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 雪
(鄭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冠心病具有很高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嚴重地危害了人們健康,且多發(fā)生于中老年人群中,常有心絞痛型、隱匿性、猝死型、心肌梗死型等幾種分類。影響冠心病的因素有很多,家族遺傳、血脂異常、血壓過高、缺乏運動、身體素質(zhì)等都有可能導致冠心病的發(fā)生[1,2]。在其漫長的病程中,患者要承受極大的心理負擔,因此常伴有焦慮、抑郁等心理反應,為使其病情有所好轉(zhuǎn),本研究在對患者實施??谱o理的同時,引進了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疏導的方法,效果顯著,報道如下。
從我院及附屬醫(yī)院的冠心病患者中,抽取100例,男患者54例,女患者46例,年齡在40~75歲,將其平均分為A、B兩組,A組男27例,女23例;B組同A組。兩組患者比較之中出現(xiàn)的差異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時,意味著具有可比性。
在A組的管理護理中,按照一般的方法進行。在B組的護理中,先采用??谱o理進行治療,并伴有健康教育相關知識的普及,向患者介紹一些病的發(fā)生癥狀、禁忌、以及各種注意事項等,并做好飲食指導工作??啥ㄆ谂c患者進行心理溝通,調(diào)解患者情緒,培養(yǎng)樂觀態(tài)度,使患者對生活充滿信心,減輕心理負擔,積極配合醫(yī)師治療。
選擇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做出評定。
借助相關軟件對本研究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組間SAS與SDS評分比較應用的是t檢驗,當P<0.05時,則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兩組的焦慮自評量表值及抑郁自評量表值進行比較分析,治療前,A組的SAS值為(55.9±4.8),SDS值為(61.3±4.4),B組的SAS值為(56.0±5.7),SDS值為(61.6±5.9)。治療后,A組的SAS值為(48.8±4.5),SDS值為(52.4±4.1),B組的SAS值為(43.0±5.2),SDS值為(41.7±5.8)。從二者的對比果中可以看出,兩組患者病情都有所好轉(zhuǎn),心理情緒也健康許多,但A組的效果顯然不如B組。
從表中可以看出,治療后的A、B兩組的SAS及SDS值顯著低于治療前,說明患者經(jīng)過治療,病情有所好轉(zhuǎn)。將兩組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A組的SAS及SDS值要比B組低,說明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疏導在冠心病治療中發(fā)揮著很大作用,對患者的治療有很大益處。健康教育的關鍵在于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加大重視度,棄除不良的生活方式,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性,減少影響健康的因素。心理疏導主要指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把握患者的心理,解決其心理問題,使其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冠心病是一種復雜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反復發(fā)作的特點,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發(fā)生率相當高[3]。其原因除了身體狀況、血壓等,與人的心理活動有著密切聯(lián)系,因此必須時時調(diào)整好心理情緒,保持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和健康密不可分,中西方對此都有所解釋,中醫(yī)經(jīng)典中就有“喜傷心,怒傷肝”之言,西醫(yī)經(jīng)大量調(diào)查研究也承認心理和健康二者之間的關系。
在臨床治療中,除了對疾病的??浦委?,還需考慮患者的心理情緒,冠心病患者在患病之后,考慮到以后對家庭及其他方面的影響,容易出現(xiàn)心理焦慮、情緒低落等反應,有些患者對此病的了解較多,焦慮程度更強。治療是醫(yī)師和患者兩方面的事,患者必須積極配合,有些患者比較悲觀,對此不抱希望,甚至產(chǎn)生了放棄的想法,對此患者,護理人員應表現(xiàn)出和藹的工作態(tài)度,經(jīng)常與患者進行心靈交流,加深對患者的了解,盡量使其情緒處于一個較穩(wěn)定的狀態(tài)?;颊呷菀壮霈F(xiàn)負面情緒,護理人員需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生活理念,培養(yǎng)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以提高治療效率。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有利于患者的治療效果,在治療過程中,患者主動配合醫(yī)師,能夠促進病情進一步好轉(zhuǎn),保證身體功能處于最佳狀態(tài),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一旦有所提升,對疾病的治療同樣大有益處[4,5]。在日常的交往中,護理人員應充分發(fā)揮語言的作用,利用語言技巧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談話時,避免諸如“也許”、“可能”之類的詞語,而應該多使用穩(wěn)定性的言語,在患者面前要對治療方案有信心,樹立一定的權威性,鼓勵患者按時服藥。語言行為對患者能起到良好的暗示作用,便是所謂的“藥物”心理反應。對患者多幾分關心,消除他們存在的不適感,使其盡快適應治療要求,從而開展有關知識的健康指導,在專業(yè)治療的同時,對其心理也加以重視,促使患者擺脫焦慮的狀態(tài)。
心理憂郁是冠心病患者的另一個重要心理反應,之所以憂郁,主要是因為怕冠心病復發(fā),對于一些恢復期或經(jīng)歷過冠心病的患者來說,他們?nèi)菀讚牟∏樵俣葠夯?,因出院而得不到及時護理[6]。上述現(xiàn)象多半是患者對冠心病缺乏了解,為此,護理人員在治療過程中,就應多普及一下相關知識,加強健康教育宣傳工作,給患者吃一顆“定心丸”,使患者及家屬多多了解冠心病的注意事項,掌握基本的鍛煉方法和自救能力,以防突發(fā)狀況。尤其是患者出院之前,護理人員一定要做好心理指導,使患者確定自己的病情有了很大改變,只要保持樂觀心理,少生怒氣,心胸開闊,科學合理地安排生活,就能防止冠心病的復發(fā)。
因此,在冠心病的治療中,一旦病情加重,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會明顯增加,在普通專業(yè)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與心理疏導等護理干預措施能幫助患者改善焦慮、抑郁的情緒,同時提高生活質(zhì)量。
[1] 許麗.評價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疏導對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J].醫(yī)藥前沿,2013,27(16):1072-1074.
[2] 陳雪,陳瑰麗.健康教育聯(lián)合心理疏導對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6):1214-1216.
[3] 米斐,劉建敏,葛建云.心理于預對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0,10(11):2558-2559.
[4] 湘琦,龐明,李維,等.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合并抑郁癥患者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0,24(29):2668-2669.
[5] 陳晶.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療患者手術前后焦慮與抑郁調(diào)查及心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8):1711-1713.
[6] 洪榮梅,陳冬梅,梁蘭霞,等.心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伴焦慮抑郁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C):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