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良武
婚姻登記機關開展婚前心理輔導很有必要
胡良武
今年四月某日,小王和小張來到臨澧縣民政局婚姻登記大廳辦理結婚證。但奇怪的是,女方小張沒有表現(xiàn)出結婚登記時新人的欣喜。在登記過程中,當工作人員將婚姻登記信息錄入電腦時,小張突然提出暫緩登記的要求。約過10分鐘后,二人再次提出結婚申請,但進行到辦證程序時,小張卻再次叫停。如此往復三次后,男方小王感到自尊心受到傷害,怒氣沖沖,揚長而去。為防止脅迫登記,工作人員將小張請到“婚姻家庭輔導室”進行心理溝通和輔導。工作人員了解到,小張是湖南臨澧縣人,男方小王是湖北仙桃市人,雙方都是獨生子女。一年前二人在上海務工時相識、相愛,雙方?jīng)]有脅迫登記情形。既然是自由戀愛,為什么小張卻顧慮重重呢?原來,她擔心婚后男友還會像戀愛時一樣對自己好嗎?與男友的家人相處是否會融洽?如果不到臨澧生活,對自己父母的照顧怎么辦?針對小張的擔心,工作人員“對癥下藥”,對其進行了心理疏導。首先以二人的感情為突破口進行溝通,然后從愛情與婚姻的辯證關系進行疏導,告訴小張牢固的婚姻應該把握好以下四個方面問題的關鍵:一是與志同道合、真心相愛、能托付終生的人結婚,要多了解,切忌草率。二是與對方的優(yōu)缺點、生活習慣愛好等結婚,要多包容,切忌斤斤計較。三是從內(nèi)心接納對方的父母、親戚朋友及主要社會關系等,要真誠相待,切忌冷漠待之。四是承擔責任,勇于擔當,要吃苦耐勞,切忌貪圖享樂。同時,工作人員針對小張婚后其父母的養(yǎng)老問題也做了詳細的宣傳。在工作人員與之拉家常式的溝通及入情入理的心理疏導和精神撫慰下,小張之前的恐懼心理已完全消除,并高興地和男友領了結婚證。
這是一個婚姻登記機關化解婚姻當事人婚前恐懼癥的成功案例。本案中,該婚姻登記機關抓住了輔導時機,為小張疏通了三個方面的心理癥結并支招,從而增強了她正確處理婚姻家庭關系的信心。
第一,把握了輔導火候,產(chǎn)生了共鳴效應。營造良好的輔導環(huán)境、具備嫻熟的溝通技巧、運用親和的語言表達方式是成功的前提,而把握輔導時機、與當事人產(chǎn)生心理共鳴則是成功的關鍵。本案中,在小張既不愿意失去心儀的男友,而又恐懼婚后生活的這種矛盾心態(tài)下,工作人員及時介入對其進行心理干預,恰如天干逢雨露,這正是小張迫切需要得到的幫助。相反,如果介入過早易導致當事人產(chǎn)生逆反心里,起不到輔導效果;介入過遲又會錯過輔導時機,喪失輔導功能。因此,在辦理結婚登記時,婚姻登記機關為有需求的當事人適時提供婚姻輔導服務很有必要。
第二,疏通了小張的幻想癥結,明確了角色定位。小張產(chǎn)生恐懼心理的首要原因是心存幻想,并對自身角色轉變?nèi)狈ψ銐虻恼J識。小張是獨生子女,家庭生活條件優(yōu)越,之前沒有任何心理和生活上的壓力,她希望永遠生活在這種無憂無慮的環(huán)境中,從而擔心婚后的生活不如婚前美好。這是身體成熟而心智未成熟的表現(xiàn),如果不及時調(diào)整心態(tài),可能會失去心儀的男友,甚至會影響到婚后的夫妻關系?,F(xiàn)實生活中有一種很形象的比喻,即“婚前看著對方的優(yōu)點談戀愛,婚后跟著對方的缺點過日子”。該比喻雖不完全恰當,但由于婚前與婚后生活的反差,說明了轉變觀念、正確定位的重要性。熱戀中的男女往往會將自己最優(yōu)秀的一面展現(xiàn)給對方,在認知方面甚至會擴大對方的優(yōu)點。而婚后由于雙方面臨生活、生育、住房等經(jīng)濟方面或工作方面的壓力,加之時間和精力有限,很少再有單純的戀愛時花前月下的浪漫。通過工作人員的心理疏導,讓小張轉變了觀念,從幻想中回到了現(xiàn)實。
第三,疏通了小張的害怕癥結,增強了信心。小張擔心婚后每天都會與男方的父母生活在一起,由于南方與北方地域上的差別,其生活方式和習慣也會有所不同,男方的父母是否會接納自己,時間一久是否會產(chǎn)生家庭摩擦等,是小張產(chǎn)生恐懼心理的另一個原因。針對小張的不自信心理,工作人員用生活中的一些典型的正面事例現(xiàn)身說法,讓小張明白愛一個人就應當愛他的全部,包括他的父母、親戚朋友。對生活中的瑣事處理應力求做到求大同存小異,尊重老人的生活習慣,要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孝敬男方的父母等。只有這樣,男方的父母就會真正接納自己,夫妻關系、婆媳關系、親戚朋友關系就會和諧。通過工作人員的情感溝通,讓小張增強了正確處理婚姻家庭關系的信心。
第四,疏通了小張婚后的父母養(yǎng)老癥結,無后顧之憂。近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老齡工作,正在全方位深層次地部署、解決我國養(yǎng)老難題。在養(yǎng)老機構設置方面除傳統(tǒng)的居家養(yǎng)老模式外,還有機構養(yǎng)老模式:由專門的養(yǎng)老機構,包括福利院、養(yǎng)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臨終關懷醫(yī)院等等,將老人集中起來,進行全方位的照顧;還有社區(qū)居家養(yǎng)老模式:各個社區(qū)建立養(yǎng)老護理服務中心,老人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家里,享受服務中心提供的營養(yǎng)和醫(yī)療護理以及心理咨詢,并按約定到老人家中為老人提供做飯、清掃、整理房間等家務服務和陪護老人、傾聽老人訴說等親情服務。通過工作人員對我國養(yǎng)老政策的宣傳和前景展望,讓小張放下了思想包袱,解除了后顧之優(yōu)。
(作者單位:湖南省臨澧縣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