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蓮
(吉林省白城中心醫(yī)院,吉林 白城 137000)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情觀察和臨床護理
王桂蓮
(吉林省白城中心醫(yī)院,吉林 白城 137000)
上消化道大出血;病情觀察;護理
上消化道出血有兩種情況,一是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胰、膽道在內的,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發(fā)生病變所致出血,二是胃空腸吻合術后空腸發(fā)生病變所致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大出血為上消化道疾病所致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主要表現(xiàn)為嘔血、便血和周圍循環(huán)衰竭,但程度不一,如沒有得到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可危及患者生命。在治療過程中,病情觀察和臨床護理[1]對疾病得到回復有重要的意義,可以達到促進疾病好轉、延長出血周期、減少出血次數的作用和目的。護理人員應熟練掌握專科知識,了解疾病病因、診斷、臨床表現(xiàn),還要掌握病情觀察,病程發(fā)展規(guī)律及系統(tǒng)的護理措施。通過醫(yī)護密切配合,給予患者積極治療及精心護理。為此,筆者總結上消化大出血的病情觀察和臨床護理如下,以便使患者早日康復。
通過觀察病情,護士可為醫(yī)師提供重要的護理評估資料診斷依據,達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目的。同時可根據病情,制定個體化個性化的的護理措施。
1.1 大出血前先兆的觀察
①消化性潰瘍出血:患者出血前有過度勞累,飲食不當史,出血前數天上腹痛加劇,對堿性藥物止痛效果不佳,表現(xiàn)頭暈、心悸、出汗、煩躁,一些老年患者可表現(xiàn)神志模糊,亂語、繼而大出血。②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由于肝硬化導致門脈高壓,粗糙食物的機械摩擦或膽汁反流刺激,使曲張的靜脈受損破裂出血。劇烈咳嗽、嘔吐、用力排便等可致門脈壓力驟升導致出血。嘔吐前表現(xiàn),上腹飽脹感,胸悶、全身乏力等。
1.2 嚴密觀察生命體征
①血壓的觀察:消化道大出血可導致休克,以失血性休克最為多見。血容量不足為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血壓下降和脈壓差縮小為其主要臨床表現(xiàn),應進行密切觀察。②脈搏的觀察:脈搏有助于觀察和判斷休克處于哪一時期,一般脈搏加速見于休克早期,脈搏細而慢見于休克晚期。③體溫的觀察:失血者一般正?;蛱幱诘蜏貭顟B(tài),當糾正出血休克后分解產物逐漸被吸收,血容量進一步降低,影響到體溫調節(jié)中樞的功能而致發(fā)熱,體溫一般在38.5 ℃以下,持續(xù)數日或數周;當出血后出現(xiàn)病原感染,體溫一般在38.5 ℃以上,再出血可出現(xiàn)持續(xù)體溫不退或退后不升之情形,應引起注意。
1.3 嘔血、便血性狀和出血量的觀察和判斷
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現(xiàn)為嘔血和黑便。當出血量超過60 mL時,可出現(xiàn)腥臭味柏油樣黑便;血液量較多且腸道短暫停留,大便顏色一般呈暗紅或鮮紅色;幽門以上部位出血一般表現(xiàn)為嘔血,幽門以下部位出血一般表現(xiàn)為黑便,如出現(xiàn)繼續(xù)出血一般表現(xiàn)為反復嘔血或次數多而稀薄的黑便。出血量可根據嘔吐,排便次數、量、性質來估計,也可根據臨床表現(xiàn)估計,如脈搏100次/分以上,出血量可達500~1000 mL;脈搏明顯加快,口渴、出冷汗,尿少,暈厥,收縮壓90 mm Hg以下,出血量估計1000 mL以上;脈搏細弱、無力、四肢厥冷,尿少或無尿,收縮壓70 mm Hg以下,表情淡薄,甚至昏迷,此時出血估計達2000 mL以上。但有時食管、胃等部位出血量少或出血速度較慢,僅見黑便常無嘔血;十二指腸等幽門以下病變出血量大速度快時,血液反流進入胃,此時黑便和嘔血同時出現(xiàn)。
1.4 尿量的觀察
尿量可反映全身循環(huán)狀況及腎臟灌注情況,低血容量休克的最早征象是尿量減少,護士必須密切觀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4 h出入量,準確記錄患者的尿量變化,并根據患者尿量變化遵醫(yī)囑給藥,使尿量在30 mL/h以上[2]。
1.5 觀察神志、四肢情況
根據患者神志和四肢變化情況,可判斷出血的大致范圍。出現(xiàn)口渴、眼花、眩暈時,說明出血量在5%以上;出現(xiàn)煩躁不安、表情淡漠、四肢厥冷等休克癥狀,說明出血量在20%以上;出血量在5%以下時,神志、四肢情況一般無異常改變。
1.6 觀察有無再出血征象
該類患者病情反復無常,控制出血后可能有再出血的情況。出現(xiàn)以下征象可能為再出血:出現(xiàn)患者嘔血、黑便反復出現(xiàn),由黯黑色變?yōu)榘导t色,有鮮紅色物質由口吐出,血壓脈搏不穩(wěn)定。
2.1 及時補充血容量
為達到及時糾正休克之目的,應迅速為患者建立2條靜脈通道,遵醫(yī)囑補液,補鉀。調節(jié)輸液速度,搶救治療開始滴速要快,以恢復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尤其出現(xiàn)低血容量休克時應快速滴入。為避免病情加重,應避免輸液過多、過快和輸血,防止肺水腫或再出血的出現(xiàn)。準確記錄出入量,評估入量是否充足,觀察脫水程度的改變。
2.2 加強基礎護理
①體位:出血期間采取平臥位,絕對臥床休息,為保持呼吸道通暢,嘔血時將頭偏向一側,防止氣管吸入嘔血所致窒息的發(fā)生。②飲食護理:嚴重嘔血或明顯出血者,必須禁食。24 h后停止出血,可給少量溫熱流質易消化的飲食,病情穩(wěn)定后,飲食應少食多餐,定時定量,避免攝入刺激性食物,忌煙忌酒。如出現(xiàn)肝硬化腦病,應禁食蛋白質,給予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3]。③口腔護理:為避免再次惡心嘔吐和口腔感染的發(fā)生,嘔血后必須及時為患者漱口,將口腔內的血跡清除,降低或清除口內血腥味,提高患者舒適度。④皮膚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床鋪清潔干燥,嘔便血后及時清理。
