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宏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八大的報告中,要求全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全體黨員、干部要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十八大之后,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黨風廉政建設和干部作風建設教育活動則再一次用行動向世人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廉潔從政、爭做表率的堅強決心。
“思正則廉,身正則直,行正則威”。身為黨員干部,一言一行都是倍受關注的,所以需要以廉端行,注意言行舉止,打造優(yōu)良的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要在清白做官、踏實做事的同時,不斷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真正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當然,世界觀的改造不能僅僅依靠空洞乏味的說教,更需要一個個活生生的例子、一個個血淋淋的教訓來進行警示、震撼與反思。
在《犯罪經濟學》中有一個名詞叫做“犯罪懲罰成本”,即犯罪被司法機關偵破并被判處刑罰對犯罪分子所造成的損失。腐敗和犯罪一樣,有它的懲罰成本,但幾乎所有的腐敗分子都沒有衡量過腐敗的懲罰成本,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取得了一些非法利益,最后卻賠得血本無歸,付出了非常慘痛的代價。因此,我們的反腐倡廉工作不光要教育學習、反面警示,還要讓大家一起來權衡一下腐敗的懲罰成本,深刻認識貪污腐敗、違法亂紀行為的不值得。
1.要權衡政治懲罰成本
黨員干部、國家公務員是一個被人尊重的群體,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應廉潔自律,處處保持自身良好形象。但如心存貪念,存有僥幸心理,利用手上職權謀取不正當利益、收受賄賂,一旦被執(zhí)法執(zhí)紀部門查處,則政治生命宣告結束,社會地位一落千丈,變成人人唾棄、人人鄙視的罪人,嚴重破壞了黨員干部、國家公務員的形象,同時也給黨組織、所在單位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廣大黨員干部要認真權衡政治懲罰成本,珍視黨員和公務員身份,保持清正廉潔,切莫一失足成千古恨。
2.要權衡經濟懲罰成本
黨員干部、公務員的工資福利一般都是比較好的,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更是優(yōu)勢明顯。以蘇南縣市為例,一個剛參加工作的辦事員年薪接近十萬,且在逐年提高,還有住房公積金、廉政公積金、醫(yī)療保險等作為保障。這些薪水與福利是足夠讓他們生活得很好的。況且,守著這份薪俸,就如守著一盞泉眼,雖水流不多,但用之不盡、取之不竭。但如當事人貪污腐敗、違法亂紀而東窗事發(fā),將永遠失去這份穩(wěn)定、殷實的收入,貪污、受賄來的非法所得要上繳國庫,甚至還有可能被處以罰金或沒收財產等,到頭來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因此,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這樣的工作機會和生活待遇,如自甘墮落,去干違法亂紀的事,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并失去現(xiàn)在的工作和待遇,甚至失去自由,得不償失啊!
3.要權衡親情懲罰成本
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全家老少應享受天倫之樂。黨員干部應盡到一個好父母、好伴侶、好兒女的責任,做家庭的頂梁柱,給家人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條件和環(huán)境。但如違法亂紀受到查處,失去了工作,嚴重的還進了監(jiān)獄,一方面可能會使家庭喪失主要的經濟來源,大大降低家庭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將無法孝敬養(yǎng)育自己的父母,照顧深愛自己的妻子兒女,還會讓全家為之傷心、擔憂、失望;再一方面也會使父母妻兒在人前抬不起頭來,人后暗自流淚,對小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影響。因此,我們要認真算好這筆親情賬,愛護好自己的家庭,不可因小失大,要用自己廉潔自律的行為撐起家庭的幸福。
4.要權衡健康懲罰成本
俗話說,“做賊心虛”。很難有違法亂紀者心安理得,雖然很多人心存僥幸,但往往寢食難安,非法所得藏匿在家中卻對外拼命裝窮,深怕一旦敗露,身敗名裂。一些腐敗分子長期處于緊張和恐懼狀態(tài),甚至患上憂郁癥。東窗事發(fā)后,精神上的緊張、恐懼,以及面臨失去自由、家庭、親情的壓力,很多人不堪重負暈倒、病倒,胃口全無,有的甚至一夜之間白頭,身體垮掉,形如骷髏。“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所以要權衡好健康懲處成本,相信“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堅守做人的底線。甘于清貧,敢于平淡,要心安理得、健康自在地生活。
事實上,認真權衡腐敗的四方面懲處成本,我們不難看出,搞腐敗給個人和家庭帶來的代價是極其慘痛和沉重的,給黨和國家造成的損失也是很大的。有的為此付出了生命,有的為此失去了自由,有的為此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且落得千古罵名。因此,我們要引以為戒,端正自己的價值取向,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做事謹慎自律,三思而行,不可心存僥幸,認真權衡利弊得失、認真甄別是非對錯,要時刻珍視自己的黨員、公務員身份,時刻珍惜自己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時刻愛護自己的家庭,廉潔自律從政,清清白白做人。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