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陣英
(黑龍江寶清縣七星泡鎮(zhèn)畜牧場英杰蜂場,155607)
談北方地區(qū)爬蜂病
關陣英
(黑龍江寶清縣七星泡鎮(zhèn)畜牧場英杰蜂場,155607)
爬蜂病,全國各地普遍發(fā)生,四季均有出現,對蜂群發(fā)展和養(yǎng)蜂生產造成損失。因引起爬蜂的原因不同,蜜蜂表現出的癥狀各異,應根據癥狀正確判斷,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下面談談黑龍江地區(qū)常見的爬蜂病診斷和預防方法:
孢子蟲病是蜜蜂消化道傳染病,是由蜜蜂微孢子蟲引起。病蜂行動遲緩,萎靡不振,腹部膨脹,中腸灰白,環(huán)紋不清,失去彈性。在本地區(qū)越冬后期產生痢疾而大量越冬蜂或整群死亡,春季在外界無蜜源,箱內又處在飼料短缺時長時間食用稀薄糖漿得不到及時排泄會引發(fā)此病。晴天試飛后病蜂三五成堆死于場地低洼處。當外界天氣晴好,氣溫逐漸升高,出現蜜粉源時病情不治自愈。
有些酸性物質如檸檬酸、米醋等雖對孢子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必須通過飼喂糖漿才能獲得,這樣蜜蜂得不到飛翔,起不到“雪中送炭”的作用,反而是“雪上加霜”。因此,我地預防孢子蟲引發(fā)的爬蜂應從越冬飼料著手,秋季流蜜期留足優(yōu)質蜜脾,不足時提前飼喂優(yōu)質白糖。每脾2.5 kg,全封蓋,春季飼料以蜜脾為主。
蜂螨是蜂群的寄生蟲病,蜂群繁殖期雌螨潛入幼蟲房產卵、繁殖,寄生于蛹體汲取營養(yǎng)。輕則工蜂壽命縮短,采集力下降;重則出現白頭蛹。大部分受害蜂因營養(yǎng)不良羽化后頭尾發(fā)黑,無翅;有的體質虛弱,身體灰白,欲飛不能在地上爬行。秋后繁殖越冬蜂時,因停止雄蜂培育,蜂螨潛入工蜂巢房繁殖,若不及時治螨,80%的越冬蜂受害,導致越冬死亡。
蜂螨對蜂群危害雖然嚴重,但是只要掌握蜂群生物學特性和蜂螨繁殖的特點,抓住當地最佳治螨時機(群內無封蓋子)進行治螨,蜂群不會受到大的危害。具體做法:在越冬蜂全部出房后,用粉劑螨藥或水劑螨藥,根據群勢、當地氣溫科學配兌藥物,能取得較好治療效果。
核桃楸是北方林區(qū)高大喬木,6月上旬楊花吐粉,蜜蜂采粉回巢,幼蜂釀制飼料時中毒,爬出箱外死去。3日齡以上的大幼蟲食用這種花粉釀制的蜂糧,大面積死亡被清出巢房。死去的幼蜂腸道內有花粉團。
核桃楸雖然對蜂群危害較重,但其花量少并不連年開花,所以大多數年份不會引起爬蜂。只要在開花集中的年份,當采集蜂采回大量花粉時及時安放脫粉器就可避免危害。
1.藜蘆蜜中毒
藜蘆是本地區(qū)多年生草本植物,林緣、溝塘、草地成片生長。6月始花,流蜜量較大,毒性強,中毒蜜蜂有的死于植株下,有的死在途中,有的死在蜂箱內。死蜂腹部膨大,身體直挺。椴樹絕產年份,蜂群受害較重。
預防藜蘆中毒的措施是在藜蘆開花前對面積較集中的地區(qū)進行削割。由于藜蘆花期與椴樹花期相同,只要椴樹流蜜,采集蜂很少光顧藜蘆。在椴樹流蜜之前,觀察、分析椴樹流蜜情況,如果椴樹流蜜不佳,應及時撤離,以免蜂群受害。
2.松樹甘露蜜中毒
9月上旬,我地蜜源基本結束,中旬若氣溫仍維持在25℃以上,一些植物莖葉、蚜蟲會分泌甜液,工蜂采集后釀造成甘露蜜,特別是松樹甘露蜜,葡萄糖、果糖含量少,含有大量糊精、無機鹽等工蜂吃了不消化,致大量蜜蜂死亡。在本地越冬飼料中混有甘露蜜(松樹)的比例越大,越冬蜂死亡率越高。
仔細觀察,從蜂箱內出現松樹甘露蜜時起,蜂群就不斷地出現中毒死亡現象,只不過在蜜蜂的活動季節(jié)中毒死亡現象會被正常死亡所掩蓋。越冬之前,中毒的蜜蜂騷亂不安,腹部不大,部分工蜂在巢門前徘徊,不時有蜜蜂一鼓作氣飛向遠方。越冬初期,蜜蜂結團不安,飛出箱外而死去,中期腹部漸大,死亡增多;后期出現蜂群大量死亡現象。
預防越冬蜂群甘露蜜中毒的有效措施:當采集蜂大量云集落葉松時及時轉地,抽出含有甘露蜜的蜜脾,重新飼喂優(yōu)質白糖。
國營農場、林區(qū)滅蟲常用飛機噴藥,致使蜜蜂中毒死亡。中毒表現癥狀是采集蜂在箱前翻滾,腹部向內彎,吻伸出,雙翅展開。
預防措施:應與有關單位聯(lián)系,必要時提前轉地或采取有效預防措施。否則即使對簿公堂勝訴,損失也在所難免。
當前農業(yè)生產滅蟲、除草全部使用化學藥劑,這不僅使多種輔助蜜粉源滅絕,同時也污染環(huán)境,使蜜蜂莫名其妙地爬蜂。爬蜂腹部稍大,有氣無力,不能飛翔。
預防此類爬蜂只能從“病從口入”著手。在蜂場內設飲水設備,防止環(huán)境污染對蜜蜂產生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