2.3 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是護士必須掌握的一種基本護理技術,是臨床護理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護理手段。要產生良好的心理護理效果,建立朋友式的護患關系是其必要條件。這就要求護理要運用溝通交流技巧和藝術,準確對患者的心理反應和心理進行護理評估,以便采取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因為在患者不能正確認識自己所患疾病的情況下,易產生緊張、恐懼的心理反應,出血反而加重;當患者出血反復多次住院時,擔心家庭無力承擔沉重的醫(yī)療費用,失去治療信心,感到前途暗淡,消極悲觀,甚多抵觸治療。因此,包括護士在內的醫(yī)務人員遇事從容,語言和藹可親,認真答疑,決策果斷,操作沉著、冷靜、熟練,贏得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增進彼此了解,使其感到治療安全可靠,解除患者負性心理反應,使之積極配合治療,同時也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
2.4 藥物護理
在治療護理過程中,要遵醫(yī)囑嚴格用藥,對常用藥物的藥效學和藥動學、使用注意事項和毒副作用要嚴格掌握。如垂體后葉素滴注時速度必須適宜不可過快,遵醫(yī)囑補鉀、輸注成分血液,避免腹痛、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等相關病證的發(fā)生。在使用一些可誘發(fā)或加重潰瘍癥狀甚至引起并發(fā)癥的藥物時,要特別注意有關注意事項,如水楊酸類、保泰松、利血平等藥,囑患者嚴格按醫(yī)囑正確服藥,隨時觀察藥效及藥物的不良反應現(xiàn)象,不要隨便停藥,以減少復發(fā)[4]。
2.5 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的護理
操作前檢查是否有漏氣現(xiàn)象,插管時應嚴密觀察患者面色、神志是否出現(xiàn)異常變化。插管后胃和食管氣囊壓力范圍應保持在50~70 mm Hg和35~45 mm Hg,引流液的顏色和量要予以嚴密觀察。為防止壓迫過久所致黏膜壞死的發(fā)生,氣囊氣體放出應在置管24 h后進行。由于藥物和內鏡治療的發(fā)展,首選的止血措施不再是氣囊壓迫,這是值得注意的問題。
2.6 對癥護理
發(fā)紺者應吸氧,3~4 L/min,備好吸痰器、壓舌板等搶救物品;休克者注意保暖,精神緊張者給予安定,肝病者禁用巴比妥類及嗎啡等藥品。對上腹疼痛患者,應詳細記錄腹痛部位,性質及規(guī)律性,向患者解釋誘發(fā)腹痛的原因、臨床表現(xiàn)及預防措施,給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避免不良刺激,保持患者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颊呋顒訒r,一旦出現(xiàn)頭暈、心慌、出冷汗,憋氣等癥狀時,立即臥床休息?;颊咄獬龌蛉霂鷷r,由護士或家屬陪同。
護士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向患者家屬介紹上消化道出血的基本知識,使之了解熟悉基本治療過程,從而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成為醫(yī)務人員的助手;教會患者及其家屬如何早期識別出血征象及其應急處理措施;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當嘔血或出現(xiàn)黑便時,必須臥床休息,減少身體活動,保持身心處于安靜狀態(tài);幫助患者及其家屬掌握疾病的病因和預防再次出血方法,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tài)。情緒平和穩(wěn)定,避免處于恐慌、焦慮和害怕疾病再度復發(fā)的心態(tài);指導患者平時生活要有規(guī)律,合理安排生活,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增強體質;指導患者保持樂觀情緒,避免情緒抑郁;指導患者平時飲食要規(guī)律,飲食宜清淡,易消化,以面食或軟食為主,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飲暴食;應戒煙戒酒,不飲濃茶和咖啡。在醫(yī)師指導下用藥,勿自用處方,慎重服用阿斯匹林、強的松,利血平等加重潰瘍病的藥物。
綜上所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發(fā)病急驟,病情變化多段且較為兇險,處理不當所致失血性休克和循環(huán)衰竭可導致患者死亡。如能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給予積極的對癥治療和臨床護理措施,可使患者擺脫危急病情,促使患者早日康復。
[1] 李嘉佳,余小蓉.慢性重型肝炎上消化道出血的預見性護理[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3,25(12):1100.
[2] 譚麗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觀察和臨床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1,9(6):137-138.
[3] 席桂蘭,貢慶珍.肝硬變門脈高壓癥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的誘因分析及護理[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04,20(15):1547-1548.
[4] 劉麗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和健康指導[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16):204-205.
R473.6
A
1671-8194(2014)24-0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