌尾炎患兒術后開展綜合護理干預,患兒術畢進入病房后,需根據不同麻醉方式,給予恰當的體位護理,以保證呼吸道通暢、預防窒息及頭疼發(fā)生;加強病情及生命體征監(jiān)護,尤其是對切口、體溫、血壓、心率的監(jiān)護,預防切口感染、糞瘺、高溫等并發(fā)癥發(fā)生[3];加強靜脈輸液護理,穩(wěn)妥保護引流管;同時根據患兒的身心特點,減輕患兒疼痛,提高舒適護理服務水平,改善患兒術后生活質量;另外,加強生活護理,開展飲食指導,囑患兒術后早期床下活動。通過以上術后綜合護理干預,本組患兒均取得明顯效果。綜上所述,對小兒急性闌尾炎術后開展完善、合理的綜合護理干預,有助于減少術后并發(fā)癥,促進患兒康復。
[1] 關津京,賈科江,王延歌.人性化護理在小兒急性闌尾炎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11(41):312-313.
[2] 蔡盈,史德利,劉淑娟.小兒闌尾炎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23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9):78-79.
[3] 龍玉蘭.77例急性闌尾炎患兒圍手術期護理[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1,25(6):135-136.
R473.72
A
1673-5846(2014)08-0127-02
安圖縣第一人民醫(yī)院,吉林延邊 13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