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魁 侯麗娜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畜牧總站,133000)
蜂群室外越冬方法
張魁 侯麗娜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畜牧總站,133000)
室外越冬是一種箱外包裝的越冬形式,可以根據(jù)本地實際情況利用麥余頭、樹葉、鋸末、稻皮、碎草等做包裝物,為蜂群適應外界氣候而增強保溫作用,讓蜂群生活在自然的溫度和濕度當中,再附加以人為管理措施,從而保證蜂群安全越冬。
室外越冬的優(yōu)點是蜂群越冬安全,節(jié)省飼料,蜜蜂體質健壯,早春復壯速度較快;缺點是容易遭受鼠害干擾,每年需要準備較多的包裝材料,不適合弱群越冬。在缺乏成熟經(jīng)驗的情況下應以少量蜂群進行試驗,獲得成功經(jīng)驗之后再全面實施。室外越冬包裝方法主要包括草簾包裝、嚴密包裝、地溝包裝、雙壁箱室外越冬等。
在冬季最低氣溫不超過-18℃的地方,蜂群室外越冬,可以利用預制的草簾以不同的厚度包裝蜂箱。包裝的方法:首先在向陽背風的室外越冬場地,用沙土或磚石修成一個略高于地面放置蜂箱的平臺,在平臺上鋪以10~15 cm厚的干草,然后把越冬蜂箱排列在干草上面,蜂箱的周圍和上部用厚草簾進行包裝,蜂箱前部除保留巢門部分之外,其余全部包裝,蜂箱之間的空隙要塞以碎草,蜂箱底部周圍用土培到箱底以上,防止透風影響保溫。單箱越冬以草簾包裝時,可以將一塊相同于蜂箱包裝規(guī)格的草簾,從蜂箱左側箱體包向右側箱底,再用一塊同樣的草簾從蜂箱的后側箱底包向前側巢門,留出巢門部分。要使蜂箱周圍的草簾緊緊地貼著蜂箱的外壁,以達到保溫目的。
在寒冷地區(qū),蜂群室外越冬可以采用細碎的保溫物包裝蜂箱。包裝方法:蜂群越冬之前,首先在選定的越冬場上準備好圍墻,長度根據(jù)蜂群的數(shù)量來決定,一般5~10群為一組。圍墻可用木板、磚塊、石頭、土坯等建成,墻內(nèi)地面上鋪上包裝物,然后搬入蜂箱,蜂箱巢門踏板和圍墻外面并齊,每個蜂箱的巢門踏板上放用木板釘成的門洞,接著在圍墻的前部放一高為50 cm的擋板,擋板下面要在每個蜂箱巢門前的門洞處留一個相應的缺口,正好卡入門洞。填加包裝物的厚度根據(jù)各地冬季溫度而定,包裝物添加完畢,在包裝物的上面再覆蓋一層約2 cm厚的濕土。在包裝的同時要把蜂箱后面有蜜蜂的一角覆布疊起,并要對著此處在大蓋后部的位置上放草作為通氣孔。包裝的時間應在氣溫逐漸下降,地面已經(jīng)結冰時進行。為了防止蜂群包裝前受凍和包裝后傷熱,也可以根據(jù)氣候變化分2~3次陸續(xù)包裝,第一次要提前15天左右進行,先包裝蜂箱下部,最后包裝上部。
在土質干燥的地方,可以利用地溝包裝法給蜂群越冬。越冬前夕,在越冬場地上以每10~20群為一組挖成一條長方形的地溝,溝長要按蜂箱排列的長度而定,在溝下墊5~10 cm厚的包裝物,上面排列蜂箱,然后在蜂箱的后部和蜂箱之間加包裝物,蜂箱上部也覆蓋包裝物,蜂箱前面足夠的空間用樹條加草棚支起來,形成沿巢門前部的一條長洞,在這個長洞的兩側留有進氣孔,中間留一個出氣孔,在靠近蜂箱前部的相應位置上分別插上2~3個塑料管,每個管里放一個溫度計測地溝溫度。包裝材料覆蓋之后,再往草上培以4~9 cm厚的土,包裝即告結束。放入地溝里的蜂群,要大開巢門,地溝內(nèi)保持0~2℃。通過擴大和縮小進出氣孔調解地溝里的溫度。
雙壁箱就是蜂箱的周圍和上下都由兩層板構成,中間空隙填裝保溫物,常用的壁箱都是在越冬前臨時組成的。一種是利用16框臥式蜂箱以隔板夾成橫式蜂巢,周圍留出填裝保溫物的空間;另一種是將標準巢箱放于一個大于它的箱套里,上下、左右、前后都留有空間填裝保溫物。雙壁箱越冬要隨著天氣逐漸轉寒逐步添加保溫物,第一次要填裝1/2,第二次全部裝完。雙壁箱的周圍要培土,上部也要留有出氣孔,巢門要加高,要設置門洞,使巢門通過保溫物層伸向外部。