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麗
摘 要:上課很重要,但要把一節(jié)課上好,前提是把課備好,這樣上課時才能得心應手,學生聽起來也很輕松,教師在備課中要處理好幾種關系。
關鍵詞:新與舊;難與易;知識與能力
一、新與舊的關系
初中化學各單元之間有著內(nèi)在的關聯(lián),對學生而言,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產(chǎn)生了新與舊、已知與未知的問題;對教師而言,產(chǎn)生了在教學中如何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來獲得新知的問題。鉆研教材,深入研究這種新與舊的關系,力求以“舊”引“新”,利用“新”來鞏固、完善和深化“舊”。這個新與舊的辯證關系,是我們鉆研教材時應注意掌握的原則。
二、難與易的關系
初中生首次接觸化學,無基礎可言,而化學基礎理論有較強的概念性和抽象性,形形色色的物質(zhì)的性質(zhì),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學好化學,要求學生要有較好的數(shù)學基礎和較強的記憶能力和推理判斷能力。因此,化學學科教學確有難點。教師在備課中鉆研教材、設計實驗、聯(lián)系實際、進行類比等有效方法能分散難點,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把課組織好,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難”就變?yōu)椤耙住绷恕?/p>
三、部分與全局的關系
在化學教學中,若以整個化學作為全局,那么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及化合物知識、化學計算和化學實驗等就是組成這個全局的各個局部;若以化學實驗作為一個全局,那么儀器、藥品的使用、基本操作、氣體的制取、物質(zhì)的檢驗等就是組成這個全局的各個部分。教師只有心中有全局,處理好各教材章節(jié)間的關系,才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才能知道工夫應下在何處。
四、知識與能力的關系
備課時不但要研究教材、確定目標、明確重難點、了解學情,同時還應鉆研如何通過傳授知識來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知識是能力的基礎,但知識不等于能力。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某種能力的因素,是鉆研教材的一個極其重要的過程,如:歸納、總結解題思路,既能加深學生對化學基本定律和概念的理解,也是培養(yǎng)學生總結概括能力的好方法。
五、知識與品德的關系
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傳授知識,也會以自身的言傳身教影響學生的言行和世界觀。因此,備課中如何處理好知識與品德的關系,是值得教師思考的問題。
在備課中,有時也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如:備課的內(nèi)容與授課時學生的表現(xiàn)不能一致,所設計的教案往往在課堂中難以發(fā)揮其實效性,但只要我們及時進行總結、反思,靈活駕馭課堂,做好課堂的參與者、調(diào)控者,處理好多種關系,一定能收到較好的課堂效益。
(作者單位 湖北省棗陽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