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鴻
(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安徽 六安 237008)
康復護理在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早期恢復中的影響
徐燕鴻
(安徽省六安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康復醫(yī)學科,安徽 六安 237008)
目的 對康復護理在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早期恢復中的影響進行探討。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68例偏癱患者為研究對象,對他們在康復護理前和護理后的肢體功能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經(jīng)過2~3個月的早期康復訓練,本組資料中的68例偏癱患者康復情況良好,4例痊愈,38例病情有明顯好轉,大部分患者能進行簡單的日常活動。結論 康復護理能有效幫助偏癱患者恢復肢體功能,降低偏癱患者病發(fā)后的殘疾程度,所以在偏癱患者的早期治療中要重視康復護理。
康復護理;偏癱;肢體功能恢復
偏癱的發(fā)生多數(shù)是急性腦血管病引起的,因為患者的大腦半球中樞神經(jīng)受損,所以大腦任何一側發(fā)生病變都會形成偏癱。偏癱患者失去身體一側肢體活動功能,在現(xiàn)實中按照患者偏癱的程序可以分析輕度癱瘓、不完全癱瘓、全癱3種。偏癱患者的運動功能和個人自理能力會根據(jù)病情的不同有所降低,造成患者日常生活質量的低下[1,2]。為了減輕偏癱患者的殘疾程度,促使患者肢體功能可以盡早康復在患者發(fā)病早期有必要加強康復護理。
1.1 一般資料
自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偏癱患者有68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6例,患者年齡為45~73歲,平均年齡(64.3± 3.4)歲。本資料中所有偏癱患者都為腦卒中偏癱,其中高血壓21例,腦出血24例,腦血栓12例,腦梗死11例。在入院初期對所有患者進行CT檢查確定所有患者符合國家腦血管病的診斷標準,肢體運動功能有障礙,精神意識無障礙。
1.2 護理方法
1.2.1 心理護理
偏癱患者在入院之后往往情緒不佳,治療的積極性不高,性格會變得暴躁。針對這種情況醫(yī)護人員應該提高工作熱情,盡快與患者建立信任關系,密切觀察患者的情緒,當患者情緒低落時要及時給予患者心理指導,傾聽患者的心聲,讓患者將不良情緒發(fā)泄出來,鼓勵患者積極樂觀面對疾病,配合醫(yī)師治療,多鼓勵患者進行群體性活動,開闊患者的視野。
1.2.2 體位護理
偏癱患者住院之后要盡早進行肢體運動的訓練工作,利用不同的體位進行護理,采用側臥位、仰臥位交替的辦法讓患者保持舒適的體位,醫(yī)護人員協(xié)助家屬2 h更換一次體位,保證患者的癱瘓肢體可以進行一定的訓練,防止發(fā)生萎縮、痙攣以及水腫現(xiàn)象。在體位護理中最主要的是要避免患者的患肢承受較大的重力。
1.2.3 按摩護理
按摩護理對于促進偏癱患者淋巴和血液的循環(huán)有很大的幫助。比較常見的按摩手法有揉捏、撫摩和擦摩,在按摩之前要清洗手部,剪短指甲。對偏癱患者的患肢采用由遠端到近端的方向進行按摩,2次/天,同時在按摩后進行患者肢體關節(jié)的屈曲和伸展活動。按摩中需要注意手部力度的輕重,緩慢進行[3]。
1.2.4 自主運動訓練
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如果出現(xiàn)主動運動,那么就應該立即進行自主運動訓練。偏癱患者可以借助另一側的健肢協(xié)助患肢進行活動,也可以通過繩索、棍棒等輔助工具給患肢輔助力量,幫助患肢恢復運動功能。如在偏癱患者的早期治療中讓患者進行患肢的握手、握拳、抬腿等動作。也可以讓患者做雙手交叉動作。在早期康復護理中患者自主運動的時間不要太久,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將訓練時間維持在15~30 min。
1.2.5 主動運動訓練
患者主動運動包括翻身、坐立、站立、行走訓練。在治療中患者的肌力達到3級之后就要進行主動訓練。首先患者在醫(yī)護人員的協(xié)助下開展坐立鍛煉,等到坐立鍛煉熟練之后進行站立訓練,起先可以借助站立床進行訓練,當站立訓練平衡性良好時適當進行行走訓練。
1.2.6 日常生活活動鍛煉
日常生活活動鍛煉主要鍛煉的是患者的個人生活能力。早期康復訓練中醫(yī)護人員要指導患者進行手部訓練,增強患者手活動的靈活性和精準度,可以通過讓患者自己進行洗臉、刷牙、脫衣服等活動進行訓練,醫(yī)護人員可以從旁協(xié)助,最大限度發(fā)揮偏癱患者患肢的功能[4]。
經(jīng)過2~3個月的早期康復訓練,本組資料中的68例偏癱患者康復情況良好,其中3例患者基本痊愈,占總數(shù)的4.4%,患者功能基本恢復到病發(fā)前的狀態(tài)。38例偏癱患病情有明顯的好轉,可以下床進行強度較小的活動,患肢的部分功能沒有恢復,占總數(shù)的55.9%。22例偏癱患者病情進步較小,能進行簡單的日常生活動作,例如吃飯、洗臉等,占到總數(shù)的32.3%。5例患者病情無變化,占到總數(shù)的7.4%。
對偏癱患者早期的康復護理能幫助患者恢復肢體的運動功能,因為患者腦卒中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還具備重新組合的能力,進行早期的康復護理能對患者中樞神經(jīng)進行重塑,對因為腦卒引發(fā)的器官損傷有一定的修復作用?;颊咴谌朐褐?,只要生命體征趨于穩(wěn)定就可以進行康復護理,為了最大限度恢復偏癱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可以將日常護理與早期康復護理結合起來,從而縮短患者治療的時間[5]。
康復護理要想取得好的成果必須保證患者與醫(yī)護人員積極配合,所以在康復護理中要重視心理護理,在患者入院之后讓患者了解康復訓練的真正作用,制定具體的康復計劃,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保證他們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積極主動參與到康復訓練中,從而提高康復護理的效果,使患者能更好的面對以后的生活。
[1] 辛寧,徐貴俠,楊薇,等..康復護理在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早期恢復中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23(4):244-245.
[2] 吳弟群.卒中偏袒病人早期肢體功能鍛煉的康復護理[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2,3(35):323-324.
[3] 周超華.50例顱腦損傷術后偏癱患者肢體早期康復護理[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3,27(1):101-102.
[4] 付娟,羅婷,張薇.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0,24(24):2999-3000.
[5] 辛寧,徐貴俠,楊薇,等.康復護理在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早期恢復中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4):244-245.
R473.74
:B
:1671-8194(2014)06-01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